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武当罗富齐家族
1945年开始,每年请一个艺术家为葡萄酒设计酒标,特殊的年份,会有更特别的设计,例如2000年的酒标,是把金羊刻在瓶子上。
艺术酒标风靡欧美
很多酒厂都希望将葡萄酒与艺术结合,作为一种精致的生活附属品销售,如将艺术作品印制在酒标上,吸引消费者。
以华盛顿的Ste.Michelle酒庄为例,他们的Meritage系列红酒,常采用太平洋西北部艺术家的作品做酒标。加州索诺玛的Kenwood葡萄园已经委托诸如凡高这样的大师,为其赤霞珠葡萄酒度身定做艺术酒标。纳帕谷的ClosPegase酒厂则借鉴酿酒师个人的众多“非凡”收藏品,取其精华,制作个性酒标。
索诺玛Imagery酒厂的投入更大,每年发布24款新品,每款都委托专门的艺术家制作酒标。Imagery业主表示,酒厂从上世纪80年代起采用艺术作品作为“家族特制葡萄酒”酒标,后来逐渐将艺术酒标用于少数加州非典型性的葡萄酒品种上,由于这些酿酒葡萄品种不同寻常,因此从90年代末,开始为每款葡萄酒单独制作艺术酒标。
其实,Imagery与上述酒厂都是模仿波尔多木桐酒庄的做法。木桐庄自1945年起,每年都为旗舰产品“波尔多红”定做一款艺术酒标,甚至查尔斯王子都为木桐庄设计过酒标。
艺术酒标推升名酒价值
是这些艺术酒标增加了名酒的价值,使更多人开始欣赏、收藏名酒?或许存在这种因素。据说,木桐庄葡萄酒的拍卖价格之所以高于其他波尔多一级酒庄的同年份酒,正在于酒标不同。
圣路易斯葡萄酒顾问MarcLazar称,很多客户在收集木桐庄的所有年份酒瓶,目的就是为了收藏一套完整的艺术酒标。
克里斯蒂拍卖行的Pine表示,波尔多酒是全球最值得收藏的葡萄酒,而木桐庄葡萄酒则是最值得收藏的波尔多酒。有时候“醉翁之意不在酒”,例如《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给1972年份木桐庄葡萄酒的评分只有65分,但购买者仍趋之若鹜,“人们在乎的不是瓶中酒,而是珍贵的酒标”。
艺术酒标刺激销售
不论是Lazar,还是Benziger,几乎所有的葡萄酒业内人士都认为,离奇、有趣、带有异域风味的酒标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假如酒本身质量很好,消费者会二次光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葡萄酒市场,要让顾客选择你的产品,参观你的酒厂,首先要让产品的外包装吸引顾客的眼球。
葡萄酒与艺术的结合,将Benziger的品酒室变成一个艺术画廊,将艺术家的原创作品置于酒瓶上,将葡萄酒演绎为一种生活方式。购买艺术酒标葡萄酒的客户通常有一定的审美观,这部分人大多在酒窖中设有品酒桌,酒架设计独特。他们愿意用带有独特艺术酒标的酒瓶来装点酒窖。
葡萄酒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它的魅力在于它古老的文化气息,艳丽的迷人色彩及那清馨的果香味,相信我们的后代仍会和我们一样痴迷祖先们传下来的这个艺术精品。
法国哥德利安酒庄
哥德利安是布根地最大的十个酒庄之一。其中起泡酒和每年出产的新酒的酒标都采用华丽的设计。
从人们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坟墓里的罐子上发现第一个酒标开始,酒标就成为了葡萄酒文化中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酒标已经如同葡萄酒本身的口感一样丰富多彩,同时也在方寸之间展现出微妙的社会与艺术发展史。
艺术酒标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5年。这一年,为了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法国波尔多名庄木桐-罗斯柴尔德(ChateauMoutonRothschild)酒庄的主人菲利普男爵决定起用初出茅庐的画家朱利安来设计一款有独特意义的酒标:一个金色的V字形,由两条葡萄藤蔓簇拥着,意味着胜利与和平。
这个看似偶然的决定在不经意间开启了木桐酒庄的酒标艺术之旅,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亨利-摩尔、安迪-沃霍尔、保罗-德尔沃……都陆续出现在木桐的酒标上,还包括来自中国的书法家古干和画家徐累。
现代意义的酒标出现在17世纪后,早期酒标功能单一,样式简单,多是寥寥文字,顶多用些花体或变体的字母,装饰个家族徽章。即使是现在,一个酒庄或酒厂的某款酒,除了年份数字的变化,其酒标图案每年多是不变的。骄傲的法国人更是认为自己的葡萄酒世界第一,没有必要花精力在酒标之上。在法国波尔多地区,直到上个世纪初,酒庄主人才开始设计属于自己酒庄的酒标。在此之前,酒庄的葡萄酒都是成桶卖给酒商,由酒商培养、装瓶并销售。1924年,木桐·罗思柴尔德酒庄(ChteauMoutonRothschild),为纪念首次灌装成品葡萄酒,酒庄主人菲利浦·德·罗思柴尔德男爵特意请著名招贴画家,让·卡吕(JeanCarlu)为该年的葡萄酒设计了一幅全新的标签,开创了葡萄酒标签艺术化设计的先河。
解读一瓶葡萄酒的标签,就等于未尝其风味前,便已对其背景有了基本认识。
各葡萄酒产区酒标所标示的内容并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有产地、葡萄品种、年份、装瓶地、分级等要项。有关产地的标示,是越精确的品质越好,有些国家的酒标上甚至会详细标示出葡萄园、村庄、区域,以保证葡萄酒的品质。有时葡萄品种与产地名称会同时出现在标签上,因此可由葡萄品种来推断葡萄酒的好坏。
葡萄酒上表现的内容
另外,葡萄酒的年份也相当重要,它不仅代表了一瓶葡萄酒的酒龄,也是品质良莠的依据,因为年份所指的是葡萄的收获年,不同年份的葡萄成熟度会有差异而且年份收获的好坏也会影响葡萄酒的寿命。装瓶则分为产地装瓶与酒商装瓶,产地装瓶的葡萄酒通常有较好的品质保证,因为酒农对自己的佳酿会特别用心地照顾与呵护。不过这并不代表酒商装瓶的产品较差,只要是有信誉的酒商,也会有好的产品。至于等级分法,各国甚至各产区皆有不同的分级系统,如法国的A.O.C.、V.D.Q.S.,德国的Q.b.、Q.m.P.,意大利的D.O.C.、D.O.C.G等,各有其分级制度,相当复杂而专业。
除了上述的基本认知外,酒标上通常还会有酒精含量、甜度、检定号码,及酒章、商标、优良商品凭证等讯息。
中国“茅台”的酒标
文物价值永远是历史价值第一。酒标收藏同样如此。
中国酒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当时的酒标是什么样子?要解答这个问题,得先从酒旗说起,酒旗,又称酒望、酒帘、青旗。《韩非子》记载:“宋人有沽酒者……悬帜甚高。”“帜”就是酒旗,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利用酒旗这种广告形式来宣传酒类产品了。唐代以后,酒旗逐渐发展为一种普通市招,而且五花八门,有的在酒旗上写上店家字号,有的在酒旗上注有经营方式或售卖数量等内容,让客人一目了然。《水浒传》里武松打虎前进店家的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岗”,就是告诉大家此店的美酒质量是如何地好。因此可以说,酒旗是酒标的前身,是酒标早期的雏形。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酒厂的建立,酒品的成批生产,酒的流通和贸易,酒标才应运而生。酒标是我国酿酒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对研究中国酒的历史、灿烂文化和酿酒企业的产生、发展、分化、组合及编写地方志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虽然有几千年的酿酒史,但关于酒品商标的资料却很少。本人翻阅了大量的酒文化资料得知,我国最早的酒标大概是茅台酒的酒标。当时的茅台酒标是用土纸木刻印刷的,形状上窄下宽,类似花瓣的椭圆形,纸上横书印着“贵州省”,立书印着“茅台酒”六个字,显得简朴而古老。
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啤酒厂,使用了啤酒商标,这是我国最早的啤酒标。怡和洋行,是清末时期在我国开设的规模最大的洋行。上世纪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经营啤酒业,于是有了“怡和牌”啤酒标,这都是些历史标,也是酒标中难得一见的珍品。这些酒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现状。
解放后,我国一些酒作坊合并成立公私合营的酒厂,同时也建设了一批新的酒厂,于是有了五星“茅台酒”酒标、“泸州大曲”酒标、“汾酒”酒标、“金奖白兰地”酒标等八大名酒酒标。以后出现了“竹叶青”、“古井贡”、“董酒”、“青岛啤酒”等18种国家名酒酒标。“德山大曲”、“即墨老酒”、“五加皮”、“五星啤酒”等27种国家优质酒的酒标。
上世纪60至70年代,“红太阳(12.88,-1.43,-9.99%)”、“红梅”、“葵醇”、“沛公”等酒标,留下了文革时期的政治痕迹。
改革开放以来,设计人员冲破了思想的樊笼,酒标和其他艺术品一样,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春风”酒标是一幅国画,柳丝飘飘、春燕双飞,一派生机祥和的景象,表现了“文革”以后,人们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船山”酒标,则是一幅长卷,画面古色古香,画中有明清思想家王船山与友人交谈的场面,山清水秀,内涵丰富。“圣灯夜”酒标,是为圣诞节开发的酒品酒标,人们喜欢中国传统的节日,也喜欢洋酒,表明了人们的思想开放。“心酒”系列标共3枚,分别是“爱心”、“诚心”、“孝心”,酒标上印着“酒品和人品一样重要”的语句,告诫人们在物欲横流之时,还得讲究道德、规范行为。近年来,中外合资成了时髦,一些酒厂引进外资,合作生产了一批新的酒品。于是有了标注中外合资的新型酒标。如中国与德国合资的“汉莎”、“爱德”、“汉斯”、“魏玛”,中国与美国合资的“曼斯特”、“冰川”、“阿尔卑斯”,中国与瑞士合资的“中瑞黑啤”等。这些酒标图案,既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味,又溶合了外国人的设计手法与国外风情,中西合璧,设计讲究,十分精美。
见证爱情的酒标
相传法国最早的迄今已有1700年历史的一个修道院便建在郎格多克-鲁西永酒区,而在法国凡是有修道院的地方就必有葡萄园,所以郎格多克-鲁西永也是法国公认的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在郎格多克-鲁西永游历,无论是起伏的山脉还是绵延的葡萄园,都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历史的沉埃以及岁月的留痕。在郎格多克-鲁西永酒区的奥迈尔酒庄,有一款1959年的酒标,它不仅是对岁月的缅怀,还见证了一段爱情。
见证爱情的酒标
奥迈尔酒庄的庄园主马蒂娜说,平时忙着生产,不是在葡萄园就是在酒窖,根本也没有时间去摆弄那些漂亮的酒标,但对于葡萄酒农来说,这些酒标确实是非常的有意义,因为它记录下了一段历史,留下了一段岁月。马蒂娜的丈夫叫鲁瓦尔,看上去是个很结实的壮汉子。他说,在酒窖里一边品酒一边欣赏酒标那是他们家族历来的传统。
见证爱情的酒标
马蒂娜说,她年迈的父亲名叫杜桑,是奥迈尔酒庄的老庄园主,母亲名叫莉丝,当年是在奥迈尔酒庄采摘葡萄时一见钟情的。奥迈尔酒庄最早的一款酒标,便是由这两位老人在1959年设计的。
这是一款看上去非常经典的那个年代的酒标,土黄色的基调象征着土地,中上方用葡萄树的根叶和枝绘了一个类似于葡萄桶一样的框,而框中有两个酒农在美丽的葡萄园里挑着一担载满葡萄的桶……
两位老人讲解了这款酒标的故事。原来,1959年是个葡萄丰收的好年景,索恩河畔的奥迈尔酒庄的酒农们高兴的天天在葡萄园里唱歌跳舞。等到采摘时,好葡萄堆成了山,来不及往外运。于是只好两天采摘两天运输。到了运输的那天,整个葡萄园里是一片繁忙,酒农们先把葡萄装进桶,然后两人一桶一桶往外挑,一片丰收景象。有一天中午休息时,杜桑发现一个摘葡萄的姑娘坐在葡萄园里画画,于是杜桑便走过去一看,嘿,竟是刚才酒农们热火朝天运葡萄的景象。杜桑便决定在这幅画的基础上绘制一款1959年的酒标,以纪念这个丰收的好年景。
画画的姑娘名叫莉丝,便是后来马蒂娜的母亲,因为这幅画她留在了奥迈尔酒庄。难怪仔细看1959年的这款酒标,不仅能看到丰收景象,还能读出爱情的象征。原来的画中是好几个酒农扛着葡萄的场面,后来杜桑却特地选了一对男女酒农绘进了酒标……杜桑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但这款酒标里的图画仿佛就像是昨天的景象。
传统的酒标永远让人缅怀,而时尚的酒标就如一股清新的空气,会使人充满激情和朝气,尤其是在一个历史古老的酒窖里。马蒂娜取出一款绘有现代画图案的酒标,把人从历史中拽了出来。
马蒂娜的丈夫鲁瓦尔说,每年的采摘季节,马蒂娜家族总要在酒窖里举办一次有主题的品酒会。邀请乐手来酒窖边演奏边品酒,或者邀请几个画家来作画。这张绘有现代画图案的酒标便是1997年秋天马蒂娜家族邀情了几位巴黎的画家来酒窖品酒时留下的作品。当时是集体作画,每个画家画一部份并在边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1998年贴上了这款酒标的酒一问世,立刻在巴黎、马赛等城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当年法国艺术界正在纪念法国著名的现代派画家萨尔蒙诞辰100周年,巴黎的大衔上几乎到处都是萨尔蒙的宣传画。而马蒂娜家族的这款贴有现代派风格酒标的酒恰逢这时问世,当然就受到了喜欢流行和艺术的巴黎人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