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油画的春天。中国油画学会继前期举办“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后,6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推出重量级的展事活动:“在当代·中国油画双年展”和“最绘画·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这些展览强调写生对油画创作的重要性,强调中国油画的当代学术性思想性,强调青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推崇艺术理念的提升、学术语言的更新以及时代精神的创造;提倡生命的体验,呼唤“象之大者”的诗性语言等等……宽泛的理念,新颖的思想,使不少艺术家血脉涌动重新找到了方向。
这是中国油画学会换届后烧起的三把火,照亮了有点沉闷的油画界。
还有中国美协挂牌即将在下半年举行的“中国金陵百家(油画)”、中国青年美展等等诸多国字号的展览,都说明了油画是今年的大戏,会唱得响亮。
都说中国油画是舶来品,就像对西方来说,中国瓷器曾经是他们的舶来品一样,但无可否认中国瓷器的地位在今天已远非古时所拥有的辉煌与霸道,日本、法国、意大利等精美瓷器比比皆是,甚至许多都比中国的强。反过来说,油画也一样,架上绘画在西方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中国油画通过数代人的努力,已经把油画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油画已成为中国艺术不可或缺和充满生命力的组成部分而让世界瞩目,成为许多艺术家矢志不渝的毕生追求,成为部分人茶余饭后欣赏把玩的壁上之物。油画在中国方兴未艾,甚至可以说是到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很久以来,油画界一直都在为油画如何民族化作不懈的努力,似乎只有挂上“民族化”的招牌才能显示一个主权国家对外来文化的戒备心理:中国的文明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必须把它刻上民族的印记。这是中国油画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一道宏大的命题,成为了不少人耿耿于怀的桎梏和绊脚石。它耗费了几代人的心血和精力。
作为一种用媒介剂调和油性颜料涂抹在布上的绘画,其实和如何用木浆制造纸张如何用活字印刷一样,都仅仅只是一种操作方式,方式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中国人画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风景,本身就是民族的产物,为何还一定要强调民族性?从没有听说过西方哪个国家在强调把造纸术、印刷术民族化,但他们确实造出和拥有了比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祖宗更为高超的纸张和印刷技术。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油画的祖宗在国外,我们需要做的是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在这种绘画方式上达到自己的巅峰。
当然,西方的一些大师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西方古典油画拥有着自己一套完整复杂的体系,如同可口可乐的配方一样,神秘莫测。但古典油画的发明之初是为宗教和少数贵族服务的,如此狭窄的局囿与现今社会已经大相径庭。如果我们还一味地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你永远也看不到前面的风景!中国油画发展到今天其语言技法已经多元呈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早已赋予了它超越西方油画几百年发展历史的内涵,幻化出令人瞩目的东方神韵。我们有着更加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像冷军、郭润文、王沂东等,也已经用行动证明,我们并不缺乏古典技法的高手,他们的优秀作品已经是世界级的。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油画的发展有偏离大众之嫌。因为评判标准是由少数的精英把握,而精英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往往超越大众,他们更注重于在专业领域里如何超凡脱俗。缘于目前的评选机制,大多数画家就会以此为参照。我们艺术学院的教育肩负着专业性学术性的研究和拓展,这样的教育方式孵化下的高雅艺术对大众的审美唯恐避之不及。总之,如今大部分人的绘画是为行家在画、为藏家在画,或者只是为自己在画,很少有人的目标是为普通大众所画,这样就造成了观众的小众化,造成了许多展览开幕式结束后就门可罗雀的惨状。
诚然,时代需要重大历史画工程之类的巨作,需要能拍出数百万数千万元的艺术精品,需要精英引领我们在专业上开疆扩土,但艺术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需要了解大众的喜好,需要与百姓的互动。只有全民的审美水平提高了,普通百姓都能欣赏和读懂作品,每个美术馆、画廊充斥着拖儿带女的家庭观赏者,艺术的魅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和永恒。
扎根在最肥沃的土壤里的油画艺术才会欣欣向荣,郁郁葱葱,百花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