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艺术圈的自我修养(图)

艺术圈的自我修养(图)

2012-07-26 11:10 文章来源:《顶层》杂志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表1 

中国艺术市场最近五六年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宽了艺术行业的深广度,职业种类和从业人员都越来越多,对各个岗位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拍卖行、画廊、美术馆、媒体等机构,还是策展人、经纪人、收藏家等角色,都在朝更加职业化的方向演变。本刊推出《艺术圈的自我修养》系列专题,旨在通过采访和分析,探讨和明晰艺术圈各种关键职位的职责和要求,推动艺术产业朝更专业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作为占整个产业最大交易量的拍卖行,拍卖主管的自我修养首当其冲,本期专题主要聚焦在油画及当代艺术版块。

最早以单独专场形式举办的中国油画拍卖是香港太古佳士得在1991年秋拍举办的“现当代中国油画”专场,1992年3月台北苏富比开始首场拍卖,衣淑凡策划了油画专场并上拍3件常玉作品,1994年佳士得在台北首次举办“中国现代油画、素描、水彩及雕塑”专场,1996年陈秀玉首次在佳士得成立“二十世纪中国艺术”部门,华人二十世纪油画雕塑从此成为台湾和香港延续至今且稳定成长的重要版块。2002年后,佳士得和苏富比先后移师香港,苏富比于2004年成立“亚洲当代艺术”部门并任命林家如担任主管,同年秋以“中国当代艺术”为名举办首场拍卖,佳士得也于2004年秋拍举办“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并开始引入日韩当代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在这一年开始形成版块。2006年3月的纽约苏富比春拍举办“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国当代艺术品频频打破纪录,正式点燃了价格飙升的导火索。2008年5月,香港佳士得举办全球首场“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将油画夜场成功的打造成佳士得最核心的专场并成为惯例。

在港台拍卖不断创新和突破的同时,中国内地的油画拍卖也在缓慢生长。1994年中国嘉德成立,首场拍卖只设两场,一场是“中国书画”,一场就是“中国油画”,此后嘉德一直坚持连续举办油画专场拍卖,除了翰海、朵云轩举办的零星几次油画拍卖外,上世纪90年代内地的油画拍卖市场几乎都集中在嘉德,从创立起就担任嘉德油画主管的高原,也见证了内地油画拍卖前十年的完整历史。在1995年“中商盛佳”(现改名为中贸圣佳)拍卖行成立后,担任副总经理的冷林曾于1996和1997年举办过两场“中国当代艺术”拍卖,首次将中国当代艺术家以专场拍卖形式推向国内市场,但在举办两场后就中断。无论是内地还是港台拍卖行,在上世纪一场油画拍卖都很难突破1000万元的成交额,占每季拍卖总成交额一般不超过10%。2000年之后,内地油画拍卖市场开始扩大,上海的国拍、东方、崇源、工美,北京的华辰,广州的嘉德等都连续举办了油画专场。

 

到2004年11月,北京翰海拍卖正式推出“油画雕塑”专场。2004年12月,“保利上海”拍卖行成立,首拍的3个专场中就有两个油画专场。2004年是中国油画市场成交额取得突破的一年,以秋拍的油画成交为例,香港佳士得两个专场9607万港元,香港苏富比2295万港元,台北罗芙奥2504万港元,中国嘉德3746万元,北京华辰1021万元,北京翰海2708万元,保利上海1244万元。在香港市场突飞猛进的同时,内地油画市场中嘉德虽然依然成交最高,但新公司已不断加入。

2005年,诚轩、保利在北京成立,荣宝斋、传是以及上海的朵云轩、天衡、嘉泰、道明、敬华等也都上马油画拍卖,中国油画市场继续膨胀。2006年春,上海泓盛拍卖公司成立,主拍油雕。于2005年成立的杭州西泠拍卖行也在2006年春推出了首个油画专场。2006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之后,香港和内地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全面启动,在全球当代艺术市场联动、内地股市高涨、书画版块下跌市场热点向油画位移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油画市场从2006年春到2008年春走出了一条陡峭上升的好行情。

2008年秋拍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艺术市场暴跌,从2009年春开始艰难复苏,内地成功的找到吴冠中、写实油画、红色经典等增长快速的小版块,香港也依靠赵无极、朱德群、常玉等20世纪版块的大师以及尤伦斯收藏的早期当代艺术等作品的驱动,使得油画市场在2010-2011年春又迎来一个小高峰,2011年秋受欧债危机、艺术品价格见顶、缺乏新鲜作品等因素影响,再度开始下滑。

如果将中国油画拍卖的历史分成3段,2004年以前是长达十多年的培育期,苏富比和佳士得率先在港台建立和推动油画市场,嘉德则以一家拍卖行之力维持着内地几乎全部的油画拍卖交易。2004年春到2008年春,油画市场版图迅速扩大,加入的公司越来越多,市场过早的繁荣掩盖了行业各方面的不成熟。2008年秋拍之后,对拍卖公司的考验真正开始,在最近几年市场不断的洗牌过程中,不合格的拍卖行逐渐淡出各方面要求较高的油画拍卖领域,在外界的批评、业内人士的反思与探索中,对这一行业各种陋习的认识日渐清晰。

比如给予佣金优惠的假拍;如最低估价高于底价(保留价),拍卖师上演水晶灯(明明没人举牌,拍卖师却装作有人在举牌,还不断抬高价格,以吸引真实买家举牌),现场重拍未成交的作品等等直接让买家和现场参与者感觉不诚信、不专业的行为;如拍卖公司内部人员参与顶价或私下买断;如纵容大买家拖款;如同行之间造谣中伤;还有甚至公然售假等等。遗憾的是,不管是二、三线还是一线拍卖行,这些因陋习而生成的顽疾依然难以剔除。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加剧,拍卖公司以往的策略也开始失灵,一群行家和几个大买家已很难长久的托起一个版块,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逼迫拍卖行凝聚自身核心的竞争力,比如在专场上做特色,在招商模式上创新,在宣传上出奇招,在文化价值上做文章,在征件上开疆扩土,在客户培育上形成自己忠实稳定的买家群体。拍卖行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成交额竞争进入了数字、品牌、诚信、特色、责任等综合实力的竞争。

要完成这些转型和升级,最关键的还是靠人,要有合适的领导者和精干专业的团队。具体到油画拍卖,未来市场对各拍卖行油画主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油画部门负责人的经验、专业度、职业操守、创新开拓能力、工作激情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将决定这个部门的发展前景。

陈秀玉、衣淑凡、高原等第一代油画主管的使命已经结束(陈秀玉2002年离开佳士得,2010年复出,加入香港苏富比),第二代油画主管在香港顺利交接并顺利发展至今,在内地则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更新换代的变动。2005年以前,在高原之后,中央美院美术史出身的冷林、田恺、伍劲等人均曾担任过油画拍卖主管,但随后又都以各自的方式向经纪人和画廊人的方向发展。2004年开始,两位资深的台湾画廊业人士李亚俐和洪平涛分别入主北京翰海和保利上海油画部门,保利、匡时、诚轩、泓盛等招聘了第一任油画主管,嘉德和华辰实现了第一、二任的交接。在2004-2011年间,苏富比、嘉德、保利、翰海、匡时、华辰、西泠、朵云轩、天衡等公司又更新了油画相关部门主管人选,同时传是、永乐、荣宝斋(上海)等公司则新成立了油画部门并招聘了主管,内地一直未变动主管人选的只有泓盛和诚轩两家。

在经历了几轮洗牌之后,油画拍卖的长远格局可以说基本水落石出,未来各拍卖公司油画部门在主管人选上应该都会趋向于稳定,在专家和业务团队上则随着发展需求而增加,而“专业性”将成为对拍卖公司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对于如何更专业的做拍卖,现任油画拍卖部门的主管们无疑最有发言权,本期专题的10位受访者都给出了自己理想的答案。希望无论对于同行,还是所有关注油画拍卖的人士,都能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