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尼罗河来信|木乃伊肖像画:埃及与希腊罗马的相遇(组图)

尼罗河来信|木乃伊肖像画:埃及与希腊罗马的相遇(组图)

2021-09-06 09:34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早期肖像的绘制技术被称作“蜡制法”,即颜料使用的是乳化的蜂蜡。这种技术可以多层上漆;当绘制效果不尽人意的时候,可以在这一层上重新绘制(蜡在加热后很容易就可以再次变成液体)(图五)。到了后来,更多地使用“蛋彩画”技术,在颜料中混入一种成分主要为动物胶的水溶性粘合剂,一旦变干就不能再修改(图六)。

图五 女子肖像画,公元2世纪初,18 7/8 x 14 3/16厘米,保罗·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81.AP.42

图六 女子肖像画,公元1世纪初,高:31厘米,宽:18.5厘米,大英博物馆 GRA 1890.9-20.1(Painting 87)

蜡制肖像在光影作用下具有“印象派”效果,这种效果也出现于庞培城的绘画作品中。蛋彩画肖像则更类似于色彩丰富但缺乏深层效果的线条画。虽然肖像画所描绘的人物似乎并没有基督徒,但这些作品在风格和一些细节上却与拜占廷的肖像画颇为相似,比如神像头上的光环、T型十字、还有金色的背景。

木乃伊肖像画中大量使用了绿色颜料,这与绿土从欧洲传入埃及有关。法老时期埃及的绿色颜料多数是铜基绿色颜料如孔雀石和绿石,或者是合成的,如所谓的埃及绿。根据罗伯特(Caroline Roberts)对木乃伊肖像画的抽样研究,此时的绿色颜料主要来自绿土。因此,希腊罗马时期,除了众所周知的玫瑰红和红铅传入埃及之外,还有两个大的变化:绿土传入带来的艺术品中大量使用绿色,以及蓝色和黄色混合色的大量使用。此外,这个时期也有更多的调和色彩的尝试,如混合、分层等等方面的实践。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