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古籍善本收藏雅文化

古籍善本收藏雅文化

2012-11-22 08:28 文章来源:太原新闻网-太原晚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善本的缘分与传承小的时候,家里很多中医中药方面的书,颜色黑黄,每次翻开书页,总会带出一股书籍特有的霉味。这一大摞老书旧书,比我们现在的书宽且长,有的线装,有的因残缺辨不出是怎样装订的。这些书,都是父亲遗留下来的,在父亲离世的三十多年里,源于对父亲的敬爱和思念,这些书也一直带在了我的身边,偶有医学界的亲属,会借走一些,有些后来了无音讯,当时的心思是,只要给这些书找到真正爱它的人,不会随意丢弃就随它去吧!现在从升值的角度看来,却是有很多遗憾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出结论,书是在爱它的人手里才得以传承的。古籍收藏是最高雅、最重要的传统收藏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很深的文化沉淀。

什么是古籍善本那么,什么是古籍善本呢?对于古籍善本的答案一直说法众多,严格地说,古籍善本是古代珍贵的文献资料,只要珍贵难得,内容精善的古书刻本、写本都可称为“善本”。善本的范畴很广,包括书籍、雕版、信札、石碑、档案等。目前主流媒体和藏家大多认可清末张之洞解释的善本之义:

一曰足本,无阙卷、未删削;二曰精本,精校、精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抄。书籍,在读书人眼中,是极尊贵的,容不得半点糟蹋。从古至今,一般人对书都是怀有感情的。有些人家里穷,买不起书,就借书,抄书。直到现在,如果是个正正经经的读书人,是断不可能去糟蹋书的,实在觉得没有用了,当做旧书处理也是舍不得当垃圾扔的。从古至今,能够留下来的藏品,很多源于地下,唯有书籍是个例外,正是因爱而留、因善而藏、因藏而读,这些时代的载体和物证才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人类灵魂的至宝。

 

 

善本的收藏价值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大都是写本,将原稿或别本缮写下来,与原文校核无误,便为善本。唐以后,雕版印刷术得到了应用,书籍便有了“版本”一说。不同版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之差;书籍版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更扩大了,以后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这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善本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标准。目前藏家对于文献资料及工具书藏品非常追捧,与大多以经营为主的书画买家不同,古籍善本的买家群体目前还是以藏家为主,投机买家还属少数,这也使古籍善本成了引领市场的新热点。值得一提的是,近代一些善本也不容忽视,如以嘉泰的成交记录为例,《沈从文致施蛰存信札》曾以5.5万元人民币成交,《北大著名教授一组信札》则以7.9万元人民币成交,《柳亚子致柳无忌信札》曾拍到10万元人民币,《胡适致伍昭扆信札》拍至33万元人民币。

古籍善本的收藏算是热门中的冷门,虽然近几年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日益趋高,但是参与这一门类的藏家人数还是相对较少。对于普通收藏者,应尽量从明清时期的入手,以康熙、乾隆时期的写刻精本为收藏重点。在同一时期的古籍中要把握“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的收藏原则。在购藏之前应先读一些有关古籍版本的书,了解一些基本的古籍知识。其次,多去博物馆、拍卖会预展观摩,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前的古籍知识与行情。待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再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逐次购买,购买前要确认版本,判断价值,只有理性、理智地收藏和投资古籍,才能获得收藏所带来的文化和精神享受。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