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蔡志松:历史与人性的张力

蔡志松:历史与人性的张力

2013-03-21 09:41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作者:米乔

法国重要艺术刊物《Artactuel》近期公布了2012年“世界100名艺术领袖”名单,“70后”雕塑家蔡志松出现在榜单中,入选艺术家包括杰夫·昆斯、达明安·赫斯特、蔡国强、村上隆等国际著名艺术家。
    2012年6月2日,蔡志松的《浮云》在北京保利以69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创下个人纪录和中国雕塑拍卖纪录,从而引起媒体关注。

   备受争议的《故国》

在北京来广营费家村一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蔡志松。和印象中艺术家不羁的形象不同,蔡志松头发一丝不乱地梳理着,身着黑色风衣的他正在沙发上沏茶,背后则是他的雕塑作品“玫瑰”系列——一人一茶一花,已然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和蔡志松开玩笑说他连工作时都穿白衬衫,很“注意外表”嘛,他笑说:“做雕塑的嘛,型还是很重要的。”

记者见到的这间小屋“只是蔡志松工作室的一部分,差不多有500多平米”。谈到入围“世界100名艺术领袖”的感受,他说:“这事儿我知道得比很多人都晚。挺意外的,我觉得通过这个入围,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被关注比自己获奖更值得高兴。”

蔡志松的《故国》系列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故国》系列中的三类作品:“颂”——裸体的武士;“风”——着衣的文人或侍者;“雅”——屏风、字画、立轴。此次被用作《Artactuel》封面的“故国·颂”系列一共有九尊雕塑,此刻正静静树立在工作室北侧。正是这一组人像,在2005年蔡志松《故国与玫瑰》的展览上,引起了争议。

与传统昂首挺胸、慷慨激昂的英雄形象相反,“故国”系列的武士们或低头垂臂、或眉目紧闭、或叩头下跪……“风”系列中的人物尚有衣着,到了“颂”系列的武士,则全部只有头饰,裸身而息的武士形态各异却都处于某种紧张的身体状态中。不少人认为这组作品过于“颓废”,“诋毁了传统中国人的形象”,认为蔡志松的作品以人体“媚外”、以形态“崇洋”。

“很多人看了都觉得这一组是模仿兵马俑,其实不是的。形象上我是从整个先秦历史去取材,要表现的是整个传统文化、历史中人的状态。闭着眼睛并非别人说的愚昧、盲目的意思,是当时创作的一种感觉,闭着眼睛的气氛是比较肃穆的。从技术上来讲,也比睁着眼睛要好表现。”蔡志松解释道。人物形象的动态和紧张不仅仅是一种体态的表现,以雕塑家的眼光看,这些形体的安排是与周围空间的张力对抗的结果——即历史与人性的张力。

 

  传统美术教育的叛逆者

“故国”系列创作念头的萌生,蔡志松说是始于1999年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上的经历。“那时我还在中央美院教书。入选的作品是一个叫《果实》的女子青铜人像。我走进那个展场,发现我的作品在众多作品中一点都不出挑。当然从技术上看是很到位的,毕竟是科班教育出身,但作品没有灵魂,当时我就意识到出了问题。”

央美雕塑系毕业就顺利留校教书,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但这次展览之后,蔡志松开始冥思苦想如何为作品注入灵魂。

蔡志松和记者一起翻看他的作品画册,其1999年前的作品,风格多变但都有迹可循。“你看这幅《卧女》,还有一点罗丹的影子。到《黄河二月》就又变了。”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更多的是对西方艺术教育体系的借鉴,蔡志松所受的技法教育也多来自于西方传统。但蔡志松认为他所接受的教育,并不能削弱传统文化对自己内心的影响。“其实我们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还是传统文化。无论现代文明有多发达,如何渗透在生活中,但实际上,最影响我们的,还是传统。”他说。

1999年,蔡志松第一次使用综合材料,花了近半年时间创作了一位古代的武士头像,这件作品成为《故国》系列作品中《颂》的首件作品。至此,他的《故国》系列作品的基本创作思路也日渐明晰。

    “浮云”人生再掀争议

2005年,《故国》系列作品“风”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66万港元成交;2006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故国》系列作品“颂”又以90万港元成交……谈及作品的价格有无水分,蔡志松表示,“我的价格一直是公开的,去年《浮云》拍卖的价格在网上也可以查到。”

《浮云》是蔡志松继“故国”、“玫瑰”系列后又一重要的作品系列。大的《浮云》已经拍卖,但在蔡志松的工作室可以见到一个微缩版的《浮云》作品。记者试着在蔡志松的指导下,将磁力台上的一朵金属质地的“浮云”捧起来,找对点后放手,这朵云彩便自然地悬空于台面之上。

然而就是这件创造拍卖佳绩的作品,去年六月却遭到一些国内批评家的嘲弄。《威尼斯浮云》被国内少量青年批评家评以“金酸梅”奖。“得奖”原因是最后呈现的作品未能让《浮云》悬浮,认为蔡志松这组作品是“臣服在策展人的强权话语之下”。

实际上,蔡志松最初是应策展人的要求用牡丹花进行创作,当时只给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考虑。他上报的方案是用白色的牡丹干花压成云朵状,内部充氦气,因为氦气与空气的比重相等,云朵能在空中悬浮,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可以在中国馆门前随着日照、晴雨的天气变化自动升降。这一方案一拿出来就得到了多方好评,也成了大家预想中的一个亮点。后来又被要求改用茶叶创作,但需要保留第一套方案的造型,无奈之中蔡志松只好把主体云朵设计成不倒翁的结构,云朵表面有气孔,采用钢板锻造,内部装上风铃与茶叶置于地面(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磁悬浮技术),当有风吹过,云就会摆动,茶香与共振后的风铃声就会从孔中传出。这朵云在设计时就是置于地面的。“这之后又经过上级漫长的审批。经过一番周折,最后终于找到两家赞助方,条件是作品归对方所有,所以这次拍卖是与我个人没有任何关系了。一些人在不做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张冠李戴,把所有与自己想象不符的结果都归罪于艺术家一个人,我觉得这样做稍有些不公平。”蔡志松说。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