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气韵生动”是画之首要(图)

“气韵生动”是画之首要(图)

2012-11-26 09:08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涂勇玉兰花开中国画
 

南齐画家谢赫在绘画的“六法”中,首先提出“气韵生动”。“气韵”犹如人之精神,是一幅画的灵魂,也是一幅画的生命。因此“气韵生动”成为绘制、鉴赏、评判画作的最高标准。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核心命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天地万物是由气聚集而成。气虽然是一种“虚无状态”,却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庄子·知北游》中讲“人之生,气之聚也”。绘画就是画家之气与物象之气融合贯通,体现画家和物象的内在精神。而“韵”则来源于音乐,“同声相应谓之韵”。是指音乐的律动、节奏的旋律。就绘画而言,笔笔相应,富有节奏,体现物象的韵致、趣味。有韵方有情致,才有值得一品的味道。它是无形之气的细微呈现形式。气生韵,韵贯气。谢赫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在艺术上,由重外形刻画,转向重内心表达。谢赫是人物画家,因此他认为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才能有生动感人的艺术魅力。由于受老庄哲学的影响,物有阳刚和阴柔之差别,画家的主观性格也有刚柔之分,注入到作品中,就有刚柔之差异。谢赫所说的“气”,指在作品中的阳刚之美。如评卫协、顾恺之等人的画时,用“壮气”,“气力”等词来形容。他讲的“韵”,指的是作品中的阴柔之美。“气”、“韵”代表着绘画中的两种美的极致,与孔子主张“中庸”相承,刚柔相济,中和统一,“生动”所致也。

“气韵”是形而上、超象外的精神、品格的表现。中国画的“写意”的“意”,就是物象之外的精神、品格。如何实现这种物象之外,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品格呢?谢赫总结提练出用“气”、“韵”来实现。“气韵生动”是谢赫六法论的第一法,是其他五法的灵魂。“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和“传移摸写”,这五法是实现“气韵生动”的手段。唐代张彦远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期间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气韵”与绘画方法的关系。

“气韵”是贯穿于绘画全过程的。画家在动笔作画之前,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要深思熟虑,有明晰的深刻立意和激情,把对物象的丰富感受同画家本人的情思、意境融合。正如郑板桥所云:“其实胸中之竹,已不是眼中之竹也。”也就是在物象之外已形成了既朦胧又具体,被画家情绪、精神改造过的“物象”,“似与非似”之间的“物象”。随之就是“经营位置”,思考布局构图,以便有效体现“气”的连贯、生动,“韵”的节奏、柔美。

 

中国的绘画工具是毛笔,画家常用“写”来表示绘画的行为动作,“写”更是一种心理状态。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中云:“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这种“玄妙”的心理状态,聚于笔端,意到笔随,笔笔连贯,轻重缓急,刚柔肥瘦,曲直偏正,加之毛笔的秉性,浓淡干湿,变化万千。“气韵”主要是靠笔墨表现和留存于画中的,笔墨是实现“气韵”的手段。用笔的快慢、轻重、曲直、长短等变化,只有在“气韵”的统领下,才能实现生动。“气韵”不同于“墨晕”,“墨晕”是笔、墨与纸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造型技法,是实现“气韵生动”的重要手法,要在“气韵”的统领下,恰当适中,才显生动、妙灵。

绘画过程是“书写”的过程,留在纸上的是“线”,而“线”是由画家的情感、意念所驱使的笔实现。中国绘画中“笔不到而意到”,这“笔不到而意到”的地方是什么?是“虚”。黄宾虹先生讲:绘画创作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笔力是气,墨彩是韵。没有‘虚‘,便没有韵了。”绘画是用来表现美的,是要观者去欣赏的。把物象的所有细节都尽可能事无巨细地表现,并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要求,相反却会不必要地分散了续者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从主体感受性看,“空”、“虚”之处,似与非似之间,呈现出一种潜在和可能的状态,给予以想象的余地,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体现绘画的艺术价值。

谢赫之后,论“气韵”者颇多,如何实现“气韵生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共同的认识是:绘画中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并非易事,要求一幅作品的方方面面都不能马虎草率。谢赫提出的其他五法,其后更多的新生表现手法,用笔用墨,用彩用水,诗书画印,都应在追求“气韵生动”的要旨下,相应相合。“气韵生动”用现代语句,就是指画中具有“艺术生命力”。在绘画过程中,客观物象之上、之外的品质、品格,是画家的情思、情绪与物象互感、交融的产物。画家是通过绘画作品抒情达意的,在这个过程中,画家本身的品质、修养在起作用。因此画家还必须熟知绘画之“格法”。我认为“格法”在这里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是熟知所画物象的生长、存在规律;其二是熟知所用工具、材料的属性、作用特点,主要是笔性、墨性、水性、彩性、纸性,并能通过学习和研练,掌握这些工具和材料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极其玄妙的关系。其三是熟知运用工具和材料的技巧、法度,这方面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通过学习和苦练,驾驭使用,随心所欲而不越规,并求有所新的发现。气韵既包含着所描绘物象的内在精神,又体现了画家在笔墨挥洒之间的情感才识。实现“气韵生动”的关键,在于画家主观精神的修炼、技法技巧的掌握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