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展览,书画交流多是小圈子的文人雅集。20世纪初,借鉴欧洲的沙龙展以及日本的文展、帝展等形式,江、浙一带的学堂开始有了图画手工科学生作业汇展。基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1929年国民政府破天荒地在上海举办了公共性的第一次全国美展。
展览是当下书画家绕不过去的坎儿。有书法家在简介中遗憾地写道:“因为没参展,所以没获奖。”展览的诱惑究竟有多大呢?不妨举一例。1998年,我与画家岳玉珍合办一个国画展。布展时有个小男孩很兴奋,跑回家拿来一幅画。这是一幅画在普通白纸上的铅笔画,用线条加点儿明暗画了一条大帆船,估计是临摹的。他怯怯地问:“可以挂上去吗?”我们都觉得挺有意思,就同意了。因为没画框,就直接把画贴在墙上。这可是展厅中最小的画了。该展览展出的画后来大都忘记了,唯独那张可爱的小圆脸和那幅小小的铅笔画,至今还历历在目。
有着自身的逻辑与模式的国家级美展,近些年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褪去了一些光环。有人甚至认为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是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主流展览模式的终结,展览大势开始进入“合久必分”阶段。现在的美展征稿很多,其经典格式是:在“庆祝”“纪念”“繁荣”等词为内容的百余字之后,××机构决定主办××展览。然后是征稿要求,如题材、奖项、评审费、汇款地址、作者待遇等。近些年,我办过展览,也策划过展览,却很少向展览投稿。某次去四川省美协办事,顺便问及近期的展览。工作人员反问:“你是省级会员吗?”我说是。工作人员直截了当:“都会员了,还参加干嘛?”
说实在的,不少征稿启事让人纠结。我想,纠结的人恐怕不止我一个。
纠结一:怕“人活着,钱没了”。这可是人生中最最悲哀的事。十多年前,正规的国展和省展多不收费;可能为弥补经费不足,后来开始收费,费用为30-200元不等。前几年的时候,某书家因一次向国展投稿上百幅作品,花掉近万元评审费而引起热议。如果投稿数千幅而且多参加几个展览,岂不是要倾家荡产?收费的理由当然很多;那么,是否也有不收费的理由?在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支持不断加大、不少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情况下,我不太明白有些公益性展览为什么还要收费。书画家赶时间搞创作,支持各种名目的展览,在不退件、未必能入选的情况下,还要倒贴评审费,这是否合理?这好像是投稿者向主办方告饶:“你看,作品白送你了,评审费也交了,你可别嫌弃啊!”细想一下这种关系,可能都会觉得可怕甚至可笑。
纠结二:怕遇到“坑爹”的评委。现在的美展多是新人的天地,有实力者往往不愿参与。除了不喜欢为展览而创作外,有的画家还担心因遇到“坑爹”的评委而受辱。特别是害怕那种“领导面前是专家,专家面前是领导”的评委。在缺乏足够监督力量的当下环境中,只要有评选,就会有各种“阴人”之事。有人总结了被选上的三个条件:首先得够基本条件;其次要有一个“毕姥爷”;再次,千万别得罪过人。你水平比评委差被拿下很正常,比评委高被拿下也很正常。比如,你早年曾与某评委同时参加一个展览,当时你获奖了,他只是入选;而这次那个一直对你不屑的人成了评委,结果会怎样?你懂的。也许,他会假装不认识你,不但投你的反对票,还鸡蛋里挑骨头,振振有词地怂恿别人投你的反对票。这就是评选中的“人祸”。美术作品根本无法量化,全凭评委的口味与良知,投稿者被“阴”了甚至连喷嚏都打不出。
美展征稿中让人纠结的玄机还有很多,只有亲历者才会明白。比如,某些展览的收件地址如谍战片般充满神秘感:北京××号信箱。谁也不知道这个信箱有多大、具体位置在哪儿。也许正因为玄机多,近年来的展览无论是机制、模式与效果,还是细节性的展名、评选、退件等,都可能受到质疑。
当然,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投稿者在提高警惕的同时,还得提高点儿水平。否则,在不经意间就会成为上钩的鱼。上当了、破财了、被“阴”了,怎么办?目前可能还真没有办法。打315热线?不合适吧!打110?没这么严重吧!还能怎么办?总不至于去找城管吧!
一个展览好不好,说起来有点儿复杂———也可以说简单一点,那就是从征稿开始直到退稿的全过程都不“坑爹”。这样的展览才是好展览,传递出的声音自然也是“中国好声音。”范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