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华丽的博物馆仅有外表还不够

华丽的博物馆仅有外表还不够

2012-04-05 08:39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预计再过一个月,历经5年建设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将开门迎客。届时,该新馆将以5.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近5000件文物展品、12个特色陈列展览,与公众见面。

其实,近年来,有很多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一样,不仅另建了高大雄伟的现代化新馆,与此同时还广泛运用先进的展览设备等来丰富展示手段提高展览水平。然而,不少参观者也发现,在许多新馆中,展陈文物的“寒酸”与展厅的宽阔亮丽有些不匹配。

新馆一个比一个大

据了解,原天津博物馆在建成时曾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建筑,但即将开放的新馆在展陈面积上比原馆又足足扩大了两倍。而原天津博物馆则将改为天津自然博物馆。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毅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称:“不止是天津,近一年两来,各地兴起了一股博物馆建设高潮,集中表现在选新址、建大楼。因为这些博物馆新址往往都是各地凸显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又是地方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所以建筑设计往往雄伟气派,装修设施也是既华美又先进。”

比如,在省级博物馆中,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于2010年5月开馆,新馆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设规模6万多平方米。该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巨型屋面悬吊式钢桁架结构,同类结构体系的案例在国际上都极为少见。

同年12月,山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主体建筑面积达8.3万平方米。新馆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展出各类文物万余件,比旧馆增加了4倍。

去年9月,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的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开门迎客。新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动态诠释了徽派古建筑的历史、起源、传承和特点。

而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展开新馆建设的还有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该新馆预计明年9月前后完工。新馆规划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在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5亿元,这是该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文化建设投入。

明年,辽宁省博物馆新馆、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将纷纷交付使用。据悉,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展陈面积达3万平方米,将在新馆内设置22个展厅。而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建设规划用地150亩,全馆也将实现智能化集成控制。

除了省级博物馆之外,许多市级博物馆也加入了新建浪潮。在山东,菏泽市博物馆新馆正在建设中,而德州市博物馆新馆预计将于今年五一开放,威海市博物馆新馆将于今年年底开幕,滕州市博物馆新馆将于明年落成;在安徽,铜陵市博物馆新馆的主体建筑工程于今年1月封顶;在四川,绵阳市博物馆新馆的主体工程已于今年3月5日开工,成都市博物馆新馆将于明年建成;在江西,九江市博物馆新馆将于今年五一开门迎客,而南昌市博物馆新馆预计明年12月竣工……

注入更多科技含量

无论是建成的或是正在建设的新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硬件方面与国际看齐。以天津博物馆新馆为例,新馆的展示手段比旧馆更加多样,多媒体手段和展示内容的运用也十分突出。

参与此次新馆展陈文物选择工作的天津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云希正介绍说,如天津博物馆名画——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新馆的展览会通过高科技手段让这幅画“动”起来,图中的人物和竞龙舟场面在投影中都能活动。而画中没有展示的许多场面,如在金明池进行的端午节竞龙舟“彩排”,在正式龙舟赛之前,还会进行类似跳水的“水秋千”和在船上进行傀儡戏表演……这些都将力争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他们知道真正的“争标”究竟是什么样子。

其实,与天津博物馆一样,国内各省市近年来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历史文化的内涵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都在花大力气建设博物馆。“其中,有不少博物馆的硬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博物馆学会前秘书长袁南征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虽然是在2009年首次开馆,但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因技术问题和提档改造闭馆两次,直至今年3月7日才重新开馆。在重新开馆的博物馆地面陈列馆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10米长的屏幕,屏幕上会有一幅水墨动画伴着悠扬的音乐徐徐展开,生动地讲述千年白鹤梁的历史。据悉,这幅名为《风俗石梁》的水墨动画采用超窄边视频拼接技术、8声道音频播放系统,技术手段国内领先。

 

连接白鹤梁岸边陈列馆和江底水下保护体的,是一条91米长、斜度为30多度的扶梯式交通廊道。这是目前亚洲最长的隧道式自动扶梯,单程运行时间为3分钟。而在与江面垂直距离达30多米的深水中,有一条长68米、外径约3.8米的钢质环形参观走廊。走廊壁上的23个直径约80厘米的观景窗,不仅让参观者在水下能清晰地欣赏到梁上的石鱼和部分题刻,而且还配有能用感应式语音解说系统听介绍。探头观景窗则可以让游客看到四五米外静卧水中的白鹤梁。如不过瘾,游客还可借助连接水下摄像系统的遥控指挥台,可放大、变焦、位移,看到每段题刻的所有细节。据介绍,上述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鲜有博物馆运用。

藏品成为最大瓶颈

然而,在光鲜的外表之下,参观者和业内人士其实更注重新馆的内涵。不少人质疑:新馆建得一个比一个大,在偌大的展馆里,博物馆究竟有没有足够的真材实料来填充?

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杨志刚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就颇为感慨地说道:“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有了它,博物馆才算完整。但如今藏品却是各地博物馆新馆或者改扩建后博物馆的最大瓶颈。对于一些藏品基础较好的省级博物馆来说,新馆刚好能展示自己丰富的馆藏,但是对于很多市级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来说,藏品就不是那么好找了。”

山东威海市博物馆正在积极筹建新馆,但如何组织新馆陈列却让人头疼,因为威海市博物馆的藏品太少。最终,博物馆决定摒弃通史陈列的传统形式,采用分镜头式的陈列,来展示从地质时期到当代威海的历史全貌。

“尤其是在南方一些城市,当地的文物数量本来就不多,像海南、广东的不少博物馆都会到北方的一些文物大省如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来购买文物。可是南方城市一般经济发达,有钱,盖个大型的、豪华的现代博物馆很容易。”北京一位博物馆界人士告诉记者:“所以,藏品缺乏对于许多南方城市的新博物馆来说,问题尤为严重。”

在浙江金华,该市目前也正在筹建博物馆。但这座博物馆的馆藏基础却是存放在市中心一座库房里的一些藏品。“这不足以支撑一座博物馆的建设,所以我们正在开展征集工作。”金华市一位文博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但征集非常难,买又没钱。又因为博物馆是关乎地方文化建设的大事,所以只能先把博物馆盖起来再说。”

另外,一些近年来兴起的新主题、新方向的行业博物馆,藏品困局也引起了文博界的关注。

落户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虽然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但它的藏品却是从零开始,现在藏品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曾担任该馆顾问的杨志刚告诉记者,开馆最初每月只能征集到几件实物文物,如今虽然每月能征集到数百件实物文物,但馆藏数量也只有2万件、各类海图5万份、文献书籍2万册,而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室内展示面积达2.1万平方米。所以,目前该馆的展览只好尽量用各类照片和影像资料、各类模型、各类场景和沙盘来填充宽阔的展厅。

为未来而收藏

针对一些博物馆新馆面积大而藏品不足的现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找藏品不像盖博物馆,只要有钱,就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

有专家建议,这些新建的“大型”博物馆要想不虚有其表,首先要为自己的馆藏方向准确定位。不能都想着拿明清官窑、商周青铜器、宋元书画做镇馆之宝。要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其次,要多渠道征集。

据了解,目前博物馆文物的来源,除了捐赠、市场购买和考古发现外,也就只剩下调拨了。“但捐赠中够得上馆藏资格的只是少数,而通过市场购买,往往需要很多经费,这对许多博物馆来说不现实。”河南开封市博物馆馆长曾广庆建议说:“如今,最可行的就是用考古挖掘来支撑博物馆扩建。但这需要各地政府在重视博物馆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博物馆的运营和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协调博物馆和考古部门之间的关系,调拨考古发掘的文物,以丰富馆藏,而不是一有考古发掘就建个博物馆。”

曾广庆还建议,国内各博物馆可以借鉴欧洲博物馆界的提法——为未来而收藏。通过对关乎近现代历史重大事件、重要艺术创作和生产技术发展的物品进行收藏,向未来展现今天的历史。“因为离现在越近的东西,似乎消失得越快,所以也需要博物馆界重视。”

针对如今各地兴起的“重建设、轻管理”的博物馆建设风潮,也有不少学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地方政府,改变博物馆建设要“求大、求高、求新”的误区,而将有限的建设资金用于向市场购买重量级文物、提升对馆藏和自然文物的保护措施上来。“其实,国内博物馆目前虽然都在大搞建设,但是馆藏的标准普遍不高,以至于很多藏品都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