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向京红火了很多年,她似乎也成为了女性艺术家的代表,一个时常能被提到的名字。而我们所知道的向京也与“女性”这个词息息相关,因为她的作品本身塑造了很多大胆的女性艺术形象。因为这样,她成为“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之一。最近,向京又与丈夫瞿广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联袂举办了一个“双个展”,展览的名字叫“这个世界会好吗?”
艺术家总让人有难以琢磨的感觉,但向京却很乐于剖析自己。
雕塑是不经意的选择
相比于很多艺术家最近乐于跨界合作,向京的“专一性”就明显多了,似乎除了雕塑和偶然的摄影之外,她很少玩别的花样。“其实我的心态很开放,我确实只是对艺术感兴趣,但用什么方式我没特别执着。只是因为雕塑太花时间了,太费事,一不小心就弄了很多年,这并不是我的本意。”向京说,“我的爱好很广泛,只是时间有限,我没更多精力触及其他领域,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全力以赴,把这一点点做得稍微像样些。”
之所以会走上雕塑这条路,对向京来说也不是最初的设想,只是偶然。“你明白中国的教育体制,并不是你想一定要怎样就能怎样。但偶然中有必然,是各个选择就把人推向这条路,这就是人生的形态。”向京说,当时,她第一年没有考上版画系,后面就学了雕塑,“那时我根本没想过以后会干雕塑这一行。”
女性身份曾让自己困惑
向京的作品表现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很多人认为她或许有很强的女性情结,或说少女意向,向京说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艺术是一面镜子,我是创作者,但站在你面前时,你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了。有人曾说我的作品看起来忧郁或恐怖,其实我真没这个意思,但他们读出来了,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有。”
不过让向京曾经感到困惑的问题还真有,就是性别问题了。
“我从小就在想,为什么人还分男女,难以释怀了好久,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遇到这样的纠结。这是个事实,无论喜欢与否都得接受。我不喜欢身为一个女人,把这样的命题放到作品中,也是自己慢慢释然的过程。作为艺术家很好,有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于女性这个话题,一直能让向京思考许久,甚至对于这次获得马爹利非凡艺术人家的大奖,也让她有不少感慨,“我观察过,这个奖每年4个人里一定有一位女性和一个外国人,这是老外评奖的惯性思考。我觉得现在女性艺术家真的非常少,有一些做了10年左右也慢慢淡出了。这真的跟我们的价值观有关系,可能她们认为家庭幸福是更重要的诉求,总得去回归。”
能够坚持在雕塑这行,而且一直打算做下去,这让向京感到非常幸运。“如果你一直单身,一直没结婚、或一直没孩子,可能被很多人一直怜悯,其实这就是因为我们价值观单一,我们每个人应该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部分。”向京说,“我觉得对女性的生存形态应该更宽容些,她们的生活形态也能更多元化。我期待更多优秀女艺术家可以坚持下来。”
专注度才是艺术家的根本
艺术和商业之间如何权衡?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让艺术家为难。但向京认为,艺术家的首要关注点必须是作品。
“人的思维特别重要,有时做事能不能达到一个高度,和专注度有关。对艺术家来说,创作才是本职工作,应该全力以赴放在工作上。而且我们老觉得时间不够,如果还要去想其它事,太难了。”这是向京非常明确的观点,“如果艺术是一个生态,作品放到市场上有一个商业链,你要把自己定位在最初生产者的角色。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后续的一切,否则你也根本管不过来,而且一定会出错。更何况,艺术的价值往往在未来体现,甚至是艺术家身后的事,你根本想不过来。”
“现在有些孩子一毕业就不找工作,没有感受到太多体制的局限。我们那年代不同。”虽然刚出道时特别苦,毕业了要找工作养自己,但向京说自己特别幸运,遇到了好时代。“我是2007年才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给艺术家生存很大的宽容了。”向京说自己曾经老想着什么材料贵或便宜,但现在肯定只考虑怎么做更好。“我不是被市场左右的人,做艺术的初衷一定是喜欢,不是因为想要发财,因为挣钱的事很多,靠艺术可不容易。能做喜欢的事还能养活自己是最幸运的。对我来说,你必须专注,这种专注才会成就你,好作品就是硬道理。”她说。
向京,1968年生,女,北京人。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1995年参加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三月四人展。毕业作品《护身符》等获中央美院毕业生作品展一等奖及日本松冈家族基金会一等奖,作品被中央美院收藏。同年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华女画家邀请展。1998年参加中国美术馆“世纪.女性艺术展”、“弦外之音画展”。1999年《白日梦》、《不飞的天使》等五件作品参加北京·新时空--ART专处空间举办的"世纪末艺术之旅·第二回展",作品《空房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作品《一杯冰水》等五件作品参加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作品《我的娃娃》等九件作品参加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海平线--2000绘画雕塑邀请展"。2001年,作品《禁闭》、《冰凉的水》等四件作品参加在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的"架上样板--第一届成都双年展"。作品曾在《当代艺术:女性与艺术的生态自述》、《艺术家》、《典藏》等刊物发表,并被海内外机构及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