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油画作品《斗牛士》
1889年,毕加索完成了他的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1894年,毕加索首度展出了自己的作品。1895年,毕加索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1897年,他又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笔者上大学时,在选修课西方绘画作品中对毕加索的画作赏析后,认为毕加索画在某种程度上向中国古代山水画、人物写意方面的作品有所靠拢,但笔法和表达方式又有自己的风格,他的画物质文明方面凸显较多,在物质世界里追求超凡脱俗的自己的个性。
另外,他对几何形体有着自己非凡的表现形式,他在画作上还多注重单方面的表现,和中国的将人与自然结合起来表现的方式有所区别。中国画重在体现寓意、思想、意境的深远,但毕加索的画是将人物定格在当时,探究当时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方面面,从这点上来说,艺术是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的,东方和西方意识形态不同,那我们只能入乡随俗用不同的视角看毕加索的画作。可以说,站在西方的视角上来看,他的画作是出类拔萃的。
毕加索确实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了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们》《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了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
毕加索在创作上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因此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体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正如他所说的:“当你即将死去时,有些事情即使没有做完也不会有遗憾,只有这样的事情才能推到明天去做。”
据了解,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
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因此,毕加索和他的艺术是很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