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图式美学——张国樟美育专栏(组图)

图式美学——张国樟美育专栏(组图)

2022-06-04 13:08 文章来源: 浙江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片《鱼》清初  八大山人

清初—八大山人—鱼美析: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他的构图都非常大胆奇特,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这幅画作的整个构图就只有一条大鱼两条小鱼。右上落款和印章,左下一枚压脚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但是让人感觉整个画面和气息非常完整。小鱼寥寥几笔,游姿栩栩如生。画面上虚代表水,他们之间相呼应。构图的关键虚实相生,鱼是实的,水是虚的。提款和压脚章刚好把气围起来,像围棋一样。整幅画作空明洒然、浑朴酣畅、墨韵生动,简寂又不失活力。这种构图也体现出他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感。

构图形式简称图式,是中国画主要的美学之一。中国画的构图有其自身的审美特性,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国画构图通过严整的形式,巧妙地布局和美学精神相结合,通过虚实相生,意象的创造,意境的升华,与气韵气势完美结合,从而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底蕴。中国画的构图是开合、虚实以及疏密的对比统一。它在历史上早已超越了技术层面,同重视"表现"的美学追求。

审美中国画构图的有几个关键要素。其一,立意高,有精神表达。其二,懂得取舍。根据主题、立意,有提炼和取舍。也就是道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其三,造险、造势。要在奇险中根据力学求平衡。平中出奇,险中求胜。其四,浓淡疏密。重的地方墨块或色块,疏的有留白。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其五,整体效果。整体效果和气韵一致,笔调一致。历史上很多画家具有创造性的审美构图。如南宋的马远、夏圭的绘画多采取“边角式”构图,即马一角夏半边,正所谓“金边银角”,空灵俊逸,极富韵味。元代倪瓒的构图简逸致远。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构图具有独特的中国美学气质。近现代潘天寿作画喜用方形构图,常常创造险奇效果,以表现奇险、朴实的境界。李可染构图通体皆黑,而往往在某处留白,仅一两点白则如同一室之烛,通室皆明,这就是虚处之妙。

具体讲讲倪瓒和八大山人的构图。倪瓒是元四家之一,以独特的构图开创了中国画的新境界。他是三段式构图,整个画面有近景、中景、远景组成,近景是一岸或小岛,中景为水,远景为山或彼岸。只有小亭或稀疏的树木,不见人物高士,不见动物飞禽,不见舟楫往来,不见车旗布阵,看了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境界很高,虚实相生,空灵简逸,无限遐想。这与中国老庄道学和禅学有关系。八大山人可以说是中国画典型的代表,是前人所没有的。他受禅学的影响也非常大。构图上大胆地进行取舍,使观者觉得画面上多一点则多,少一点则少。表达出了那种简约含蓄、返璞归真、以少胜多、空灵冷逸的意境和思想感情。他的作品往往留有大面积的空白,更有利于意境的传达,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如画面内只有一条小鱼,放在纸的中间部分,没有任何背景来衬托,构图的形式很特别。这条鱼显得孤傲不群。画面虽然笔墨少,但是很聚气,非常完整。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现代中国画构图也在不断发展。构图的两大要诀一个是气,一个是力。好的构图在画面会有让人舒服的气息,“气韵”的产生则完成了中国画构图之内美。气有时候像围棋,四角不能堵住,要留一处透气孔,中国画构图也一样,构图的气和围棋的气是一致的,整张画要气脉相通。古人对气讲究的多一点,近现代在力学上有所发展。构图和力学的关系,构图中讲究力学的整体平衡,这样子看上去才舒服。有时候会先造险境,一头很重,然后再取平衡,如杂技,先创造很险的场景,再作平衡。古人言,“既得平正,须得险绝”,奇中见正,矛盾中求统一。吴昌硕的作品里面气和力这两个方面体现的很明显,可以细细琢磨。他说,我是画气不画形。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