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
提到山东,自然就会想到齐鲁文化,提到潍坊,自然就会想到风筝。现在,提到莫言,自然就会想到山东潍坊的高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老家高密第一时间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其话不言自明,如果说莫言是一颗高粱种子的话,那么高密民俗文化就是他成长的土壤、阳光和雨露,这使他长得格外的壮硕。从这个角度,是高密成就了莫言。现在我们透过文字的眼睛去高密看一看,那些使莫言长得格外壮硕的民俗文化,一定有趣。
1
红高粱文化源远流长
高密,辖于潍坊,东邻胶县,南临诸城,西与安丘潍河相望,北与昌邑、平度毗邻。处昌潍平原与山峦起伏的胶东半岛交接之处,曾经到处都是红高粱,就如电影《红高粱》的景。约40年前,大面积红高粱已经绝迹,偶尔发现一小块,也是为了编制扫把用。但红高粱文化依旧在延伸。齐国名相晏婴,以其博学多才、聪睿机敏,谱写了春秋时期一代名相的爱国忧民和人本思想;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潜心注经自成郑学,固植了中国儒学主流文化的根基。清朝大学士大书法家刘统勋、刘墉父子,一代名臣,彪炳清史。而现在是莫言……
从文学的角度说,莫言是幸运的,虽然小时候常饿肚子,但另一个肚子却是很饱的,这就是文化的肚子。高密是个人杰地灵之地,民俗文化格外丰富、活跃,风筝、核雕、刺绣、布玩具、仿古铜、泥老虎、嵌银髹漆、绒绣、仿古铜、黑陶、木版年画、青州花边大套、寿光草编草碾子、高密剪纸等,随处可见,并且形成了产业。在高密,过年家家户户贴火红的“剪纸”,个个孩童手揣“咕咕”叫的“泥老虎”,每个庄稼户老汉都会吼上几段高密茂腔。而剪纸、泥塑、茂腔、扑灰年画是最有名的,是高密民俗文化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扑灰年画中国一绝
扑灰年画有数千年的历史,算得上活化石,被誉为“中国一绝”也是实事求是。扑灰年画主要用于祭祀。所谓扑灰,是就其制作工艺而言,即制作者根据预先构思好的题材,用柳枝或者豆茬烧成炭条起稿,画出大体轮廓,然后拿画纸在底稿上拓扑,一稿可得扑稿数张;同一张画稿便成了对称的两张,这完美的对称性成为高密扑灰年画甄别与中国其他年画品种的一个显著特点。
扑灰年画的题材种类很多,尤以人物画的绘制工艺最独特,扑灰起稿后即手绘,先是平面涂色,勾勒轮廓,而后“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咸菜磕花”、“贴金”、“涂明油”。这套工序现在依然原汁原味地保留在“踢毽子”、“姑嫂闲话”等美人图中,在家堂、财神等祭祀题材的画面中亦很彰显。
扑灰年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高密北乡的姜庄镇一带,目前生产量最大的,依然是宗教祭祀题材的年画,即家堂和财神。
3
婉转茂腔声声入耳
茂腔这一地方剧种,有数百年历史,1954年正式命名为“茂腔”。此前,人们多称作“周姑子调”或“肘鼓子戏”、“冒腔”等。
茂腔的雏形是早在明代就流传民间的“姑娘腔”。“周姑子调”与“姑娘腔”有着承袭关系。清乾隆年间所刻《缀白裘》戏曲选本中有《思凡》(即《尼姑思凡》)一折,当时,用“姑娘腔”演唱《尼姑思凡》风靡山东各地。相传此时有一姓周的尼姑聪明伶俐,能文善唱,她演唱的《尼姑思凡》独具魅力,动人心弦。她还经常利用改编并演唱民间小调鞭挞人间的不平,由此引起了老百姓的共鸣,这些流行曲便被人们冠名为“周姑子调”。
茂腔形成过程中,还有另一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即“肘鼓子戏”。肘鼓是一种纨扇形、柄缀铁环的狗皮鼓。演唱形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多为请神驱邪,招魂敬鬼。
“周姑子调”与“肘鼓子戏”在高密深受老百姓喜爱,很多村庄世代都有戏班子,唱腔婉转悠扬,声声入耳,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成为地方戏剧的一朵奇葩。
4
剪纸透着金石韵味
剪纸是中华民族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在五彩缤纷的剪纸艺术天地里,高密剪纸独具一格,以其在艺术处理中所体现出来的“金石韵味”,让世人瞩目。所谓“金石味”,即在剪纸图案中,通过线与块的错综开合、粗细交织、刚柔相济、阴阳互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质感美,这种质感美具体传递给我们的是古朴、雄浑、粗犷、稚拙、挺拔、坚实、豪放、明快等多元意境。
民间欢度春节,在农家“影壁墙”挂的纸糊方灯上的大型“福”字图案是高密传统剪纸中的名品。“福”字点画内中面积用挺拔细线剪成“席编”条形图案镂空,与“福”字外沿浑厚圆劲的粗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精致的剪纸“福”字,但这个图案尚有内轻外重、平直单薄之感,且要贴到灯纸上去也因中间线条太细而比较困难。为了弥补这些缺憾,剪纸艺人便匠心独运地在“福”字中心增添了一个以色块为主的“和合二仙”(也有其他图案如“十二生肖”等等)。这一创意大大丰富和改观了原先“福”字图案的内容含量和表现形式,它巧妙地把块与线、轻与重、疏与密、动与静糅合在一起,使之彼此间相互衬托,对比强烈,粗犷中蕴清秀,谨严中见雅致,浓淡合度,虚实相发,极富韵律感,使整个“福”字如同金石雕刻般的雄浑、稳重、大气、富态,观之美不胜收,堪称“金石之作”。
5
泥塑逗趣形色声动
高密泥塑实际上是姜庄镇聂家庄泥塑,它的发源地在东、西聂家庄,后因民间艺人的流动,在邻近的高家庄及仁和、夏庄等地也有同样个体小型的生产活动。据聂氏家谱记载和老艺人的回忆,他们的先祖是在明代初年,从河北省泊镇迁来定居的。约在明代隆庆年间,因生活困难,一个叫聂福来的村民,为混口饭吃,便做起“锅子花”来。用泥土磕出的泥托,形似覆扣的铁锅。中间放火药,顶部留一小孔放置燃芯,以供春节期间人们燃放烟花。后来在外形上逐渐增添了几个品种,并且稍加粉饰,形象简略,少有色彩,燃放完后还可留看一时。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在原来“锅子花”的基础上,民间艺人已向做泥娃、泥狮、泥虎、泥猴等各种动物方面发展,基本上形成了泥塑。到清代嘉庆年间,即进入成熟期。
聂家庄泥塑在题材上注重了两个方面。一是借鉴了年画中的有关吉祥如意的题材,如对狮、麒麟送子等等。二是适应儿童玩趣的心理,借取有关内容进行创作。如猪八戒背媳妇、摇猴、七品芝麻官等。总之,聂家庄泥塑一是观赏类;二是玩耍类。此外,也有个别民俗供奉品。如关公像、庙会上的拴孩等。聂家庄泥塑在向多样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色、声、动、趣”特点。
(记者李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