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故宫利用现代科技深度介入古画修复(组图)

故宫利用现代科技深度介入古画修复(组图)

2021-03-31 09:43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3

《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在符望阁的虚拟复原场景,左为贴落虚拟复原场景,右为没有贴落时的场景 故宫博物院供图

同时,他们还在贴落背衬中发现三处题签,其一:“符望阁下层北部西小间内南墻上贴大贴落一张”;其二:“符望宫北门里间南墻向北画条一件”;其三“符望阁北门西南墻”。详细比对三处题签书法,结构、用笔特点皆不相同,并非一人所书。根据纸层关系判断,题签三所处背衬层最靠近画心,且其表面渗有原裱糊纸花纹,应为最早题记。由此推测,该画作于清末从墙壁上揭下并卷折存放多年,导致画作出现断裂等严重病害。

现代科技深度介入

在书画修复专家们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检视的同时,科技手段也同步跟进。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介绍,首先进行了病害识别,通过透光摄影、病害标识图,并用多角度摄影技术建立三维病害模型。然后对绢、纸材质和装裱层次结构分析。

“我们采用了三种非侵入的面分布信息提取方法,即透光摄影、多光谱成像、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

雷勇解释,透光摄影是利用光纤,从纸质、纺织品等能被可见光穿透的文物背面进行布光,并在文物正面进行拍摄。光线光线从文物背面进行照射,从而采集到文物内部更深层的状态和病害信息。具体到这件文物,他说,通过透光摄影能呈现文物表面大略的折痕分布、可以看到命纸拼接的具体位置,可以看到画心命纸背后的折画条,还能分析出颜料厚薄及颜料脱落情况。

多光谱成像则利用各种光线波长不同的属性,是一种获取目标光谱特征和图像信息的无损分析技术。科研人员发现,使用这一技术观察文物细节,在一定波长下的图像中,可以看到深浅不同的树叶效果,但在更长的波长下看不到浅色树叶,这是由于靛蓝在近红外波段下吸收比较弱造成,由此可以分析出,浅色树叶主要用靛蓝描绘,深色树叶主要用的墨色。另外,若使用红外成像技术,在近红外波段下则可以清楚观察到贴落画中碳墨线条分布的情况。

而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技术的结果,则能清晰直观的显示各个目标元素分布图像,与待分析区域内的图像相对应后,能更好的分析各类颜色所使用的材料及技法等信息。具体到这件文物中,可以分析出石青、石绿中主要是铜元素,赭石色中主要是铁元素。

各种科技手段揭示了矿物原料面分布不同、薄厚差异,对此,杨泽华认为很有意义,“从中能看出画家技法、笔墨、笔触等很多信息。红外技术下获得的墨线图,有助于我们研究画家起稿、填色,以及很多隐藏在颜料层下面的信息。”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