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这个小幅油画展,再来谈谈关于油画的幅面问题。突然想到这个话题,是缘于最近听到一画友几近崩溃之事。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参加某全国性的大型展览,而入选者又有机会获得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一次条件,如果获奖还有奖金。画友兴冲冲地从美术商店订购了1.8米×2米的绷好布的油画内框,虽然他自己有车,但这个显然不能折叠而塞进家庭轿车里,只能花100元包了辆货车拉到画室。接下来他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精心创作了一幅人物主题作品(期间辛苦忽略不计),自认为非常圆满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意图,达到了自己最高的创作水平,也获得了同行、老师的好评。随即拍了数码冲印成10吋的照片,附300元评审费寄去参加初评。
如愿以偿,获得了组委会通知寄原件参加终评。心花怒放,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联系车把画拉到画店制作画框,心想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怎么也得配个最好的画框。2米左右的尺幅乘以4加上内衬条等,一算吓一跳,最后花了2000多元总算弄了个还不是最精美的画框。为了在运输途中不至于损坏,把画用塑料衬布包好后外面再钉了大的密封木箱,此举又花了四五百元。两天后再包车去拉画,他一想,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后出个人画册肯定少不了,只能忍痛再撬开箱子,先把画拉到专业照相店,拍了两张能用于印刷的反转片,再拉回画店重新钉上木箱,然后驱车奔赴城郊的物流公司。一位皮肤黝黑的大姐对他说,这样的大件东西要加收超体积的费用。加吧,加吧,只要能按时安全地送到就可以。而物流不像快递,送到后也在城郊,要由收件人上门自取。这哪里成呢?谆谆嘱咐,到达当地后,要由物流公司再派车送到收件地点,费用这里付。
如是劳顿之后,终于可以在家坐听好消息了,左等右等之后,等来的却是“您的作品没有通过评审,未入选展览”!
对于个人而言,这是个令人心力交瘁的工程,前期因为有着能入展的诱惑支撑着,苦累都是浮云。当梦想破灭后,这一切就变成了考验人的意志、折磨耐力和消磨财力的过程。
在包车去物流拉画回来的路上,他感觉自己如同高速旋转的陀螺,在鞭子停下后,已经力不从心了。
经过评审时的搬运和来回一路的颠簸,精美的画框也已伤痕累累,美观程度大打折扣。
像这样的体会,许多画油画的人应该都有,相信这并不是个案。
油画不同于国画,中国画哪怕它丈二巨幅,塞进信封就可走人。大幅油画,动一动都得舟车劳顿。
想到现在一些全国性的展览征集作品,往往有尺幅的规定,不小于多少厘米(举办方总是拉来中国美协作主办单位,以入选者作为加入中国美协的一次条件,吸引人参加。同时往往定下一个低廉的价格规定参赛者必须接受同意举办方收藏作品。收藏是一种商业行为,在固定的价格下,尺幅当然是越大越好)。为了能吃到这个诱人的果实,大部分作者都会趋之若鹜地以极限尺幅送展。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无可否认,大幅油画作品确实表现内容更为丰富,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充分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绘画水平,视觉上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但同时往往也有开拓、实验性较弱的缺憾。小幅亦有小幅的精彩和魅力,方寸之间,收得下高天厚土;咫尺之内,容得进世态万象。可尽精至微,也可任情挥洒。这是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但殊途同归于美的范畴。专以小幅油画的艺术成就而著称于世的大画家在欧洲艺术史中不乏其人,他们的作品受到各个时代的人们的由衷赞美,如荷兰的维米尔、俄罗斯的别洛夫和费多托夫等。
其实大画适合悬挂的空间并不多,有好多巨幅作品只能在库房里堆灰,不见天日。而小画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里随处可见,受众面广阔,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审美的价值。
大幅有大幅的长处,小幅有小幅的妙处。但因为那些画外因素的原因,苦了心志,劳了筋骨,到最后影响到画者对绘画的积极性,那就有必要考虑,什么样的尺幅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好画无大小。除了国家的重大历史题材工程,以及5年一届的全国美展,由于它的特殊性,以及在美术界画家心中的地位,需要一些大尺幅的作品来体现。对于其他一些展览的主办方而言,是否也该为作者多考虑一些呢,不要一味地求高求大、求精求美才是正道;对于作者而言,到底我们是为谁而画,追逐名利无可厚非,但画者更多需要的是能够满足自己的心灵追求。
回到原点,从心而画。我想,这样可能会活的更轻松快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