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创刊15周年时,我写了一篇文章《把读者放在心上的报纸》发表在副刊上。似乎是不经意间,一晃又是5年的时光流逝而过,《美术报》则走过了它的20年历程,并且已经出满1000期。作为一个读者,我感受到的是它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我自小喜欢画画,在上大学前,基本是自学美术,所以对有关美术的报刊尤为留意,《美术报》创刊后的第二年我订阅了这份报纸,我的书橱里保存最早的《美术报》是1994年7月18日的那一期,它的纸张已经泛黄,色彩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那时的我刚从乡镇中学调到城里工作,尚未成家,学校里只有我一名专职美术教师。20年,也许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但对一个人、一份报纸而言,其成长与变化却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够简单记述的,这期间,我的住所和工作单位搬迁到了新的地方,我的孩子过几个月也要参加高考了。但不变的是我与《美术报》牵手结缘后的一直相伴。
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大部分时间是在小学任教,《美术报》为我打开了一扇可以望见美丽风景的窗口,让我能够聆听窗外的声音。《美术报》报道的一些重要美术展览的相关资讯,也成为了我和本地画友们走出县城去到大城市欣赏美术名作的引导。2004年,我在本地博物馆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美术报》也刊发了一篇关于展览的短讯。
阅读《美术报》10余载后,2006年,我的一篇散文和一幅油画作品发表在了副刊上,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美术报》上发表作品。之后,承蒙各位编辑厚爱,我的文章和绘画作品在《美术报》的多个版面刊发。我大学里学的专业是绘画,同时也爱好文学创作,学生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也可算得上笔耕不辍了。2008年,《美术报》刊登的一篇征稿启事让我开始了美术理论的研究与写作,后来我的美术理论文章之所以能够入选一些重要学术论坛、在有关赛事中获奖,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近20年来对《美术报》的认真阅读。如今,阅读《美术报》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虽然现在有海量的网络资讯,但报纸的原创、整体、深入却不是网络可以轻易替代的,这个时代的网络与纸媒体是一种相互依存与补充的关系,前段时间我就发现我有几篇发表在《美术报》的文章被好多家网站转载。《美术报》网络版也做得挺好,体现了它资源共享的办报精神。可我还是更喜欢静静地去翻看一张张印刷精美的纸页,现在报纸的版面多了,我就如品茶般每天看一点,一份报纸可以看上一周。新出版的报纸要到周二才能邮递到我的单位,单位订阅的报纸多,但我每次都能很快从那么多报纸中找到它,因为它的衣服质地好而且漂亮呀!
作为一名资深读者,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美术报》这些年来在我心目中的总体印象。
见证。它用文字与图片见证了中国美术事业在新时代的繁荣与发展,不断记录与呈现的是当代美术的整体图景。
传播。它与美同行,向大众传递的是精神世界里富有美感的正能量。它为美术事业鼓与呼,向社会大众发出的是美术界的好声音。
团结。它以一种兼收并蓄的姿态团结了广大美术工作者与美术爱好者,让编者与读者、作者成为了一个成长与发展的共同体。
进步。无论是版面内容还是设计装帧,它都在提高完善中。
创新。它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以报纸为平台,“年度人物评选”、“美术报艺术节”、拍卖等活动都彰显一份报纸的卓见和胆识,并且开展得有声有色,很了不起。
专业。它不无聊不花边不走调,也不靠东转西摘拼凑版面,就连广告也是那么专业。更为可贵的是,它的专业能够做到雅俗共赏。
现实。它关注现实,从专业的角度关注这个时代有关美的命题,或记述、阐释或呼吁、引导,担当起的是一份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
以上这段文字貌似我在为《美术报》做广告,其实是想要好东西让大家一起分享。我以为即便是一位非专业人士,只要他有美术欣赏的兴趣,这份报纸就会成为他的所爱。因为这是一份性价比高、值得阅读和收藏的报纸。
美术有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年暑假我参观北京的某艺术区时,流连于那些展厅之中,忽然悟到:美术的作用本质上在于它能引导人们进入一种艺术的境界,能让人停下匆忙与疲惫的脚步,去静心欣赏一种别样的风景,感受它的美妙。我想,《美术报》的作用本质上也大抵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