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组图)

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组图)

2013-04-25 09:00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3月19日,广西南宁的首幅公共地面3D彩绘《荷塘月色》创作完成。

尽管公共艺术在我国已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起源于北京奥运会。奥运期间,无论是鸟巢、水立方、机场第三航站楼等建筑设计,还是奥林匹克公园内以“奔向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景观设计,或是北京奥运地铁支线体现出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艺术设计理念,都让公众对公共艺术有了直观的感受。

到今天,城市雕塑、景观设计等公共艺术已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生活和审美观的同时,还时刻提醒我们去思考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本期周刊聚焦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和公共艺术论坛,探讨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编者

 

 

北京国贸地铁站60米长的“壁画”。

“公共艺术就是用艺术的语言与方式去解决公共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向,就是公共艺术。”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

“公共艺术是人类用艺术的视野来看待生活中的公共问题,并提供艺术化的解决方式和途径。”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

“公共艺术可以打破‘博物馆泡沫’,更好反映现实生活。”

——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前英国利物浦双年展行政长官路易斯·比格斯

什么是公共艺术?不同的艺术家、研究者有不同的说法,公众多半更是一头雾水。毫无疑问的一点是,这是当代艺术走出象牙塔、介入现实生活的一种努力。用艺术的方法来重建社区、改变世界,解决某些公共问题,其作用功效,其实比我们通常想象的要大、要好,当然也更有趣。

 

 
4月12日至15日,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和公共艺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

“国际公共艺术奖”在全球范围内推举15位研究员,推荐、甄选出2006年1月1日到2011年9月30日期间创作的141件作品,包括壁画、雕塑、社区改造、空间转换、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6个获奖案例,覆盖了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六个地区。这也是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研究员推荐国际评委评定而产生的公共艺术奖。专家们表示,它将对全球公共艺术健康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对我国的公共艺术更是一个学习借鉴的良机。

用艺术的方式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在今年中东地区最重要的艺术大展上,一位美国艺术家建造了一个大盒子,这个盒子没有顶,观众步入其中,抬头望天,天就是一幅画。其实,人们平时抬头都能望到天,但如此的角度,如此的方位和心情,却独一无二。艺术家在帮助观众欣赏自然,换个视角看待与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公共艺术的特质。

有专家认为,城市公共艺术既是城市的组成元素,也是艺术品,正如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一样。公共艺术可以看做艺术品从博物馆的传统风格中解放出来,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不仅可观,而且可触、可感,可以为公民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接近与感知。

在许多开展公共艺术历史较久的国家,公共艺术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如通过公共艺术来提升经济活力,用公共艺术推动政治和谐,公共艺术关注弱势群体,公共艺术促进文化繁荣等等。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会通过强制性规定,在城市建设中拿出相当比例的经费用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建筑,力求用艺术的手段来提升城市公共建设的文化与艺术品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姚建伟认为,公共艺术集中体现社会整体文化价值,又浸透着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经验属性。城市公共艺术运用城市标志通过整合或分散的延展图形,针对不同的环境空间及使用功能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城市理念与艺术表现的高度协调,并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还有学者指出,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表达对社会发展的特定思考,更多关注艺术与公众、艺术与政治和社会机制等一系列外部问题,无疑是一次当代艺术的有趣嬗变。

 

 
从注重结果到注重参与,任重道远

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发起人之一、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说,国际上,公共艺术受到关注不过是近25年的事,国内公共艺术渐热更是近几年的事。近日,公共艺术已被教育部列为独立学科,导致各美术院校纷纷上马公共艺术专业,但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参差不一,亟需建设高水准的学术平台。他们希望能与西方艺术界一起重建当代公共艺术的话语体系,也希望让社会更多了解公共艺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国内城市、乡村建设产生影响。

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主题是“地方重塑”,论坛则重点聚焦于“公共艺术与社会发展”与“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两大块内容。获奖案例大都将公共艺术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关注和诠释城市生活与地域文化,关注空间环境,关注人文、历史脉络与公众日常生活,以可见的方式,重塑着城市或乡村的文明和大众文化生态,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记者观察到,在141项参评的公共艺术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西方对公共艺术理解的差异:

亚洲案例多着眼于从改善公共环境出发的装饰美化功能,西方推荐的公共艺术项目则更关注人的公共生活精神与和谐境界的提升;亚洲公共艺术多从文化表现入手,西方公共艺术则偏重于从观念出发;亚洲公众把公共艺术看成是对艺术作品的赏析,注重结果,西方人把公共艺术看成是一种运作机制,更注重其过程和民众的参与。

对此,有学者评论,中国的公共艺术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注重给予受众结果的呈现,到注重让受众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中国的公共艺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翁剑青教授看来,公共艺术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应当属于人民大众。“当代艺术的生命力恰在于它对于社会日常生活的介入,对于地方环境及文化形态的积极干预。中国的当代艺术,已有了很好的开端。”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4月13日至15日,中外专家还分别对正在进行的“上海地铁公共艺术”、“上海世博园区改造”等几个中国城市公共艺术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

“上海的变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典型代表。提倡多元、开放的公共艺术与上海的城市精神相契合,能得到城市文化上的支撑。上海地铁、世博园区改造两大重头项目规划对于公共艺术的考量,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袁雯表示。

记者了解到,根据上海地铁公共艺术整体规划方案,上海会在22座地铁车站建立艺术展示橱窗、展位,360座车站内各出入口和通道、约3000节地铁车厢,都将成为公共艺术综合的空间。设想中的展示方式,既包括综合材料、装置、模型等实物和招贴、广告、摄影、绘画等平面展示,也有多媒体类:包括动画、视频、音乐、互动装置和信息发布、儿童涂鸦、主题竞赛等活动。据悉,利用每天有数百万人流动的地铁空间,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留住城市记忆,已成为上海的一项重点工作。不久前,吴冠中两幅经典画作《狮子林》、《玉龙山下古丽江》的高仿真作品就首次进入地铁站厅展出;每周六、日在地铁人民广场的“地铁音乐角”都有公共文化志愿者举办的公益演出,很受市民乘客欢迎。

上海后世博园区的开发,也为公共艺术留了巨大空间。世博园区原有的交通主干道“世博轴”被改名为“世博源”,约19.6公顷的滨江土地,将建成集商务、会展、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独一无二的超级商业广场”。如何在空间开发中,留下可以触动世博会这个“时代集体记忆的闸门”,也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独特文化课题。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