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莫言演说给当代绘画的启示

莫言演说给当代绘画的启示

2012-12-24 13:52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2月8日,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以“讲故事的人”为题发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演说。莫言的演说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深沉的腔调,如其一贯的写作风格,回归内心的真实,在朴实平和的轻松叙述中揭开人性的本质,字字流自作者的心灵深处,句句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然而,有人却觉得莫言平实的获奖演说稿,怎么看都“像一篇中学生作文”,读不懂。这让我想起了一次师生代表在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一位新生代表穿着时尚、举止耍酷,一上台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紧接着,流利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铿锵有力的誓言,博得台下同学的阵阵掌声。而老教师代表的发言,则语言朴素、语气平和、举止平淡,思维也算不上敏捷,磕磕巴巴地边想边说,有时甚至因思维与表达节奏不协调而有所停顿。老教师缺乏鼓动性的发言虽然没有获得太多的掌声,但那丝丝入理、语重心长的朴实话语,多次令同学低头陷入沉思。显然,老教师的发言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靠的只是平常的积累和一片诚心,而这位新生代表在发言的前一天,想必临时做了许多“功课”,仔细琢磨,了解优秀的文稿应该具有怎样的语言和修辞,优秀的演讲应该具备怎样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学习模仿,还有可能暗自做了多次排演。所以,这位新生代表的发言在精心准备的前提下,优雅大方、声情并茂,当然值得肯定。但如果硬性地一定要与教师的“不怎么精彩”发言相比较,认为就一定好,却也不一定准确。如果形式大于内容,变成有口无心的激情表演,其实不值得提倡。我们更应该关注内容的实在与态度的真诚。

两种发言风格代表了两种文学态度。绘画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一些美术展览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作品,或宏幅巨制、精雕细刻,可谓精湛;或造型大方、色彩秀美,可谓优雅;或节奏美妙、形式动人,可谓现代;或内容别致、表现方式陌生,可谓新颖;或观念奇特,视觉冲击力强,可谓前卫……而细看,总觉得有些似曾相识,再细品,你都不知道他要表现的是什么。因为真诚没有了,感情没有了。一些画家,为了迎合展览评委的口味,也临时做了许多“功课”。他们首先从国外的画册里、美术大展的获奖作品中或专业网站上搜罗各种绘画图片,然后“借鉴借鉴、拼凑拼凑、套用套用,或者根据所谓的构成规律和美学法则把图片进行重新编译和组合,再利用所具备的绘画技巧编造出一幅幅“个性化”的图像。这些通过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的绘画图像,表面上看语言独特、形式感强,颇具视觉的效果,而实质上,作品既没有建立在个人现实感悟的基础之上,也缺乏艰辛探索之后的独特理解,分明同样是一种“安排就绪的激情表演”。这种外表迷人实质“有口无心”的绘画图像,或许可以暂时取媚一些评委的目光,甚至因此获得奖项,但终归只是一堆“美丽”的垃圾。在风景写生创作中,也常有这样的情景。到写生现场一看,画面都是平平淡淡,既缺乏感受,也缺少技巧,而一到了展出时,一幅幅作品顿时都“优雅”起来,令人眼前一亮,再细看,仍然是似曾相识,仍然是“有口无心”。

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是仅仅用华丽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去刻意“表现”,而是由心底自然流出。对于作家而言,文字的语法和修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涵养和内在心声。同样,对于画家而言,画面的视觉效果固然不可缺少,但更重要是隐含在画面背后的画家独特的绘画视角和艺术心境。艺术作品之所以有价值,不仅仅因为作品具有较强的外在形式,更因为画面记录了艺术探索途中的艰辛、坎坷和画家的喜怒哀乐,记录了画家审美成长的真实过程。

不是说外表“华”的内容一定不“实”。但华而不实的文字艺术作品的确不少。一些人正是因为看多了这样的激情表演式的作品,所以读不懂平实的内心独白。看惯了展览中那些经过浓妆艳抹的“精湛”、“优雅”、“现代”、“新颖”或“前卫”的获奖作品的许多画家,面对素颜的大师作品,常会一脸茫然。我们的目光,要透过游离在油彩的表层,走进画家的心灵深处,体会其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