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西安新地标长安塔:假古董争议的新唐风

西安新地标长安塔:假古董争议的新唐风

2012-06-28 10:44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说到西安,气势恢宏的大雁塔不能不提,而如今在西安浐灞2011年世园会的园区内,一座现代的塔正高高矗立与之遥相呼应,这就是被称为“西安新地标”的长安塔。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在建筑和城市建设方面如何做到既传承历史,又与现代接轨?——长安塔的设计者、著名女建筑设计师张锦秋有着她自己独到的看法和亲身经历。

“天人合一”长安塔

作为西安世园会四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何表现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张锦秋在设计时做了很多思考。唐诗中“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等名句,让张锦秋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获得了启发。

“我想这就是古人说的天和人。天人长安是一种哲学理念,表现人和自然的融合。这个主题的表达,就是要让塔与自然有亲近感。从远处看,整个塔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而当人们进入塔里面,能感觉到与自然的亲近。”张锦秋这样解释她的设计思路。

古城西安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悠久的历史给了张锦秋设计的灵感。塔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着吉祥。张锦秋说,隋唐时期的塔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藏有宝物或佛经、佛像等的宝塔;二是观景塔;三是风水塔。隋唐时长安城曾有两座“三者合一”型的木塔,就是当时长安城的地标。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张锦秋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了结合。设计把握了远观塔势、近赏细形的原则。远望长安塔,具有唐代方形古塔的造型特色,每一层挑檐上都有一层平座,逐层收分,韵律和谐。而在材料和色彩的运用上,用纯净玻璃,强调塔的通透,运用屋顶钢架机理,形成了构件与光影组合有现代美的建筑,从而实现了天人合一的主题。

“长安塔的色彩更加高雅明亮,同时显得比古塔更加轻盈,充满了时代感,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她在长安塔的设计过程中,突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巾帼建筑师谈她理解的“新唐风”

张锦秋在西安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被称为“地域建筑大师”,西安很多著名的建筑如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大唐芙蓉园等均出自她手。外界将张锦秋的建筑风格称之为“新唐风”,因为她设计的不少建筑都带有浓厚的唐朝建筑的风格,而对于这一说法,张锦秋更愿意用自己的亲身设计经历来解释。

她对唐风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是在设计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时候。“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炎帝、黄帝一直到周秦汉唐都能够体现出来。但是我认为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所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最好能以唐代建筑特征为代表,这样才能够反映它的历史和象征意义。”

最后,张锦秋以唐朝宫殿建筑为抽象模式,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间是主题,四个角上为陪衬,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设计方案最终获得了政府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其实我是根据每个建筑项目的性质来考虑的。我做的跟唐文化有关的建筑比较多,唐风其实有很大的优点,但是在西安并不是要清一色的唐风,还是要根据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题材来考虑。”张锦秋说。

钟鼓楼广场是张锦秋的另一项建筑设计。因为西安的钟鼓楼是建于明朝,当时围绕着钟鼓楼的商业建筑都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关中地区的商业建筑。所以这一次张锦秋并没有机械地延续自己“唐风”设计思路,而是采用了与其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更加贴切的方案。

“我做的不是假古董”

针对中国一些城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所掀起的“仿古风”,力图重新修建和改造一些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著名建筑的现象,张锦秋认为,建筑是时代的反映和产物。如果说在21世纪盖的房子,一味地去模仿7世纪、8世纪的建筑,就会让人觉得时空错乱,也不太符合现代化的功能要求和审美意识。“一味地去模仿,那是违背时代精神的。”

张锦秋说,西安的大唐芙蓉园,从设计方案上来讲是个主题公园,就是通过模仿唐代的皇家园林建筑气势,丰富造型,来给老百姓讲述唐朝当年的故事。芙蓉园所在地本来就没有遗址,所以就不存在重建这一说。

“如果说是重建的话,其实是贬低了它的价值,这就成了假古董。”张锦秋说到,“我们是根据一些唐诗和史料的记载,经过消化吸收营养提升之后,所做出的现代公园的创造。”

大明宫遗址公园则是真正建立在古代遗址基础之上的,张锦秋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遗址博物馆需要有沧桑感和历史感。建筑上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手段,但是我们不做假古董。”张锦秋告诉记者,有些地方曾邀请她的设计团队为当地打造类似的古镇古商业街,一概被她回绝了。“因为我们要做的是真正有历史渊源的。”

“其实我们可以让看似古代的东西完全具有现代意识。可以跟现代进行结合,赋予其新的生命。”张锦秋说,“我相信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并不一定仿古就好,应该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不断地往前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