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衍生品在西方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在国内却刚刚起步,但也逐步受到大家的关注,相较于艺术品而言,实惠的价格容易获得大众的青睐。近些年众多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开始涉水衍生品,衍生品作为艺术品的消费形式,不仅拓展了艺术的发展空间,而且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让生活艺术化、趣味化。然而,前景一片大好的朝阳产业依然存在困境,艺术在物化过程中也难以顺风顺水。那么,当下艺术衍生品处于何种状态?面临哪些问题?未来之路会好吗?
艺术衍生品着实能让生活充满趣味,试想走进一个家庭:客厅墙上挂着一幅凡·高的复制品《星空》、餐厅摆着印有齐白石作品的餐盘、卧室床上的被子披着怀素的草书……不论是清雅还是热烈,满屋子弥散的气息一眼就能看出主人的品位与格调。他们或许曾经心仪过某一件作品,而狂妄的价格不可能满足普通人的胃口,但通过衍生的形式却可以让那些离自己很远的东西来到身边、触手可及;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但对于大众而言,艺术即为美,源自人性对于“美”的好感,艺术衍生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频繁露脸,加长了普通人对艺术学习的时间,久而久之能激发人们对艺术的认同感,将生活艺术化。
然而,在国内,艺术衍生品近些年才进入公众的视野。相较于国外30多年的历程而言,目前我们的艺术衍生品市场仍处于试水期,所面临的困境是不言而喻的。在人们看来,艺术与消费之间,衍生品似乎是在商业化背景下以艺术的旗号拉动市场的需求。因此,一系列问题也来了:公众对于衍生品认识的程度不高、艺术家不屑作品被流行、市场环境不理想、国家政策跟不上……
尚处在起步阶段认识不足
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认为:“艺术衍生品市场在整个中国艺术品发展里边所占份额不大,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而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并且有一定的规模,产业的主体也相对清晰,品牌效应明显。各大博物馆、画廊、出版机构作为主体的形态参与到艺术衍生品的生产运作过程中来,同时整个版权市场保护、推广、授权、机制各方面非常健全,整个发展环境、法律环境、监管环境比较好”。
有数据显示,全球艺术授权最发达的美国,其艺术授权产值已达到180亿美元的规模,而在亚洲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我国年人均品牌授权商品销售额只有0.7美元,日本、美国年人均分别为91美元和365美元。这其中的差距过于明显,乐观来说也是潜在市场存有“广阔天地”,国内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对艺术品进行开发与利用无疑是未来艺术品空间拓展的有效手段,但能否“大有作为”尚需时日。
在消费者方面,大众对艺术衍生品的认识度与认同感仍需培养。过去我们将艺术品与商品两者的概念几乎对立起来,艺术的特立独行与商品的产业化似乎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台面上,前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后者却存有流俗的嫌疑,这二者的鸿沟如何填补?德美艺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董艺指出,宣传与引导很重要。“比如大家对牛奶的态度,中国人不是一开始就喝牛奶的,中国人是喝豆浆的,但是牛奶为什么被大众接受?因为大家不断地从宣传中知道牛奶是有益健康的。随着不断地引导,中国牛奶的消费量就会不断地提升。艺术衍生品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对艺术衍生品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随着观念的转变,近些年艺术品渐渐向消费品靠拢,让普通大众“买得起”,这一段虽然走得有些难,欣慰的是已经迈出去了,算是阶段性的胜利,但接下来的路还很远。
产品开发浅尝辄止创意贫乏
让人头疼的是,国内很多博物馆对于衍生品的开发尚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将艺术品缩小或复制在相应的日常用品上,以低廉的价格出售附着有旅游纪念品意味的小东西。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其周围的小商铺堆满了兵马俑小雕塑,多数“粗制滥造”,更难谈品牌效应。
在画廊与美术馆亦存在类似的问题,艺术品被简单地复制或者批量印刷,“有些艺术衍生品仅仅是将艺术家的作品印在T恤、杯子等上面,简单地移植,没有设计在里面,这样的产品仅仅是个纪念品。有的产品不实用,所以,如何将艺术与实用结合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哇噻网的CEO赵径文说。不考虑艺术衍生品现实的意义,均是艺术衍生品打不开局面的重要原因。
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上,白盒子艺术商店的负责人孙永增则更有针对性:“国内的衍生品状况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商业和学术不分,这是艺术衍生品的困境或者说是一个迷途,因为很多人试图做得更加艺术,让它的艺术含量更高,而忘却了它的很多美观和实用的要求,所以一定要把学术和商业分得特别清楚。艺术坚持的是学术的方向,艺术衍生品主要是遵循商业的原则,这个原则绝对不能抛弃,在这个基础上,用艺术的附加值为商业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可能做好,否则容易不上不下处于非常尴尬的状态。”
中央美院教授余丁同样提到了衍生品开发的乏力,“创意能力的不足、设计意识薄弱致使我国艺术衍生品种类太少,而国外的艺术衍生品则非常讲究对原创作品的二次加工设计,我们却还停留在把一个图案简单地附着在某一个器物上等简单的商品设计概念,这也直接导致消费者对这类艺术衍生品兴趣不足”。
国内扶持政策缺席版权保护不力
虽然状况不少,但办法总比问题多。除了“自下而上”的反思之外,在文化兴国口号下,国家政策理应有所倾斜、知识产权应该保驾护航。遗憾的是,现实情况并非想象的乐观。
西沐认为,制约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首要问题为版权保护,“这是艺术衍生品最核心的东西。版权通过授权实现收益,版权的保护现在是国内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版权的保护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样,目前国内的环境,治理的力度和整个版权发展的状况,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所以版权的保护,目前我们面对的问题比较多,缺陷也比较大,无论从法律、管理、监管各个方面都是空白。”
国际艺术授权基金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ARTKEY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郭羿承对艺术授权的研究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他指出:“艺术授权在国内还属于成长期,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和人才不足以及盗版的困扰等问题,但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待开发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而具体到扶持政策上,好几家被采访的机构负责人多表示“没有看到”。中央美院教授余丁也说:“国家没有特殊政策,但目前我们处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艺术衍生品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能够获得大量的国家支持。前几年,做艺术衍生品的先导者,比如ARTKEY、首博等都申请到了北京市文化产业引导基金,所以我觉得支持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支持到什么程度可能是个问题,我还是希望国家能够在进口艺术衍生品关税上给予一定的优惠。进口国外艺术衍生品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如果能将这些好的设计产品引进到中国,那么我们首先是个重要的消费国,然后我们具有非常强大的生产竞争力,所以如果我们能给国外的艺术衍生品市场进行代工生产等,将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新兴产业。”
总体而言,艺术衍生品之路任重而道远,因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身陷“问题”包围圈也不难想象。万事开头难,随着相关法律政策与知识产权不断完善、消费者意识不断增强,艺术衍生品可拓展的空间毋庸置疑。需要警惕的是,不要在利益的面前乱了阵脚,注重品牌的营造才是王道。
艺术家观点:
艺术衍生品就是消费品
艺术衍生品是艺术市场重要的一部分,它在西方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在国内却刚刚起步,但也逐步受到大家的关注。艺术衍生品作为艺术品的消费形式,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让生活艺术化、趣味化。而当代艺术众多特点鲜明的作品,是衍生行业挖掘消费潜力的重点对象。值得注意的是,从原创作品到衍生品,艺术家亦是重要的参与者。因此,99艺术网采访了当红艺术家郭伟,试看他对艺术衍生品都有哪些观点。
“衍生品纯粹就是消费品”,这句话在我与艺术家郭伟的交流中,他两次提及。郭伟介绍说,国外博物馆或美术馆将馆藏大师的作品衍生到一些物品上非常普遍。一条丝巾,一旦印上凡·高或者达·芬奇的名作,一方面呈现出佩戴者对大师的追忆,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一个人文化品位的表征。艺术衍生品相对而言就是消费品,普通人能消费得起,在得不到原作的情况下,以这种方式将“作品”带回家,也挺好。
当然,郭伟的作品亦介入到衍生行当。当时一个墨西哥人找到他,将具体事宜商量了之后,以艺术授权的方式签有合同,明确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允许复制多少件,在什么时间结束等。如果有销售的话,会有一定比例的提成。有合同会显得正式点,也是起码的前提”。就这样,作品以复制品的形式限量印刷,购买者可以得到艺术家亲笔签名的保证书及编号。
郭伟表示,开发艺术衍生品的重点并不是为了挣钱。“这种形式让很多喜欢你作品但买不起原作的人能换一种方式拥有它”,同时对艺术家也能起到“宣传的作用”。“有时候原作只能在美术馆看得到,不可能买走,但通过复制到明信片、日常用品、画册上,或者通过仿真复制等手段,只要你喜欢都可以买回去放在家里,从情感的层面上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在艺术衍生品未来的发展前景方面,郭伟认为:“随着艺术品越来越受欢迎,大家对衍生品文化概念认识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发展空间比较大。但总体而言,衍生品纪念的成分超过了其他的功能。衍生品不存在投资的价值,只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