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世博中国馆转身:从建筑地标到文化地标

世博中国馆转身:从建筑地标到文化地标

2012-07-02 08:20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世博中国馆,高度比上海国际饭店要低将近15米,“大红外表、巍峨斗拱”的形象,似乎也与上海的建筑风格不相吻合,但经过千百次的筛选,中国馆终于在海内外公众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为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注入了文化的“基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馆设计团队主持人、“中国馆之父”何镜堂认为,不是雄伟壮观就可以称为“地标性建筑”,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精神层面的提升。“中国馆,外形有一种文化张力,能够让人感觉到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强。它在告诉世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跨越,中国正在走向复兴。”

原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曾说过,中国馆完全由中国人担纲设计、建设和布展,凝聚了全球华人的智慧和心血,这是与国内许多由国外设计师创作的建筑的最大区别。

中国馆的设计规划,是从全球华人344个应征方案中遴选、优化而来。何镜堂认为,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应该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一个国家经济强盛了,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就变得日益重要。中国馆正是写照。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长尼玛泽仁是十世班禅大师生前亲授“班禅画师”称号的藏族画家。在他看来,有“东方之冠”美称的中国馆雄伟博大,传统特色中蕴含着强烈的现代意识,让人看后民族自豪感大增,这是一些所谓的现代大型建筑难以体现的。而世博会期间,每天热力迸发、绵延不绝的观众群,如同是前来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与民族精神重塑的“朝圣者”,表现出强烈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因世博会而诞生的中国馆赢得了世人的赞许。中国馆在世博期间的成功启示人们:作为标志性建筑的中国馆或许会作为一个崭新的文化平台,在今后孕育、催生出新的“文化高地”。

上海世博会被认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深度契合了“城市化”这一为世界各国关心的话题。在半年的世博会会期里,中国馆接待了928万人次的参观者,日平均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但“转型”为中华艺术宫后,其长远魅力又将如何?

按照规划,作为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即将开幕的中华艺术宫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展示面积近7万平方米,是目前上海美术馆的大约10倍。其中将设三个专题展厅、一个名家馆,并设立艺术服务区、公共教育区等配套设施,同时与一些国际知名的艺术博物馆建立交流合作,不间断展示世界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而曾经作为中国馆镇馆之宝——长128米、高6.5米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将得到完整的保留和展示。

“今后的中华艺术宫,将通过从建筑地标向文化地标的转变,真正在国人心目中筑起不可取代的文化高地。”季路德说。中华艺术宫今后不应满足于对现有国内外艺术佳作的精彩展示,而应继承世博遗产,立足文化艺术传承和创新,围绕今后不同时期的发展课题和社会文化心理,定期开设主题式展示,开启对话论坛,并与社会大众开展深度互动,这样才能站立时代潮头,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