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图)

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图)

2013-01-09 10:03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片资料图片资料

无论从任何一个时代来看,青年艺术都是艺术业界高度关注的一大话题。而众多“潜力股”在脱颖成为该时代的焦点之前,几乎都逃不过面临自我、学术、市场、和受众的四重考验。

成立于2007年,已经6岁的“CreativeM50创意新锐评选”在2013年1月7日举行了青年艺术家发展论坛暨颁奖典礼,同日并在M艺术空间对2012年度获奖及提名青年艺术家作品进行展出。

 

金、银、铜奖最终分别由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王志频作品《虫生》系列、广州美术学院的张婧作品《Fnet=000000》以及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罗梦一作品《无计量/VITEA》获得。三位获奖者在接受本网的采访中都表示非常开心,评委会对自己的作品的肯定给予了自己在创作上更加坚定的信心。

而这次发展论坛围绕“高校教学对于青年的人才培养中机制”、“艺术机构与青年的共生关系”,以及“传播媒体对于青年的关注”三大板块进行展开。期间谈到“艺术家如何更好的利用科技来进行融合和创新”、“如何在高校培养艺术生在学生期间与社会进行有效接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理念如何在教学上落到实处”、“民营艺术机构与青年艺术家共同成长的经验与挑战”,以及“信息时代下,青年艺术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诸多具体问题。

高校教学人才培养新思路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张韵韵女士从当代艺术和现代科技融合,中西艺术兼容并蓄,及艺术创作协同创新的角度,谈到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发展路径问题。一、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发展,必须重视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作。二、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发展,必须重视中西兼容,将中国元素和现代理念融合发展。三、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和发展,必须重视协同创新、协同创作,将个人创造力和集体的智慧融合发展。

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副教授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上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口号叫得非常响,如何落到实处?我们经过教学研究之后,感觉一个是培养理念有一些变化,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不能局限于过去平面的角度。二是我们的技术、内容和营销是三驾马车。包括创意二字,我认为创意是众王之王。我们的技术、内容和营销,随着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的发展,必须是三方面并重。”

 

而从目前各家新媒体所最新公布的用户数据显示,新浪微博4.23亿、腾讯微博4.25亿、网易微博1.2亿,每天活跃用户新浪微博为3750万,腾讯为6700万。而社会化媒体排行榜中,第二名是新浪微博,第三是腾讯微博。前十名当中,有四个微博。异军突起的微信,2012年也是突破2亿用户大关。

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挑战已是无需多说,而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艺术家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来推广和营销自己和作品,陈永东认为:一,新媒体让怀才不遇成为过去;二;新媒体让艺术展览永不落幕;三,新媒体让艺术讨论向全球展开。

中国式现场如何不走他国老路

从资本面来看,这几年特别是2013年是艺术基金的退出期和兑现期。艺术基金的产生,包括艺术和企业的平台,艺术与著名国际品牌的互动平台,都在这些艺术区发生、搭建,这给中国的艺术现场增添了很多魅力。

由于国情的问题、中国特色问题,美术馆租场地、策展人开空间,还有设计师跨界等等,使得欧美严格的社会分类和学术分野,在中国互相重合,产生很多复合型人才。像艺术家也可能策划展览,策展人可能做批评家,拍卖行到一线代理艺术家,这些都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萌发、发展中的一些现象。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现象,可以形成中国式的贡献,包括中国现场的一些特殊情况。

 

策展人顾振清认为,中国现场的青年艺术家,如果有一个继续发展的精神资源,可能跟中国和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进行连接,这个传承、活化,可能是中国艺术家真正产生一种自主创新价值的源泉。如果我们不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接地气”,接受中国文化的汲取、营养的补充,我们很难把人类各国家创造的先进文化融合到我们的自主创新发展模式里面,呈现出一种差异性的发展,创新性的发展。中国如果不走日本现场、韩国现场这种文化追行性发展的老路,我们肯定要走创新型发展和差异性发展的新路。中国的现场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当代文化创意的现场,而不是传统文化或者山寨文化的现场。中国的年轻人才会在未来30年,在全球的创作当中创作出新的价值,让当代文化成为中国崛起的一部分,让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设计成为我们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乌利希克创立的“中国当代艺术奖——最佳年轻艺术家奖”、赵力[微博]带队张罗的“青年艺术100”、去年首届的“CAFAM未来展”、今日美术馆[微博]的“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马爹利艺术基金的“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举办三届的“新星星艺术节”、“CYAP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雅昌发起的“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越来越多的民营机构开始致力于推动青年艺术的发展,以无边活力给予了目前一批又一批年轻从艺者多元且更为开放的展示平台。

与此同时,青年艺术家的发展和成长通过平台的挖掘和肯定,再到进入市场与机构合作,以及再到宣传和营销上,都存在着双刃剑的问题。《艺术当代》执行主编徐可女士认为:学术和市场的需要,使得近年来青年艺术家选秀逐渐风起云涌。另外一方面,对青年艺术家的灵感、天赋的过分开发,也使我们对青年艺术家未来的发展有所忧虑。这种忧虑,主要在于当艺术家比较年轻的、非常直觉的感觉迅速固化为风格、样式的时候,如何避免自我复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