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年展\调整大小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姜节泓
2012年9月17日下午3点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新闻发布会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举办,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策展人姜节泓、乔纳森·沃金斯,艺术家代表萧昱、庄辉等人到场。策展人姜节泓对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的策展纬度和策展的理念做了阐述,“见所未见”这个主题的来源和思考过程是怎样的;尤其是今年的广州三年展与正佳广场的合作计划,把作品置身于巨大的公共空间内,是对艺术家创作的巨大挑战。
“广州三年展”是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是国内最大的艺术盛事之一。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分为“启动展”、“项目展”、“主题展“以及“论坛计划”四大部分,通过“启动展”提出问题、“项目展”针对这些问题深化为个案研究,而“主题展”则是对此前所有研究做出总体归纳。
本次主题展的参展艺术家来自24个国家或地区,共75名/组,汇集了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如20世纪最为著名的先锋派大师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2010年度英国特纳奖获得者苏珊-菲利普斯等。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动态影像、装置、声音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媒介形式。这一系列作品将以对快速发展的城市文化、社会结构以及相应的人的心理结构的变化进行演绎,以此来为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姜节泓的策展思路
姜节泓在最初与“没顶公司”徐震沟通时说自己接了一个“活儿”,在正佳广场的空共空间内做展览,徐震一听就说“先接下来”。但是,在策展人把图片发给艺术家看的时候“全傻了”。“把正佳广场的照片拍完了之后,艺术家主要在北京和上海,发给他们看的时候全傻了,任何大型的东西放在这样的空间里全部吃掉,为了这个事,飞了两趟,就是到北京跟艺术家开会,到上海跟艺术家开会,我们有一个信念说这个活不接丢人,艺术在这个时候你的创造力在哪里,你怎么样应对这样特别日常的,其实在中国往往日常本身比艺术更有创造力,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在作品会被空间吃掉的情况下面,我们索兴觉得我们不展作品,我们藏作品,就是彻底在去混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边界。然后在这种短兵相接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邀请观众真正的他们之间的界线,有没有界线,界线在哪里。”
可以想见艺术家在面对扩展当代艺术的创作可能和挑战时是很激动的。姜节泓说:“‘见所未见’这个主题最早是在2009年年底11月份就有这样一个主题,我开始寻找策展的合作伙伴,就找到了乔纳森·沃金斯,他是对中国特别有感情的一个策展人。“见所未见”刚刚开始想到这个主题的时候,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说从两个新的方面去考虑问题,一个是从方法论的层面上,方法论的层面,我发现现在当代艺术似乎过多的会依赖于某种理论,或者讲去回应某一个社会现象,这当然是一个很有意思、很重要的实践方式,就是怎么样以视觉的东西,世界的生产来回应做批评。反过头来想,我们似乎觉得视觉本身的原动力似乎缺乏了很多,我们回过头来去思考艺术实践创作的核心,就是视觉的创造力的问题,这个我觉得是“见所未见”建立这个主题的时候一个最让我们能够激动的一个切入点,这个题目刚刚生成的时候,不瞒你们说,其实我是先想到的英文‘theUnseen’,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没有见过的东西”,我第一次把它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是“未见之事”似乎有点儿文绉绉,后来又想了好几个,就叫“未见”或者“视觉之外”一直到2010年的年终突然有一天想到了“见所未见”这个词儿,虽然说它不是直译,它变成了“Toseethensee”,我觉得在中文的语境里它特别了有效,然后我就找到了纳森·沃金斯之后就开始寻找艺术家,开始做策展研究,策展研究的时间特别长,从2010年开始中国,2011年底又到了亚洲、欧洲,各地考察,跟大家聊,这个主题的减低,刚才回应罗馆长所说的跟前几届不一样的一点这是一个最不中国的名称,前几届都有一定的地域的指向性,这个题目跨了各种各样的维度,
第一它是跨文化地域的一个维度,“见所未见”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讲有他的未见,对于西方的,对于中东的,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未见,这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题目,特别受鼓励的是好多西方的艺术家听到这个题目之后都非常愿意参加,这是一个。
另外它是跨时间的,我们现在在做“见所未见”,其实三百年前,一千年前也可以做,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见所未见”,再过多少年之后都可以“见所未见”,它是一个跨时间和跨空间的题目。
最后一个它还是跨学科的,这个展览里边有很多当代艺术家,有很多过世的艺术家,还有很多科学家,科学领域里边也有很多未见,比如其中有科学家第一次捕捉慢镜头的,慢镜头捕捉之前看不到速度太快的东西,把这些东西都归纳起来,做了一个这样的展览,“见所未见”不能把它叫做一个主题,而是一个策展框架,在这个策展框架里边成立了一个非常具有特定指向性的,跟视觉有关的实践方式。
另外我想跟大家介绍的是主题展里边三个场馆,刚才罗馆长也做了介绍,刚才罗馆长故意说美术馆是主场馆,是邀请我来反对他的,我觉得美术馆应该是一个传统的美术馆空间,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美术馆空间,大剧院是表演空间,正佳广场是商业空间,但是在这个展览里边它不是一个分展场,而是一个非美术馆空间,这两种定义跟主场和分场的定义更有意思,我们在探讨到美术馆空间,刚才罗馆也讲到艺术怎样走近公众,这次在正佳广场计划是真正的跟公众能够发生关系,真正的把作品深入敌后,打到商场内部,而且这次展览做得比较绝的是整个正佳广场所有作品都不贴标签。进入一个美术馆空间的时候任何一个展览,你会有备而来,你会知道里边是作品,你会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但是在正佳广场会遭遇艺术,它要么变成一种遭遇,要么变成一种传奇,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边,你会突然发现这个怎么这么怪,让你有不同的思考,我觉得艺术恰恰是在分分秒秒的时候发生作用。关于正佳广场这个计划,我这次全都是新作品,会在29号开幕,美术馆在28号开幕,29号的下午是大剧院表演的开幕时间。”
在策展人角度来看此次展览空间的选择时,姜节泓认为并不是美术馆和商界的一个合作,而是商界给了美术馆一个特别好的挑战的机会,就是说在这样的空间怎么做作品?并不是为了商业合作才做这样一个展览。
另外策展人姜节泓还透露在正佳广场现场的作品不贴标签也是经过反复思考的。虽然有几幅作品,可能会造成一点意外的效果,但都没有18岁以下不能看的作品,都在这种情况下贴标签本身没有意义,经过策展团队的审慎考虑到过程,并是争得了正佳广场的支持。当艺术真正跟日常交杂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公共教育吗?
策展人背景:
姜节泓,英国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该院中国视觉艺术中心创建人、主任,同时客座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和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姜节泓近年策划的当代艺术展览有《关系I》(广州:广东美术馆,2011);《关系II》(北京:今日美术馆,2011)、《没有记忆的时代》和《我变故我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0)、《天使的传说》(伦敦:红楼基金会,2009)、以及《集体形象》(曼城:华人艺术中心;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7)。近年的英文书著包括《负担或遗赠:从中国文化大革命到当代艺术》(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7),《革命在继续:来自中国的新艺术》(伦敦:蓝灯书屋与萨奇画廊,2008)和《红:中国的文化革命》(伦敦:蓝灯书屋,2010),以及中文书著《十年曝光: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当代影像》和《关系:与十二位艺术家的书信集》(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