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结果。而整个西方设计史的描述,只有东方向西方学习,却没有西方向东方学习的史实;最终的结论是东方国家被动接受西方国家文明的输入,西方国家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主动输出文明。带着强烈的疑问,作者查阅了一些书籍和文献资料后发现,整个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真相被严重遮蔽了。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失去自信心的国人也竟然默认这段被严重歪曲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强盛,民族自信心也日益增强。一些史料的重现发现,帮助我们廓清了历史的真相。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美:约翰·霍布索)的著作中,证据确凿地论述了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形成的关键历史作用。曾著写过《社会权力的来源》的作者迈克尔·曼曾这样评价道:“所谓的欧洲主宰世界的许多发明,实际上是从亚洲(通常是中国)扩散到欧洲的,亚洲(中国)直到18世纪仍然和欧洲一样发达”。书中例举了大量实证证明,公元4世纪到18世纪,中国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中国的造纸术、活字印刷、罗盘、指南针、航海平底船、火药、纺织机等发明介绍到了西方以后,对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没有这些东方发明的启蒙,西方将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几百年”(约翰·霍布索语)。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人的贡献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只是到了19世纪,才剧降为只占0.4%。由于篇幅关系,作者不可能在此一一例举,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这方面的书。论者一方面对霍氏们的自我批判精神非常敬佩,另一方面对我国设计史在世界设计史中的缺位感到不可理解。
设计文化是一个国家物质文化的重要一部分,物质的创造最终要通过设计活动服务于人的生活。中国人造物的智慧,善用材料的聪明,灵巧的手工艺,令其他民族羡慕不已。西方的“巴洛克”艺术与“新工艺运动”都是与东方(包括阿拉伯)艺术与工艺设计的输出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再如,中国园林设计艺术在13世纪(元朝)经马可·波罗的宣传介绍,使很多欧洲人仰慕中国的造园艺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中国园林“返璞归真”大加赞赏:“人们所要表现的是天然朴野的自然农村景观,而不是一般所按照对称和比例的规则严谨地安排过的宫殿。”中国园林深受中国道家思想、传统文人绘画的浸染,以模拟自然山水取胜。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18世纪法国路易十四非常痴迷于中国园林设计艺术,在凡尔赛建造过程中,特意辟出一块地仿造中国园林“王后农庄”。总体来说,在18世纪以前,东方向西方输出的设计文化比西方向东方输出多得多。
即使在追逐时尚的当代,因其摩登携手古典中国的“新中式风格”,最近在西方室内设计界大为流行。中国的手绘和刺绣图案、山水画、中国结、竹子、扇子等中国元素,被大量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当中。中国元素除了在时装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其它时尚领域也开始大放异彩。比如GUCCI的“竹节”包,设计灵感正来源于中国的竹子,而Dior的限量马鞍包则萦绕着东方巨龙的神秘色彩,还有Chanel中国花颈绳项链,以及Coach的金鱼钱币形小包,都巧妙地使用了不同的中国元素。
今天,恢复民族自信心的国人必将以客观而平静的心态看待中西方不同的设计文化传统,既不狂妄自大,也不自我矮化,再也不用不加思考、唯唯诺诺听从“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聒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