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对于齐白石的画作一直被社会公认的看好,虽然其中也有持否定意见的。否定的原因是引起我们此篇论述的原因,我们这里主要是通过否定“否定”达到肯定齐白石所有作品的目的。
齐白石一生大概创作了一万多幅画,其中包括山水、人物、花鸟。山水为古风,但属自家风貌;人物基本为清代前形象;花鸟所涉猎的具体内容有:虾、蟹、鸡、蛙、藤萝、兰花、牡丹、玉兰、荷花、芭蕉、鸡冠花、菊花、万年青、凤仙花、天竹、雁来红、山茶花、梅花、竹子、松树、枫树、柳树、桃、玉米、稻谷、荔枝、棉花、海棠、鱼、喇叭花、麻雀、老鼠、猴子、老鹰、牛、鱼鹰、白菜、萝卜、蘑菇、蝴蝶、蜻蜓、蚂蚱、蟋蟀、纺织娘
对于齐白石的作品,市场曾经表现出前后两种态度,即对变法前作品的冷淡和对变法后作品的热情。在齐白石变法前,齐白石的创作态度非常认真,只是冷逸的风格不入俗人眼:“白石老人学八大山人所创造的简笔大写意画,一般人却不怎么喜欢”(胡佩衡语),因为就没有契合市场,故此不被市场看好,但并不是说他的艺术水准低。我们知道一件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往往与时代审美追求相关联,而与艺术品本身的艺术水平高低往往并不相吻合。艺术家大抵在创作时要考虑到时风世态,正所谓“画眉深浅入时无”。为此市场会左右齐白石画什么,不画什么,甚至要多画什么,有时还要根据市场需要违心的必需画什么。齐白石需要依靠卖画养家糊口,为了生存,需要卖画而不是抒情式的创作。这就是齐白石在绘画领域的基本状况。
图片1
故此否定齐白石作品的人认为,因为齐白石追逐市场需要,于是迫使他画的动机不是创作欲望而是生存需要,许多时候不是他要画什么,而是必须俯首买家的指令,他画什么有时并不能随心所欲。为此他的作品多有雷同。这种指责确实无可挑剔,因为连齐白石自己都无奈的说过:“一日有客见余画鸡,喜之,欲观余再画,请勿更样,即对客为之。故余之画有雷同者。”不过,仅以雷同来否定一件作品似乎又有失偏颇,因为大多数画家都会将某件成功的作品式样变换着小局部作多幅,并不为避讳雷同而保持独出。而如此做的结果非但没有受到雷同的指摘,反而产生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作品。齐白石所说的雷同其实大抵也属于此类,况且雷同不同于水货,并非质量就劣啊!就某画家来说一种内容的作品所不同者基本就限定在构图上。对于国画来说,本来就是一种内容大体使用相同或相去不远的手法,即笔墨形式,从创作上观之,雷同只是少了创作量,并不关碍作品的质量。我们以扬州八怪的李方膺的竹子为例,他的“墨竹图册”(图
再有否定者认为,齐白石平生从不扔废画。而这样的作品也被保留在齐白石遗留的作品中。因此就使得他现存的画在质量上形成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从道理上讲这可以讲得通,但这只能影响他整个艺术人生的创作质量,并不能说齐白石认为当扔的就质量低下。我们不知齐白石的废画到底糟糕到哪种田地,但是应该说,在齐白石眼里的废画很可能在一般画家眼里还很不错呢。齐白石自己淘汰的作品有可能被他人保留下来了,那么齐白石认为当扔的画作究竟在别人眼里质量如何呢?我们通过一个事情作个分析。
“毛泽东笑吟吟地对秘书说:把画拿来,请画家亲自验证验证。这是一幅全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落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伫立着一头憨厚的老牛。老牛侧着头望着小鸟出神。
白石老人见画大吃一惊!原来这是练笔的
老人坐不住了: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这画说什么也不能给您。您若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马上画。
齐白石认为的废画却被毛泽东等人当成了精品。足见即使齐白石的废画作品必定有他过人的地方,就此而说,连齐白石自己也未必能搞清其中的原委。
我们上面说了两种否定齐白石作品的观点,那么到底对齐白石雷同、当扔的作品应当如何认识呢?我们的回答是:齐白石的作品都是宝贝,其中包括雷同、当扔。如此说似乎有无是非之嫌了。但我们这么说自然有我们的硬道理作为支撑。
作为国画它的笔墨水平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它的书法功力、味道在作品中对所画内容起着极大的支撑作用。国画中的用笔基本有两种,一种为加法,一种为减法。加法的意思是说,有的画作的用笔不计较用笔必须精简,画家须視画面情况用笔,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添加,直到最佳为止;减法的意思是说,在达意饱满情况下用笔要争取作到越精炼越好,能一笔的不用二笔,勿使笔墨有丝毫的滥觞赘疣感。这两种若作得最佳都很不易,尤其是精简的减法更难。这是因为精炼用笔必然会曾加了画面笔的审美负担,如果书法功力不足非但美感不足,且会使画面绵软缺乏骨力支撑。所以,大胆精简用笔虽然可以出彩,但没有深厚书法功力的画家尽管所绘属于减法类型但大都采取折中办法,不敢贸然效法极致的减法手段。齐白石的画属于减法类型,他一辈子都在向笔墨省略极致努力。人们都知道齐白石的虾精炼,但很少有人知道那精炼的用笔却是他几十年不断努力锤炼的结果。齐白石敢于大胆精炼笔墨不是他任情的结果,而是他有精辟书法作为后盾所采取的必然。
齐白石在书法上有着极深的造诣,他的篆书、行书在现当代无出其右堪称第一。我们在上面援引毛泽东夸赞齐白石的画,其实精通书法的毛泽东首先应该感知到的是齐白石笔墨的精奇,试想如果一个精通书法的人看一个不精通书法的画家的画,他必定首先会感悟出用笔的低劣。一幅被书法高手齐白石淘汰的画肯定是出在构图或形象上,但对于减笔国画来说这二者却并不起决定作用,用笔的优劣即成为了主导。而毛泽东所强调和欣赏的也正是如此:
书法在书画中,特别在减笔国画中所具有的位置是崇高的,没有良好的书法功底,你的构图、造型再好也不可能进入书画大家的行列。我们以吴昌硕为例。据说吴昌硕正式拜师已经年近五旬,他自己说;
图片3
齐白石的书法对他的绘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请看他的“发财图”(图
北京艺术研究所 刘玉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