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
与过去不同,全球化时代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生活在国际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文化”时代,在中国这个现象也极为明显。19世纪末,欧洲文明大规模进入中国,中国文化固步自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历经百年的斗争、融合、往复循环,及至当下,中国已成为了一个现代与传统多元共生的国度。只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及历史原因,这一多元局面与文化重叠在中国呈现出了更为复杂的形式。而这一文化共生反映到艺术,即是艺术形式、艺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传统绘画、油画、雕塑、装置、新媒体、行为,每个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文化判断选择自己的艺术方式。他们互不相同,甚至观点冲突,但却共同存在于同一个时代。
陆强是一位站在现代角度回望传统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形式主要以油画为主,绘画题材包括风景、人物以及他对徽式建筑墙面痕迹研究的成果。这位出生于1970年的艺术家是江苏南通一个普通干部家庭的子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在艺术家身份之外,他也从事过钳工、事业单位职员、教师的工作。与艺术的结缘,则起源于幼年时期母亲的启发。他的绘画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初中毕业后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有进入高中学习,而是进入工厂上班。但在工厂工作7年后,出于对绘画的喜爱,他才正式走回艺术道路,并在积极努力下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
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习,使得陆强的绘画基础与人文素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与提升。但他的知识体系与世界观,在南通已经初步成形。并且在大学毕业后,陆强一直留在南通从事绘画与教学,所以了解南通的文化状态也是理解陆强文化艺术观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南通是一个拥有浓厚传统江南文化底蕴,但又不失开放历史的地域,清末中国著名的实业救国和立宪派代表张謇就诞生与活动于此。而在近当代,作为较早开放的沿海地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闭塞状态时,西方的文化、哲学与艺术思想就开始再次在南通地区传播。但相对一线城市,今天的南通拥有的仍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文化氛围。
事实上,在青年时期陆强就陆续接触到了一些来自外部世界的新思想。中国文化出现剧烈转变的八十年代,正是陆强接受基本思想教育的时期。虽然应试教育的内容大多空洞无物,但是随着革命意识形态对社会控制的逐步解压,陆强还是接触到了来自社会的新思想与读物。当陆强开始正式学习绘画时,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发生于江苏的新文人画以及艺术思潮与组织,如南京的“红色·旅”也是他关注的对象。但由于天生的性格与周遭紧密的文化氛围,陆强并没有走上过于激烈的艺术变革之路。在日后艺术创作中,他也采取了一些新颖的艺术手法与形式,但在整体的倾向上他选择采取温和立场与对文化深度挖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社会、文化、历史、自然的看法。
也因此,相比较那些瞬息产生的新事物,陆强在绘画中更关注那些历史积淀和简单表象背后深沉痕迹的记录。这一特质,无意中也让他的绘画呈现出了对中国现代性发展在文化层面的反思。高速度,是现代工业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从交通工具、通讯手段、消费潮流到新知识传播,现代性在各个角度驱使着人们不断加快行进的步伐。这样的改变,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与肉体愉悦,但正如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接受知识的承受度也会有上限。当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转向新事物时,未来得及沉淀的旧有事物及其优良元素反而会被错过。尤其在文化领域,相比较速度,它更需要的是多元与反思。而基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文化背景,陆强关注那些被人们遗忘以及忽视的文化痕迹,这些痕迹有的隐藏在消失的古代建筑中,有的包容于被逐步毁坏的自然中,有的则存在于人自身的面孔与躯体中。在他那看似无物、非具象的画面背后,隐藏了艺术家对这些痕迹的关照与记录。
陆强的绘画也总是呈现出一种淡雅、幽静、空灵的审美趣味,这一趣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江南古典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虽然油画技术源自西方,但在进入中国后,它很快成为中国艺术家们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在上个世纪,关于油画本土化的问题曾经发生过很多次著名的争论,但这种所谓的中西差别与融合的讨论,对陆强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影响。因为在他看来,油画只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自我文化情感的方式。只是这种文化情感在陆强身上表现出了一种现代与传统杂糅的复杂性。虽然艺术家接受的教育与接触的社会更多是现代性的内容,并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在中国已经断裂。但通过遗留的文字、图像,尤其是传统文化渗透入生活、民俗、建筑中,传统在今天始终存在并产生着影响。而陆强对这一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迷恋,当然,这种迷恋并没有妨碍他作为一个当代人对现代社会的感知,而是为他观看世界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视角。
对人文主义关怀的表达,是陆强绘画中表达的另一主题。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在文化发展中取得的一个重大共识就是对人性的关怀,对个体的重视。在革命、国家主义的教育中,个人往往被认为是附属品或“螺丝钉”,个体的价值被淹没在了集体主义的狂风中。但历史证明,这样文化给人类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陆强在绘画中对人物的描述,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性与异他性,但又不失人性的温暖与幽默。他的作品如《父亲》、《老支》等向我们呈现了生活在艺术家身边的普通人,这些面带风霜人物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个体,让我们在这个曾经被虚妄的集体、国家主义占据的社会里(现在这种思想依然存在),感受到作为个人的尊严与价值。而他的《战士》系列,则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个体存在时常对主流社会产生叛逆的情绪。
艺术作为一种“语言”,也是艺术家用来表达内心体会以及对社会进行反映的一种方法,艺术作品呈现的问题则是艺术家思考后的结果。作为一个艺术家,陆强的绘画向我们展现了他观看到的社会与他的内心世界。或许,这种观看和呈现有待进一步深入,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陆强的绘画与创作,为人们观看与认识今天的社会增加了新的角度,也为今天多元的文化局面的发展增添了丰富与独特。
2012年9月16日于北京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