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徐冰:以国际化思维滋养中国艺术(组图)

徐冰:以国际化思维滋养中国艺术(组图)

2012-08-27 07:19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是中国当代最早蜚声海外且至今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在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的成名作《天书》系列中,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90年代移居美国后陆续创作《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均对国际艺坛产生巨大震动。此外,本世纪以来徐冰的创作面向更为丰富,特别是其日益关注的艺术介入社会的题材,《烟草计划》、《木林森》、《凤凰》等均是颇具深度的代表作品。

 

 

   如今50后正成为中国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与领军人物。徐冰正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以极高的艺术造诣赢得了国际艺术界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用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滋养着中国艺术。

 

 

坎坷中与书画结缘

1955年出生于重庆的徐冰,符合了笔者以上所述的特质。与炫目的当下相比,徐冰童年的生活相对平凡、宁静。

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北大的教师,母亲是北大的图书馆管理员。幼年的徐冰,是一个喜欢跟着母亲在图书馆里转悠的小孩,而他生活、玩耍的北大家属院,也充满了人文气息。徐冰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度过了童年,不过当他可以开始真正阅读时,文革来了。这段经历后来成为徐冰创作《天书》的思想养料。

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留给人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并不多,尤其是像徐冰这样拥有知识分子背景的家庭。这是徐冰青年时期最为艰难的时期,然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徐冰与艺术结缘,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并为他之后走上艺术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作为知青下乡期间,徐冰展示了他在绘画方面的一些才能。当时,徐冰被安排绘制村里的黑板报。由于徐冰的书法的功底,他的黑板报很快在下放点被人称道,徐冰本人在当地也具有了一点名气。板报后来发展成一本名为《烂漫山花》的印刊物。

“在一个小山沟里,几个年轻人,一手伸进裤裆捏虱子,一手刻蜡纸,抄写那些高度形式主义的文章。”徐冰用幽默的词语回忆了那个艰苦的乌托邦岁月。也正是这个刊物,为徐冰带来了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机会——因为《烂漫山花》,他被派往中国美术馆与其他专业美术工作一起修画。也正是在这里,他听说了中央美院重新招生的信息。靠着青年的热血以及对美院的憧憬,徐冰克服了现实的困境,最终参加了入学考试。

1977年夏,还在知青下放点收粮沟村的徐冰,收到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入校后,他被分配到了版画工作室。由于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主导教育思想是来自苏联的写实主义,所以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的训练。依靠刻苦地训练与之前的绘画功底,徐冰的绘画基础很快得到了提高,他的学生作业素描《大卫》让他成为了学院名人,“快开学了,靳尚谊先生来察看教室,看到这张‘大卫’……不久美院,传出了这样的说法,靳先生说:‘徐冰这张大卫是美院建院以来画的最好的’。”

正当徐冰埋头学院刻苦训练时,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身在学院的徐冰已经明显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但他并没有马上投入其中,他在回忆中将自己称为时代的“旁观者”。他归结于自己性格的原因,可事实上,当年的前卫艺术家们很多都是他的朋友,并且他自己很快也投身其中。

 

汲取思想的养料

《天书》又称《析世鉴》,是徐冰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件装置作品。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全中国都渴求知识的时代,人们读着来自各自方面的书籍。徐冰也开始大量读书。他追溯童自己的童年与阅读经历以及知情岁月。这让他感受到心灵的震颤,也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对于当时生活的深刻记忆经历刺激了他创作的神经,他开始用自己的语言,创造自己的书——于是“伪文字”诞生了。

他用了数年时间来创作此后称为《天书》的作品。他从《康熙字典》等字典与古书中苦心编篡出一套新的文字,但这套文字却遵循着严格的编造规律——由真实的偏旁部首排列成新文字。之后再将其刻印在木头上,排列成活字印刷板。1988年,当《天书》的第一部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反响剧烈。也正是这件作品,让徐冰与张晓刚、王广义、黄永砯等作为当代艺术的代表被记录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史中。

1990年,徐冰应美国学府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邀请,开始他在美国长达十八年的岁月。在美国的时期,徐冰的生活与工作多在纽约开展。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拥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士。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成全了人们的梦想,也给这个城市蒙上了神奇的面纱。

徐冰的工作室位于布鲁克林区,最初他与朋友居住地下室中。但随着他艺术逐渐被美国人所接受,他的生活也开始改善。1999年,麦克阿瑟基金会就授予其天才奖和31.5万美元的奖金。2001年,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萨科勒画廊首次向在世艺术家敞开大门,为徐冰举办了个展。而苏富比的拍卖中,他的作品《会飞的鸟》被美国收藏家迈克尔·古德高价拿下。徐冰的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他的藏家古德豪斯先生曾评价说:“徐冰是最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世界沟通的钥匙。”

2008年,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徐冰接受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聘请,回国担当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2010年,徐冰的大型个展《凤凰》在北京举办,一个体型庞大、结构复杂的“凤凰”被数辆吊车悬挂于今日美术馆门前。它也让徐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一开始为生存环境所困,到将生活转换成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获得成功,徐冰从平凡走向了成功。虽然已年近花甲,但他的作品仍备受期待,因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正是一个艺术造诣厚积薄发的年龄。我们相信他的国际化背景能够帮助当下中国艺术界更好的融入国际舞台,我们也相信他在未来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当然这一切需要时间去检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