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四川安岳石窟发现首例五代仿木斗栱佛殿(组图)

四川安岳石窟发现首例五代仿木斗栱佛殿(组图)

2021-03-17 09:56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石殿斗栱局部(摄影:傅盛)石殿斗栱局部(摄影:傅盛)

该石殿在建筑技术史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框架式建筑,都要设计拉结结构对抗荷载扭矩,此佛殿斗栱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每个瓜子栱上都加了一道罗汉枋,让斗栱层节点联系更多,从而改善了唐代斗栱纵向拉结较少的不足,但从技术来看,这处斗栱有两个技术难点,也是斗栱技术的发展,难点一是起拉结作用的横栱、罗汉枋的增加对斗栱跳长分值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本稳定的唐代跳长25分°基本模数不能容纳如此多的计心结构,迫使改变跳长分值计算体系,逐步向宋代30分°基本模数过渡。难点二是均质化补间的使用,促进了对补间里跳的重视和设计。从现存建筑实物来看,这两个技术发展在北宋中期后才逐渐在全国普及,故而安岳这处五代佛殿是建筑技术发展转折期的先行者。

同时,这处斗栱在艺术上也推动了新的审美形式产生,由于斗栱用材缩小,斗栱开始了密集化,复杂化进程,让欣赏斗栱艺术的雄奇壮丽向欣赏繁密秀丽的转变,蜀中宋代建筑之巧夺天工,从这座精巧繁复的五代仿木斗栱佛殿中可窥见一斑。

华堂夏屋有吴蜀之巧

中国古建以土木为主,历经朝代更替幸存者少,石窟和壁画则成为保存建筑样式的珍贵载体,当年梁思成便是通过敦煌壁画寻找到唐代佛光寺建筑。而石窟相对壁画写实度更高,展现建筑则更立体和严谨,但由于石仿木建筑雕刻难度大,不但需要工匠有高超的石雕技艺,也要对建筑技术有相当造诣,且斗栱雕刻环环相扣,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在中国上千处石窟寺中遗存带斗栱的仿木建筑形象凤毛麟角,目前已知响堂山、天龙山等石窟中有早期仿木建筑形象,炳灵寺内有一带斗栱的唐代仿木石塔,在四川唐代石窟中,虽有数龛表现斗栱佛寺形象的经变图,但均为建筑局部、写实度有限。五代十国仅54年,这一时期存世建筑本身就相当稀少,像安岳这处以建筑为主、形制完整且规模较大、具高度写实的仿木后蜀石雕佛殿建筑,全国目前仅见此列。阆中晚唐雷神洞石窟有类似佛龛建筑形象,但斗栱已完全风化残缺。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