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红是非多,两件不搭界的文化事在5月底交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海报、推广会、出版物主图出现了一双筷子夹着一片腊肉,画面上还有一叶小舟荡漾在腊肉连绵起伏的肥瘦肉之间。好事者发现,这片“腊肉”似曾相识,和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的山水画有点像,只是在颜色处理上,黑白的水墨变成了红色,层峦起伏的山峰变成了腊肉的瘦肉部分,平静无波的水面则是肥肉部分。此后,事情变得戏剧化起来,先是许钦松确认海报主图部分确是自己山水画《岭云带雨》的画面,再是《舌尖上的中国》海报设计者张发财在微博上发布声明,承认自己侵权篡改了画家许钦松的山水画《岭云带雨》。
6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热播整整一个月的当天,通过多方斡旋,许钦松将其创作的《岭云带雨》版权授权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无偿使用的仪式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授权仪式上,央视方表示,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宣传过程中及其衍生产品上面,均出现“许钦松”的署名;设计师张发财也就其在创作过程中不规范、不严谨,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海报的素材来源未能严格甄别,客观上对许钦松先生画作形成侵权致歉;许钦松则表示,他将授权央视纪录频道无偿使用其画作《岭云带雨》。一段时间来有关《舌尖上的中国》海报设计的版权风波,以一场暖色笔调作结。
一面是美术界的牛人,一面是传媒界的强者,两者争必伤其一。包赢官司的许钦松选择让好事者大跌眼镜的“握手言和”足见其心胸之大度。在授权仪式上,央视纪录频道负责人陈晓卿也坦承,今天我们见证可能的诉讼化作一段文坛佳话,感激许钦松先生的善意和大度。肇事者、被指抄袭的张发财对草率使用他人作品并疏忽了版权问题也表示十分惭愧,他的道歉微博被转发3000余次,赢得赞声一片。
设计方在可能涉及营利的前提下,没有征得许钦松同意,并支付报酬,侵犯了许钦松的署名权、修改权以及保持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自己维权、指责抄袭者没有什么不对。6月初,张发财首次赴广州道歉时,许钦松并未与其见面,表示并不想私下解决,并强调要重视、尊重版权。许钦松正给我们上维权课的同时,然而,事态并没有向我们想象中那样发展。作为艺术家,作为美术界的领头羊之一,作为一位艺术界前辈,许钦松若告张发财及相关的央视,赢了官司又如何?所以,当许说出“更要为中华文化的琴瑟共鸣尽责尽力“时,不追究、免费相赠版权的许钦松变成了最大的赢家。
中央电视台有关领导和人员在得知此事后足够重视,并立刻采取相应行动,完善有关授权程序,为社会各界提供极好的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范例。所以,正因为这事后做到了家的功课,让老百姓忘记了泱泱大台一则自摆乌龙的声明,我相信,这不是人们看西洋景那般心态看到的强者低头,而是我们愿意看到知错能改,亡羊补牢。
设计师多维度寻求解决途径,多次向许钦松致歉,宣读了道歉信之诚恳,足以证明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态度。当一个人说出:“本人此次侵权是我的重大失误,本人在此诚恳地向许钦松先生道歉,并承诺一定会向许钦松先生支付应付的相关费用。希望许老师能宽宏大量,原谅我未能在海报使用前得到授权就擅自使用许先生的大作并修改使用的错误。”足以打动很多人,这比“全世界的艺术究其起源都可以定义为抄袭”、 “屁大一错”等等挺张的言论来得有力度。事情始末很清楚,张发财也没有推诿,设计师侵权的道歉态度也给我们上了一堂危机公关课。
很多时候,胜利不是击倒别人,而是让很多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很多时候,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懂得从问题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授权仪式上,有两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一是许钦松将授权书交予央视的握手;一是作为长者的许钦松拍着犯了错而低头像个孩子的张发财肩膀的场景。和平解决,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一堂课有时候学到的是知识,一堂课有时候学到的是经验。除了知识和经验之外,还能体会到宽容和大度,甚至是社会担当,那么这堂课就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