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艺术品保真拍卖真能保真吗

艺术品保真拍卖真能保真吗

2012-04-28 09:13 文章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3月11日,广东某拍卖公司的一场拍卖中,300多幅书画作品由该公司承诺保真拍卖,如出现赝品“包退包换”。这一大胆尝试令藏家赞赏,并由此希望保真拍卖能推广至全国,并尽快出现各家拍卖公司的“竞买须知”上。

事实上,此前许多拍卖会上的赝品伪作阻挡了众多投资者和书画爱好者的脚步。为解决这一问题,吸引买家重新回到拍卖场上,一些拍卖行提出“保真”概念,“保真拍卖”应运而生。它是书画出售方为广大书画收藏者提出的一种质量保证方式,目的是让广大书画爱好者买得放心。

近年,关于拍卖行“拍假”的消息层出不穷。分析认为,因为目前拍卖行即使拍了伪作,但现在的《拍卖法》中规定“不保真”的免责条款,买家即便买了伪作也没有办法。因此,拍卖免责条款成了赝品的保护伞。而古玩界的交易行规一向也是“不保真”,藏友们无论是通过艺术品公司购买艺术品,还是在拍卖行竞拍,都无法保证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是真品。

对此,有不少初涉拍卖市场的买家表示不能理解,通过拍卖行淘宝就是想有个保险,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保证,那么拍卖行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拍卖行也颇为委屈,因为造假自古存在,拍卖行只对交易负责,不对拍品的真伪负责,所以买家拍到伪作应该找造假者而不是找拍卖行。

据悉,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总成交额已经突破500亿元大关,随着艺术品拍卖额持续增长,依靠《拍卖法》来彻底打击艺术品造假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全社会的诚信问题。

早在2001年6月,杭州某拍卖公司率先进行“保真鉴定,实现书画投资的零风险”。举办者承诺,竞买人如果认为拍品有问题,可以请其他鉴定权威鉴定,凡能举出依据的皆予以退货。此举被称为是开了全国书画拍卖保真之先河。随后,在上海、北京、海南、广东等地区频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保真承诺。主办方均承诺,所有拍品均为真迹,如有赝品,无条件退赔。

保真拍卖最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卖方主动为买方把好质量关,其意义就不仅在于遏制假冒伪劣,更有利于社会诚信度的提高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值得倡导。

但艺术品由谁来“保真”呢?由于不同专家的鉴定意见往往是不相同的,专家权威性的“保真”又由谁来“保真”呢?

保真这个问题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如对于古代的书画作品,要做到绝对保真就比较困难,并没有什么方法和技术能绝对证明它就是真的。因此,保真拍卖的提法并不科学。据称,世界上声誉好的大拍卖行也不敢从根本上宣称绝无赝品,再大的拍卖行也不敢声称永远不收进赝品,并且很多国宝级书画作品也可能是前人的一种“作伪”。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旦发现伪作赝品,拍卖公司以何种态度来对待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如何有效地制约拍卖公司的操作和打击制假贩假行为。

2002年,山东某拍卖公司以“保真收藏”为出发点,推出数场书画保真拍卖会。但在此之后的一次拍卖会上,有一幅被行家认定为是赝品的名画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最终事情仍不了了之。

目前,国内并无艺术品鉴定的统一标准,要求拍卖公司对拍品保真是超出了其能力范围。但是拍卖行应加强行业自律,大力提高专业人员的鉴定水平,尽可能把假货挡在拍品之外。

另外,在有关规则尚存漏洞时,也提醒跃跃欲试进入拍卖市场的新手们锻炼“火眼金睛”,在举牌购买前应尽可能与卖方签署书面的买卖协议,对所购艺术品如果事后鉴定为赝品如何处理等进行明确约定,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