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黄骏:当代水墨应立足传统

黄骏:当代水墨应立足传统

2012-05-11 10:29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4月29日,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黄骏的个展“超浓墨”在浙江三尚当代艺术馆开幕,这是一次以人物造型为主的水墨展览,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出的以超浓墨为材料的作品,是近几年来,黄骏坚守在传统绘画的基础理念之上,对材料、审美、笔墨进行研究之后所创作的表现性绘画。水墨需要表现,当下人应该在既有传统基础之上,去表达当下,这样的绘画才会具有时代精神。记者在展览现场就当代水墨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对黄骏先生进行了采访。

记:您如何看待当代水墨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黄骏(以下简称黄):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是互相影响和借鉴的,这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条一直在延续着的脉络。从黄宾虹继承传统绘画、借鉴西方绘画的光影概念继续探索创新,到林风眠使用西画的材料与工具、以西方绘画的笔触着色彩墨绘画,到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的领军者谷文达将观念艺术带入水墨绘画,这条中西融合的探索的脉络上一直有风格、方式各异的艺术家在进行着各方面的探索。

我个人认为中西方绘画的路径不在于它的材料,而在于观察和观念。民族性是中国水墨画的核心价值。它的创新始终需要两种对立或者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东西来互相推动。黄宾虹说中国画不分中西,无非就是说在中西绘画当中的观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早期的时候通过观察来打破自己原有的框架,想让自己有个宽口径,这种中西兼容的东西是可以深入去挖掘的。

国画当中人物画的表现是很难的,听上去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表现,但并不是这样,尤其是水墨,它需要通过内在的东西去表达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水墨表现。水墨画的传统在于笔墨精神,这是水墨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虽然在视觉和观念的表达上面不尽相同,但是这个价值标准是不能动摇的,这个是我们做当代水墨的一个底限,必须要坚守在中国文化大的核心价值问题上来作相关的研究。

记:做当代水墨对待传统的态度是怎样的?

黄:传统是需要敬畏的,要用心去读,没有传统我们也画不出这样的图式,但传统并不是靠临写去读的。程式化很可怕,我们要把传统的东西进行一些凝聚、凝练,进行一些推动,每个时代它都需要有一个递进性,都要有一个发展,我是这样来理解笔墨当随时代的。

我一直把敦煌作为我的传统,它的信息量庞大并且非常多元化,这是我们近现代的传统中所缺少的,敦煌这块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每次去看感触都不一样,每次都能带出一些东西为自己所用,抽象地去转化。

当代的笔墨表达方式,只是样式上跟传统的有些不一样而已,在笔墨精神上还是应该坚守传统,如果对传统研究不深,画面中笔墨层次的拉伸就没有感觉。

记:水墨在今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黄:当代的艺术家对待水墨的态度和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将水墨作为艺术语言,有的把它当成精神内核,有的则作为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艺术创作理念。而我最终选择的是将它简单地作为材料,把水墨作为材料是很自由的,这样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一系列相关的研究之后,我就可以做出更多的东西。水墨作为一种材料之后,只有碰到水才能产生裂变和突变,这种裂变和突变的东西是中国画说不清道不明的,这才是它的价值核心。只有将水墨作为一种材料,它的口径才会大,它面向的东西才会宽广,水墨的意义可能在于这里。

记:当代水墨在创作过程中,是怎样进入的?

黄:在整个绘画过程当中,首先要解决气息和画面结构上的问题,要通过书写进行第一遍表达,然后再打破,比如说画第一遍时,形是这样的,我打破之后重组,再打破再重组,这是经过观察之后的解构重组的问题,是绘画本体的东西。我否定自己第一遍画的,然后再重新捡起来介入、重构。一张画的层次要很深入,它必须要先打破再建立,再打破再重构,从这个过程当中去取舍、凝练。这样的一张水墨画会有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笔墨表面。首先要否定,然后再重新建立,在绘画的进入上应该是这样。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