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邳州木版年画

邳州木版年画

2012-04-01 09:36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邳州木版年画源于邳州民间绘画的发展,汉代就已呈现了年画的造型雏形,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清代中后期发展至鼎盛时期。邳州木版年画受地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其作品风格独特,内容涉猎广泛,画面构图简练,造型粗犷豪放,纯朴自然,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充满着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深受民众的喜爱,广泛地流行于邳州及周边接壤的苏北、鲁南地区。

邳州,古称下邳,位于江苏省北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历史上邳州就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要地,进京通道、漕运咽喉码头,是南北商贾、物资贸易、文化交流的发源地、交融地、传播地,便利的交通和商贸、文化往来,促进了邳州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木版年画艺术的交流与扩展。

据资料和实物显示,邳州最早的民间绘画见于邳州市四户镇“大墩子”、戴庄镇“刘林”古文化遗址出土的63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精美彩陶画,其出土面积广泛,彩陶器画众多,而且纹饰秀美,绘制工艺精炼,笔法流畅,图案造型活泼奔放,色彩古朴绚丽,至今仍鲜艳夺目,其中许多器皿使用了绳子、编织品、麻布和花纹模具在泥胎上压印花纹,同时从发掘出的赭石颜料石、颜料研磨工具(陶砚、磨棒)及骨制毛笔笔杆、笔帽等绘画材料工具的制作使用,可见邳州的先民们早已发明了绘画、雕刻、印制、材料的采集和制作技术,雕塑、刻绘造型、绘画及制作工艺都已非常成熟,并将绘画应用于生活装饰,开始了批量拓印制作和在民间广泛使用。

商周、战国时期,邳州已出现了用刀刻制的青铜器模具,艺人们在平面物体上雕刻凹凸的花纹装饰,其形制纹饰精美,雕刻造型技艺已非常娴熟。

秦汉时期,邳州的汉画像石雕刻、拓印技术已更为成熟,从邳州出土的众多汉画像石画中,可以看到邳州民间艺人精美的绘制、雕刻技艺,其雕刻技术严谨精湛,画面繁复细微,内容丰富,为邳州年画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成熟的雕版经验。

唐宋时期,邳州年画已发展较为成熟,开始了雕版年画印制,作品在民间传播应用,绘画、制作的年画品种和数量也有很大提高。

明清时期,邳州木版年画进入邳州的家家户户。清乾隆年邳州进士陈略在其著作《胡打算》中,详细地记录了邳州年画的兴盛局面:“影壁紧靠梧桐树,上画麒麟寿八仙。客厅挂起字和画,邳州八绝样样全。吴仪牡丹中央挂,花寒对联贴两边。魏朝梅花高林菊,洪龙松柏代代传。邓林八哥东山挂,卓子条幅挂西山。名锦屏风精无比,山水不厌周浮先”。由此可见邳州年画在清代时已在邳州地区民间广为流传。随着苏、鲁、浙、皖、闽商船的往来,南北客商和年画经销商纷纷前来批发采购年画,大大地增加了邳州年画的流通。由于年画需求量的增加,吸引了众多邳州及周边地区的年画艺人,在境内城厢、官湖、土山、宿羊山、旧城、窑湾、石坝、车辐山、寨墩、戴圩、徐塘、炮车、郇楼、大沂、小河、冯窑、姚庄、良壁、岔河、四户、邢楼等运河沿岸码头、古镇集市,先后开办了数百家各具特色的手绘年画、木版年画作坊和批发销售店铺,从事专业年画的制作与销售。由于前来批发购买年画的客商不仅购买本地的传统年画,同时也带来了南北方年画样本和新创作的图案来料加工,从而更大地促进了南北方年画艺术的交流融汇,促进了邳州年画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使邳州年画进入了空前的繁荣阶段。邳州木版年画的印制品种和应用范围也从神佛造像、祖谱中堂、春贴、咒符等传统祭祀、吉祥纹样扩展到年节张贴的生活礼俗、民俗风情、包装彩纸、商品宣传、家居装饰等实用领域之中。

 

清末、民国时期,邳州木版年画在继承传统木版年画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逐渐向多层次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力求木版年画作品能最大程度地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使传统的木版年画与现代木版年画并存,刻板印刷技艺也不断创新和提高。

20世纪50年代初,邳州政府和文化部门为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美术创作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年画作者,提高了民众的欣赏水平,扩展了年画的应用范围,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现代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的新年画作品,促进了年画的发展与提高。新年画创作迅速崛起,推动了中国民间绘画、民间新年画的发展,但同时传统木版年画品种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遭到严重的冲击和批判。一批年画老艺人也放弃了传统木版年画制作,参加了新年画的创作,年画作坊和销售店铺关门停业,年轻人得不到传统制作技艺的熏陶学习,致使邳州传统木版年画逐渐走向衰落。

60至70年代中期,特别是“文革”期间,邳州文化是重灾区,传统木版年画被视为“四旧”、“封资修”,宣传封建迷信、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反动工具,年画艺人受到批判,民众被限制制作和使用,木版年画作坊被捣毁,大量的传统木版年画画稿、刻版被焚毁殆尽,造成了传统木版年画历史资料、制作技艺的丢失,传承的隔断,邳州木版年画进入了濒危时期。

70年代末,“文革”结束,邳州传统木版年画获得解禁,一些传统木版年画作坊重新恢复了绘制、印刷生产,年画开始被允许在乡村年节集市销售。邳州传统木版年画得到短暂的恢复,同时新木版年画创作异常活跃,并逐渐与传统年画制作融合,刻印技法也逐渐向传统靠拢,作品的题材内容回归民间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场景,民风民俗、民间信仰。

80年代末至今,随着改革开放,土地承包,生产责任制的深入,农村民众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民众的求新求美思想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大量的照相制版,机械彩印的美女肖像画、山水画、装饰画上市,传统的民间木版年画受到了强烈冲击,销售量迅速减少,致使木版年画作坊纷纷停业,有的艺人远走外省、市偏远地区从艺,有的艺人被迫改行,另谋他业,邳州传统木版年画出现断代,濒临灭绝。

2004年,邳州市人民政府、邳州市文化体育局成立了“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邳州市年画保护研究机构,进行邳州年画的挖掘、整理、研究、辅导和开发工作,组织、指导年画艺人收集流失的传统木版年画刻版、纹样、制作工具等资料,深入挖掘、采集记录邳州传统木版年画的绘图、刻版、印刷技艺,恢复木版年画制作作坊,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了邳州年画。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