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看起来很简单,它不需要什么高档的画材,也不需要复杂的流程。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即兴而作。每个学习绘画的人必然都学过素描,似乎素描只是一种基础训练、一种过渡手段。其实素描很不简单,它分为习作素描和创作素描(又称创意素描)。这两者的区别恰好就是“艺”和“术”的差别。
习作素描是从描摹客体开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强调形体透视、光影变化等,这对造型能力和绘画语言的形成至关重要。它也是对绘画科学性的认识和把握,这是艺术之“术”。创意素描则不然,它训练的是作者的灵感或灵智,强调心灵对客体的投影和认知。这种认知是灵性的认知(艺术认知),而非理性的认识(科学认识),这正是艺术之“艺”。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品被作者赋予一种精神力场,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术”的比拼,靠的是作者的手上功夫;“艺”的较量,凭的是作者的精神境界。两相比较,“艺”比“术”更重要,更难得。就“术”来说,许多街头画像的画师都能准确描摹任何一个顾客,却总是少了一份生动,多了一种匠气;很多建筑师也能画出建筑精准的素描图稿,描绘技术堪称一流。然而他们的作品都不能称为艺术作品,为什么?因为缺了“艺”,即心灵的力量。离开“艺”,再好的素描都只是作图,而不是艺术创作。所以我认为“艺”在“术”先。只有“艺”才能成就创作,只有“艺”才能成就画家。
绘画语言对于艺术家,就是创作的基石。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在心灵指引下,完成灵性创意,绘画作品才得以升华。所以,最好的作品是“艺”和“术”的完美结合。
这次《素问》展呈现给大家的作品正是这样的佳作。
何多苓的作品《对一株桃花的多次写生》,从多个角度入手,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大师之作。作品画面唯美,充满诗情画意。他手握木碳条,在宣纸上行云流水,画得如此的放松、洒脱,难掩其才气与不凡的绘画功力。面对作品,我们仿佛闻到了桃花盛开的芬芳,听到了桃树生长的声音。
高小华的作品《画室系列》,展示给我们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收放自如的表现、朴实温暖的体验。无论是构图,还是人物造型,都堪称严谨,这与他严谨的艺术态度是密不可分的。偌大的场面徐徐展开,你,似乎已置身画中,与画中人亲密接触:时而在画旁欣赏,时而在模特席上就坐,时而你已是作画的艺术家了。
冷军的《圣贤书》,画面刻画细微、质感十足,极端化写实。仿佛,你能闻到姑娘身上淡淡的香水味儿,也能伸手触碰她水润的脸庞,甚至,你急于去帮她拉扯微翘的衣角。这样深厚的功夫、高超的技术,不愧为中国超写实第一高手。这样的作品,需要他全神贯注的体会、转化,也需要他一年有余的坚持。
庞茂琨的《莎莎》系列,延续他的古典美,用看似简单和随意的线条,把人物刻画得生动传情,栩栩如生。不得不佩服他对物象精准而生动的把握。
忻海洲的《变动》系列,人物神经质,咄咄逼人。睁大的眼睛似乎放大了对世界的观察;硕大的脑袋,似乎放大了对生活的感悟。他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我们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贾涤非的手稿式素描,线条简练,老辣。对画面的整体控制能力也是极强,疏密关系和虚实关系的处理更是胜人一筹。
马堡中认为,一个形象的产生就是对一个生命的塑造过程,他用他称之为超级结构主义的独特方法——网络造型来塑造生命。这样立体的生命,具有鲜明的外在特征和深邃的内在精神。敢于在人物光滑的脸上用直线造型,对结构的理解那是相当到位啊。
王子奇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不得不让我们叹服:毛泽东藐视一切的霸气、林肯绅士般的民主意识、撒切尔的干练与柔情、甘地睿智平和的仁义以及大独裁者希特勒那另类而神经质的艺术气质。一支简单的画笔,勾勒出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些简单的元素塑造出准确生动的人物;独特的构图,更是留给我们遐想的空间……
通过这些作品,你会感受到,素描能够带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是灵性的美,知性的美,纯粹的美。
让更多的人感受素描之美,将更多的优秀素描作品呈现给观众,也让更多的艺术家能停下匆匆的脚步,时时回到原点,检询自己的创意需求,这就是我们举办《素问》展的初衷。《素问》展计划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二回。我们会坚持做下去,争取越办越好。
艺术是心灵的事业。“思无邪”、“游于艺”,这是绘画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人类需要艺术的根本原因。
唯有心灵能够滋养心灵,唯有生命能够滋养生命!
2013.4.16于成都牧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