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张堃:希望观众爱上博物馆(图)

张堃:希望观众爱上博物馆(图)

2012-06-01 09:24 文章来源:今晚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张堃(右)在指导组员练习仪态手势。 

张堃(右)在指导组员练习仪态手势。

前天8:40,虽然距离天津博物馆开馆还有20分钟,但门口等待进场的参观者已经排起了长龙。试开放两周以来,天博每天普遍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而首个周日竟高达9500人次。因此上周日,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可能再次出现的游客高峰,记者也跟随天博的讲解员,感受他们在博物馆工作的一天。

早间必修课口腔体操

8:40,天博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点名后,穿戴整齐的讲解员们没有在办公室里休息“待命”,而是集体列队来到办公区的露台,开始上早间必修课——口腔体操。讲解组组长张堃告诉记者这是天博的“老规矩”了,“每天早上讲解员都要一起做20至30分钟的口腔体操,主要是为了调整大家的精神状态,练好‘嘴皮子’。”口腔体操第一节主要是活动面部、嘴部肌肉群,而第二节的内容则让记者大饱耳福,“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四是四,十是十……”数了一下,大家一口气连背了八段经典绕口令,中间不带任何停歇,丝毫不逊于相声里的贯口表演。

齐声背诵后,还有分组接龙背诵,张堃不时地提醒一下:“叉腰提气,要保证声音的洪亮和圆润度。”到第三节,练的就不光是嘴皮子功夫了,张堃解释称:“这节主要练习的是‘态势语言’,它是一种形体训练。讲解员这个职业不仅对声音有高要求,还必须具备好的仪态,他在观众面前的一举一动都要显得落落大方才行。”在张堃的口令下,大家变换着高、中、低不同的手势,规范而整齐。“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天津博物馆,下面请您随我来看这件文物。”随着欢迎词的练习,口腔体操也临近尾声,组长张堃询问了大家的讲解场次后,也步入展厅,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因人施讲随时随地能开讲

9:10,张堃走进一楼的古代史厅,虽然他的第一场讲解是10:00在三楼的近代史厅,但他还是习惯先去其他展厅巡视一下。看见很多参观者都围着天津老城的动态沙盘观看,张堃不禁走上前去讲了起来:“大家看到的是清末时期的城市布局,沙盘上四面城墙的位置现在对应着东西南北四条马路,而城市中心点就在鼓楼……”由古至今,张堃解释着三岔河口的由来、何为“九河下梢天津卫”、南仓北仓如何得名等,观众不时发出“哦”“原来如此”的声音,弄明白之后大家也都纷纷走向下一个展品。张堃告诉记者:“其实在参观者特别多的情况下,讲解员还肩负着疏散人流的任务,借助讲解的方式引导人流行进方向,以避免一个展厅内的参观者过多而引发意外。”

 

不少观众听了张堃的临时讲解后立刻“锁定”他,甚至一路跟着他来到二楼的精品厅,原本的巡视也在观众的要求下成了“点播讲解”。张堃的讲解很有特点,一是不用麦克风也能让后排观众听清,二是擅长将书面语转化成口头语,“您看,这幅《雪景寒林图》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咱先别说是谁画的,单说它的年代——北宋,距今快一千年了,就是将一张普通的纸保存这么多年也是文物了。而它又被誉为北宋画作的神品,神奇之处就在于用黑色的墨来画雪景,气势磅礴,怎么个磅礴法儿呢?您看它的近景远景层次分明……”从年代、画风特点、稀世程度讲到流传的历史,最后还带着大家一起找画中的隐藏款,并借机介绍了隐藏款的由来,人们都听得兴致盎然,甚至有人问张堃:“你有博客或者微博吗?我当你的粉丝吧!在哪能约你的讲解?”记者问起讲解的秘诀,张堃笑说:“也没什么,就是从2004年到天博工作后,讲了这么多年,知道大家对什么感兴趣,而我也乐于和观众交流,有时他们的一些问题我一下子也答不上来,但回去查完资料,下次讲解就能把大家想知道的东西加进去了。”

10:00,张堃来到近代史厅,准时开始了当天的第一场免费讲解,无需赘言,只要他一开口介绍展品,立刻就有大批参观者围上前来听他娓娓道来天津的历史。从历史到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等,张堃似乎不需要切换,随时能开讲,“讲解员是杂家,不是专家,什么都要懂一点才行。而且要做到因人施讲,面对不同的人群,讲解的重点和语言表达方式也要不一样,这样观众才会爱听。”

自己写讲解词轻伤不下火线

10:50,张堃结束了第一场讲解,而14:30还将有一场近代史厅的讲解,“我负责给讲解员排班,一般每人每天平均有两到三场讲解,但不包括临时增加的政务接待讲解。现在我们馆的展厅大了,一场讲解在40到50分钟,而近代史厅的讲解要求不少于50分钟。忙的时候能连续讲上两三个小时,有时喝水都成了奢望。有时观众心疼讲解员,给我们递水递纸巾,让我们特别感动。”天博的工作人员没有午休时间,大家都是倒班抽空儿去吃口饭,然后赶紧回到岗位上。只要张堃出现在展厅里,一身醒目制服的他总能吸引来观众提问,问题小到厕所在哪,大到探讨历史事件,他都要一一解答。有时张堃也会主动帮忙,有位阿姨看着一张老照片对朋友说:“这地儿在哪啊?看着怪眼熟的。”朋友也不知道,张堃凑上前说:“这地儿现在就在音乐厅对过。”阿姨听了连连道谢:“我就说看着眼熟嘛。”

除了观众看得见的工作,讲解员还有很多幕后重任,像各大展厅的讲解词都是讲解员自己根据策展人的大纲写出来的,张堃说近代史厅的讲解词就曾八易其稿,因为要随实际的展品、展线变化。为了配合语音导览的推出,张堃还要负责修改要拿去录音的讲解词,他笑言讲解员其实有很多“无形的加班”,“因为下班回家还要背讲解词,看专业书籍充电。”从3月底到现在,张堃只休息过3天,其中还有一天是病假,“不光是我,为了新馆的试开放,大家都坚持着轻伤不下火线,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请假。”

16:30闭馆后,张堃要为转天的讲解排班,还得到展厅给有语音导览的文物贴编号。据统计,当日天博接待参观游客近8000人次,但张堃说最令自己兴奋的不是有多少人来博物馆,而是每送走一批观众时看到他们满意的笑脸,“当观众说看完展览听完讲解有收获时我们特别欣慰,我们希望大家能通过博物馆学到知识,并且爱上博物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