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内的一处手工作坊遗址。
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4日至7月6日)上,中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两天之后,7月1日,中国澄江化石地又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目前,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到43项,居世界第三。
元上都:
世界都城史上绝无仅有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金莲川草原,是草原文化、农耕文化、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全球普遍价值。忽必烈先是在此地建城,并于大都(今北京)建成后,实行以大都为首都、上都为夏都的“两都巡幸制”。在元上都城址周边的群山峰顶上,分布着许多人工垒起的石堆,被蒙古人称为敖包。当地蒙古族群众每年都要定期祭拜敖包,这是草原民族传统的山岳崇拜习俗,与“背山面水”的元上都遗址在精神层面上有着密切联系。
2009年至201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内蒙古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局部考古勘探和发掘。文物考古发现,元上都从明代至今长期处于自然保存状态,除少量修缮活动,基本没有出现人工干预。考古还发现,元上都曾经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都城,这里不仅有佛寺,还曾有道观。
参与元上都申遗文本起草工作的内蒙古文物局原局长刘兆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过元上都申遗的四大理由,它是“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游牧文明与“背山面水”定居的农耕文明融合的典范,在世界都城史上绝无仅有;它见证了曾经纵横欧亚大陆百年的蒙元帝国的兴衰;它也是导致亚洲宗教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的13世纪“佛道大辩论”的场所;它还与引发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马可·波罗游记》有着直接关联,其作为仙都(Xanadu)文化符号的原型,在当今世界的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澄江化石地: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例证
距今5.3亿年的澄江动物化石群自1984年7月1日发现以来,已累计发现200余种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和遗迹化石,是迄今世界上发现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区域。据云南澄江化石群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爱林介绍,在寒武纪早期,种类繁多的多细胞动物突然在海洋里大量出现,而澄江化石地记录下了这段特殊时期生物群的全貌,成为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
澄江化石地发现者、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认为,这里的发现是动物界多个门类多样性起源的直接证据,对回答生命演化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据了解,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的实例迄今为止全世界仅有3处,分别是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加拿大的“布尔吉斯动物群”以及“中国澄江动物化石群”。
专家:
申遗成功后更需注重保护
每一次成功的申遗,也会对当地的旅游产业产生促进作用。事实上,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福建土楼等成功申遗后,这些年游客增长了十几倍都不止。外来人流的压力,对于季节性很强的元上都遗址影响尤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申遗成功后就表露过类似的担忧:“元上都遗址最好的参观时间是每年5月下旬到‘十一’前后,这几个月的压力会非常大。”
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考古学家高蒙河曾于上世纪90年代和2005年两次赴内蒙古元上都遗址考察,他告诉早报记者:“元上都遗址这次能成功申遗,我觉得取决于4个因素,即发现丰富、研究充分、前期的保护到位和利用适中没有过度开发。其中的保护与利用两点做得尤其好,当我2005年去的时候对此感受很深。现在,我们在庆贺之外,也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在‘成为了世界遗产’之后继续保持遗址的原真性,把开发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现在正面临暑假,我觉得元上都遗址应该能够为那些早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做一个示范,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遗址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范例。”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在着手设立元上都遗址文物保护监测中心,并且将完善和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当地相关部门也承诺将“提供最高级别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务使这一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保存和永续利用”。
而澄江县的保护工作在申遗时已经开始,除了关停可能对遗产地产生干扰的当地14个磷矿采点,还对澄江化石地5.2平方公里遗产地范围内的约7974亩土地实施征收退出,避免人类活动对化石遗产地的破坏和干扰,确保遗产地的完整性。澄江化石地的发现者侯先光甚至认为游客少才是好事,在他看来“澄江化石地的科考价值更大”,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对古生物感兴趣的游客进行旅游项目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