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奋:消费观念不足要考虑长远支持
在岭南艺术界,建设配套完备、水准一流的艺术区或画廊集中区的呼声日益高涨。省文联主席刘斯奋提醒应冷静看待,要先培育好良好的艺术欣赏与消费环境。
“北京有798、宋庄,上海有莫干山,而广州虽与京沪齐称,却没有知名的艺术区。”这样的比较心态是广州建艺术区呼声甚高的主要原因,而刘斯奋则希望大家应先审视京沪穗三地不同的文化环境,再来理性谈艺术区的建设。
他认为,京沪两地有声名远播的艺术区,根源是它们各自独特的文化氛围。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艺术发展的条件不言而喻;而上海讲究时尚新潮,又有江浙文化的依托。“两座城市的艺术文化有历史风尚,艺术消费基础好,艺术区的出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反观广州,市民社会风情浓郁,民众的艺术欣赏及消费观念相对不足,差距较大。“多建水平高的艺术区肯定是好事,但在书画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过于主观地去建艺术区就显得仓促草率;即使建好了,长久地维持也是很大的问题”。
因此,刘斯奋建议,目前广州要先培育好“软件”,再搭建“硬件”。“培育欣赏与收藏艺术的风气是根本,其中,媒体的作用很大,要启发、引导市民喜爱艺术、鉴藏艺术。”他坦言,艺术消费风气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绝非一两天所能完成的。
另外,刘斯奋看到,广州其实已经有小洲村、红专厂等一些艺术区,只是水平有待提升,政府可着力完善,而不必急于建设更多。刘斯奋认为,在艺术领域,政府仍大有可为。
“对收藏艺术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这是最直接的了,但短期恐怕不易做到。”刘斯奋表示,政府可以改变思维,和民间组织通力合作,一起举办更多大型的艺术展览,给市民提供更多的艺术熏陶机会。“资助的政策也不妨深入研究,做到更灵活、更广,不要将财政支持集中在一两个机构上。”他强调说。
刘斯奋同时注意到广州在引进艺术人才方面做得不足。“政府对引进科技人才抱有热情,而似乎对引进高端艺术家兴趣不高。”他因此建议,政府除了要面向全国引进更多艺术人才外,还要多关注已经过来的外省人才,“提供他们的生存状态,给予更多关注,使他们真正在广东扎根、开花结果”。
蒋述卓:建艺术区政府要统一规划
“政府应该顺应时代变革与文化发展的潮流,整体规划建艺术集中区。”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著名文艺理论家蒋述卓,近年来一直在做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方面的学术课题,在他看来,广州已经到了建设自己艺术区的关键时候了。
据他观察,广州并不缺少包括艺术区在内的文化创意园区,只是过于分散,且运作的水准都不高。“应该更加集中,政府需要统一规划;广州正着力打造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也不妨拿出一块位置优越的地皮,投入资金建艺术及文化创意园区。”蒋述卓强调,广州创建艺术集中区,可充分借鉴北京、上海的经验。
什么样的艺术区才是最理想的模式?在蒋述卓看来,首先,艺术区的地理位置一定要优越,最好是在或靠近市中心区,交通一定要方便,人气一定要旺。“地块不一定要很大,除了画廊、美术馆等机构,还可以设电影、电视、音乐等制作机构”。
周国城:不能有靠建艺术区赚钱的想法
“艺术区的创建可能很容易,但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就是一个大问题了。”相比于外界对建新艺术区的高涨热情,广州市美协主席周国城则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政府只要对已有艺术区给予政策及财力支持,就可以解决相关问题了。
在周国城看来,广州建高端艺术集中区的最大障碍在于艺术的氛围不够。“风气非常关键,民众不但要有对艺术足够的欣赏能力,还要有充分的消费艺术的兴趣,但很明显,广州相比于北京与上海都很欠缺。”因此,他强调,对于艺术区的建设,政府及社会各界应保持审慎的态度。“建设容易,维持下去就困难了”。
“实际上,广州已有一些艺术区,比如小洲村、1850、红专厂,经营方的初衷可能也是要建成北京的798,只是最终没有建好,配套不够,纯粹性不够。”他希望政府能够对已有的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区给予更多关注,在政策与财政方面大力支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艺术区的建设,要有一个从民间到政府逐渐觉醒、逐渐深入的过程。”周国城最后强调,在建设或者完善艺术区方面,不论政府如何引导、如何参与,都不能有靠此赚钱的想法。
梁凤莲:建艺术区沙面是不错的选择
“艺术区要形成一个‘场’,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与价值观念。”在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眼中,艺术区的公共服务属性及文化意义,要大于市场及产业价值。
梁凤莲一直痴迷于对岭南文化的学术研究,对岭南文化的精神特征理解颇深。她认为,广州最缺热爱艺术、消费艺术的氛围,而同时,政府在引导方面又做得不够。“希望艺术区的建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艺术区的数量与分布,又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性”。
艺术区的角色应该怎样定位?在梁凤莲看来,艺术区承担了两大功能,即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与推动市场功能。“艺术区内,既要有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等公益性的文化艺术机构,又要有画廊、画家展示平台这样的商业性质机构。两者相得益彰,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对于艺术区的选址问题,她认为既要有足够的氛围与人气,也要能最大化地体现广州文化的特征与神韵。在她看来,沙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将沙面打造成一个艺术区,无疑会成为城市文化的新亮点。”梁凤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