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画家本色是诗人

画家本色是诗人

2013-03-25 08:27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谈到题画诗,立刻会想到一些十分耳熟的断句,如李唐题山水轴的“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徐渭题墨葡萄轴的“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王冕题画梅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郑板桥题画竹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些出自题画名篇的佳句,以诗的言说深化了画的意蕴,抒发了画家又是诗人的心声,也使读画者平添了无限诗情雅趣。传统画家诗书画融会贯通,他们深思高咏得心应手,遂使东方艺术特有的神韵与魅力,由是而彰显。

诗书画印诸艺事的会通兼擅,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陈半丁、刘海粟、张大千、潘天寿、陆维钊、诸乐三、吴茀之等犹然如此。齐白石甚至自许其诗为第一,印次之,画又次之。我们试诵其感事之句“而今流落长安市,尚有梅郎识姓名”,便知此老所作胎息甚古,至其题画之《持扇不倒翁》:“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更是脍炙人口之篇。可见在他们那里,诗是“底色”,他们首先是诗人。多年前我曾在观吴茀之先生遗作展后赋七律一首刊于《西湖》杂志,诗云:“画坛久慕吴溪老,大笔真堪张一军。取意缶庐宁作我,会心铁岭有从孙(谓吴战垒先生)。图兰写竹俱臻妙,豪墨高吟亦轶群。秋色斑斓篱菊在,长教艺苑挹清芬。”

确实对先生诗书画的多能精诣心仪之至!

我日前在位于莲花峰上的潘天寿诗亭低回久久,潘先生的墓地以一座诗亭来烘托,实在太切合其画家而又是诗人的身份了。我最喜诵先生的两首诗,一是七绝《登龙山》:“卧薪霸业久尘埃,谁向龙山驻杖来。唯有无边春草色,依然绿上越王台。”

 

 

一是七律《禹庙》:“总角读书识寸阴,轻车瞻拜快登临。功成河汉九州水,德洽华夷万国心。殿宇云封檐楯古,蛇龙壁绘紫朱深。至今父老勤香火,为报艰辛起陆沉。”

两诗并非题画之作,纯然是本色当行的诗人之诗!以如此功力的诗来题画,就更是灵光独运,精彩纷呈了。如先生题画菊,只用了一句“西风长忆汉佳人”,将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的诗意移咏于此,令人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先生题雁荡展旗峰图诗云:“如此峰峦信绝奇,写来出塞少陵诗。不禁我亦思名马,一抹斜阳照大旗。”

时在抗战期间,先生由画展旗峰而想到杜甫《后出塞》的两句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一种苍凉激越之豪气从心中涌起,结撰出自己的壮语,表达了“欲将书剑学从军”的书生襟抱,诗作既富书卷气,也带有强烈的当代性。但先生毕竟是画家,他的许多纪游诗反而更像是在题画,如《三亚道中》:“蔚蓝海色淼无涯,椰树齐天八九家。委实风情异样好,斜街朱紫凤凰花。”

又如《桐庐晓发》:“江天初晓且扬舲,一片云帆烟水冥。我亦重来黄子久,千山未改旧时青。”

《白沙渡》:“山青水碧白沙渡,墨气淋漓大写真。不是清湘旧草稿,凭谁着我画中身。”

都是诗中有画,情味盎然。

文人学者的题画诗常常抚事伤时,借题画诗抒发其情志。郁达夫抗战时期题悲鸿画梅:“花中巢许耐寒枝,香满罗浮小雪时。各记兴亡家国恨,悲鸿作画我题诗。”

 

 

吴鹭山先生题残荷诗更是意味深长:“荷残曲院惜红衣,纵有微香雨打稀。寄语沉埋花底藕,来年须汝作芳菲。”

诗中隐含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知识分子叹惋之意,但前人咏残荷、题枯荷画诗都以衰飒为言,先生此诗却能于惜红衣、悼微香之际,坚信沉埋在泥中的莲藕,正在含红蓄绿,毫不消沉气馁,待到来年盛夏,将又是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六月风光!

有的题画诗别出心裁,迁想妙得,语态也轻松活泼。如胡毓台题红梅墨竹图云:“三友写成二友图,因何不见老松乎?梅花含笑低头道:他在秦中作大夫。”

似滑稽突梯,实讽意无穷。

张大千题画诗有一种浓浓的乡愁:“梅花落尽杏成围,二月春风燕子飞。半世江山图画里,而今能画不能归!”

这使人想到于右任先生。作为国民党元老级的政要而兼南社老诗人、大书法家多重身份的于右任先生,在其赴台多年后,也把乡愁倾泻在一首题画诗里。当他重睹30年前寒之友社经亨颐、陈树人、何香凝合画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上面有自己的两首题诗时,不禁于无限感慨之余再题了一首七绝:“破碎河山期再造,凋零师友记同游。中山陵树年年老,扫墓于郎已白头!”

已故画家林锴先生颇躭吟事,有诗集行世,为时所重,曾嘱我题其自画像,因仿其诗体呈七律一首:“此何人也络腮胡,莞尔萧然复霭如。宴有分羹君不与,生无食肉相来俱。胸中意气成云出,腕底蛟龙结队呼。最忆年时临陋苍,苔痕绿处问吾庐。”

 

 

先生诗有“上帝未邀糖果宴,下方且作自由民”句,故次联用之。结句则言及先生到杭州曾见访弊居绿痕庐谈诗。另曾应尹舒拉、王少求伉俪画家之嘱,为他们所画庭院里的一株元梅题七绝一首:“一梦罗浮换世时,凝香缀玉古幽姿。分明记得移来处,煮石山农洗砚池。”

因为是元代的古梅,所以诗意地把它说成是从元代画家王冕那儿移来的。因为王冕题《墨梅图》诗说:“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又其号为“煮石山农”,故云“煮石山农洗砚池”。诗语羌无故实,只是随机生发而已。前不久,甬上孙玉安君淘到一本册页,中为元代画家赵伯驹(千里)的《韩愈盘谷序图》,凡6幅,承嘱为6幅画各题一首五绝。题后纪以一诗:“一序欧苏重,真堪冠八家。高文深有致,大笔妙生花。六幅藏丘壑,千年阅岁华。装池护神物,竟许我涂鸦!”

印人能诗书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老友王守桢有句云:“刚刀作笔寸心在,难写与君刻与君。”印的文字多用诗语,如“柴门流水稻花香”、“君向潇湘我向秦”、“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归来煮梦纫诗”、“情到不堪言处,付与东流”,虽为断句,皆有味乎言之,钤于书画条幅一角,弥增情韵。刘季平闲章“问消息”、“多情种”,其实也取自苏曼殊赠他的诗句:“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

西泠印人尤其是西泠八家无一不兼擅诗书画。近日见到印社珍藏的一件山水行书扇面,一面为黄易画山水并题款识,另一面为奚冈行书诗三首,实即题黄易所画山水之作,诗如下:

山雨山云断又遮,溪前溪后几人家。江乡湖曲多相识,树霭林烟认米家。潇湘烟水渺无波,京口云山晓暮多。细雨斜风无限好,谁将艇子着渔蓑。数笔元晖水墨痕,眼前历历五洲村。云山烟树模糊里,魂梦经行到石门。

一结随机生发,联想山水诗大诗人谢灵运宿石门诗,显出文人本色和诗作的当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