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园城堡外的中国展览宣传广告
导言: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努力寻求世界认同,直到2003年正式成立中国馆,再到如今的多个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艺术似乎已经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平台。虽说取得国际化平台的认可是各个策展人和艺术家进入威尼斯的初衷,但最终登陆威尼斯却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目的。
“未曾呈现的声音”展览外景
中国式登陆与退潮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多个中国平行展一直处在话题的风口浪尖上,热门话题甚至盖过王春辰策划的中国馆“变位”,其实平行展对于威尼斯双年展而言依然是个新兴事物,“平行展是最近才出现的,因为太多人想进入威尼斯。因为全球化以后全世界来威尼斯的人太多了,原有的主题馆和国家馆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展览,所以我们只能扩大第三个展览形式,那就是平行展。”威尼斯前副市长Roberto先生说。
威尼斯真正设置平行展从2007年开始,原有的威尼斯双年展外围展更名至现在的CollateralEvent,组委会为了保证整体展览的学术性,将平行展数量定在50个以内,今年的平行展总数为47个;但这依然无法满足大量展览进入威尼斯的需求,在官方的主题展、国家馆和平行展之外,还包括无数自发组织的外围展。
与“未曾呈现的声音”相邻的“历史之路”
回顾中国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过往,除了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吕澎策划的“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就只有上届双年展王林策划的“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和陆蓉之的“未来通行证”。从今年年初到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近半年时间里,不少中国当代艺术展览陆续公布成为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展与外围展,再经过媒体的炒作和艺术圈内大肆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与威尼斯的关系不断发酵,就像一个肥皂泡一样不断被吹起,在三天的VIP期间,相熟的与不相熟的中国当代艺术人士们都喜欢穿梭于各个开幕式上,他们把酒言欢相互捧场。这个肥皂泡最终在热闹的开幕式上像礼花式的爆破,然后归于平静。开幕日的结束也意味着很多人完成了他们此行的使命,在公共开放日开始的一两天内,威尼斯双年展对于艺术界人士们来说已经结束了。
无疑,多个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共同进入威尼斯都在用这个国际标准来衡量自我被认同的心态,有意思的是,这种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分布同时也印证了国内艺术圈的格局,他们把相似的江湖带到威尼斯,形成了新的关系据点。
质疑:为何进入威尼斯?
相对于首次进入威尼斯平行展的其他策展人,王林与吕澎有了往届经验之后在今年的平行展工作上可谓熟门熟路,在展览运作模式、场地选择、资金筹备、中意双方合作、画册文献准备方面都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方式,无论梳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还是回顾中国进入威尼斯二十年,两位策展人的较量从中国西南跨越至威尼斯,又遭遇在军械库中国馆的对面,两个大型中国平行展相距不过二十米。
“要在双年展举办的11月份向组委会提交方案计划,组委会会在展览当年2月份左右给予审批答复,在拿到审批答复之前,不管结果成功与否,都要准备展览场地。”多年的策展经验让王林对于平行展的申请成功早有把握,而且“未曾呈现的声音”也由于率先公布主题引来较多关注,王林说:“引来关注一方面是好事儿,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危险的。做好了受关注就是好事,要是做不好关注就是坏事,所以大概这个关注是因为展览规模大,一百多个人的展览来作为主题展的一个平行展,能够被组委会批准可能一般人会觉得很奇怪。”
对于这次的参展目的,王林谈到虽然通过西方策展人的选择和中国官方在国际舞台上展出中国当代艺术,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形象依然显得比较零散和片面,所以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复杂而丰富的真实面貌并没有充分呈现出来,所以“未曾呈现的声音”就是针对这种状况。
总体来看,王林在此次展览中并未选择过于明星化的艺术家,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各个门类的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了展览中,但这个多达150位艺术家参展的大规模展览在操作过程中引来颇多质疑,有媒体称“未曾呈现的声音”由四川一家文化公司赞助2000万人民币,主要用于展览运营与宣传,双年展开幕期间这个展览也成为广告宣传力度最大的展览。但参展艺术家需要提供一两件作品作为参展回报,同时,艺术家到威尼斯的差旅需自行解决。
策展人吕澎推出“历史之路”则把展览的焦点偏向了文献,吕澎谈到他在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和《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0》两部艺术史写作之后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这20年的历史需要更多的角度去研究,“因此,在当代艺术圈普遍反省问题和回顾历史的时候,我相信通过对中国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二十年(1993-2013)进行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角度。”
在经过文献梳理和资料收集之后完成出版,吕澎决定直接以一个展览的方式来呈现,所以“历史之路”就这样水到渠成。“在2012年的一年里,温成带领他的助手走访了大多数参加过双年展的艺术家,所以我们拥有了参展艺术家的一手口述资料,并以《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访谈录)》为书名出版,这部文献收集了超过70位参展艺术家及相关参与者、推动者的访谈以及从1993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与威尼斯双年展有关的文章。”吕澎这样描述。
但相对于出版物的偏重,“历史之路”展览作品的艺术家选择和策展理念被弱化,“配合这些资料呈现,让观众了解整个二十年,我们当然要把这些参展艺术家今天的面貌呈现给大家,所以就是每个艺术家都差不多是最近几年的作品。”被问到如何选择艺术家时,吕澎说在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60多位艺术家中选择了20位,而艺术家是否参展也更随意一些,更多的是将艺术家现有作品拿来参展。
策展人黄笃对于威尼斯双年展也并不陌生,他90年代在意大利留学,担任了2003年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助理工作,同时也策划了2011年意大利贫穷艺术大师库奈里斯在中国的大型各占,所以黄笃对于意大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甚为了解。黄笃策划的本届双年展的平行展是作为“文化•精神•生成”的第二单元,他将主题定为“放大”
“这个主题旨在对本届双年展主题‘百科全书的宫殿’及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相关的艺术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如果说‘百科全书的宫殿’蕴涵了对视觉知识系统的综合呈现与分析之意,那么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其整个范畴的组成部分,我们把平行展的主题确定为‘放大’,试图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和背景下表达不同的声音,也正好回应了这种百科全书的功能和意义。”黄笃介绍。
在艺术家选择上,他谈到无论在艺术家年龄还是展览的多样性上都进行了精心选择,但是不少观众也反映,作为支持方的亚洲艺术中心和德美艺嘉也将多位自己推广的艺术家安插其中。
自娱自乐还是平等对话?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艺术家对雅昌艺术网说,相对于几位有经验的策展人,青年策展人在今年的平行展操作上稍显稚嫩,但依然抱有艺术理想,就展览选择艺术家和作品本身更具实验精神,“同时,国内策展人和艺术家各立山头,中国人将国内的艺术江湖也带到了威尼斯。”
无论参展目的如何,今年成为中国参加双年展人数最多的一次,对于来到威尼斯的大部分中国策展人和艺术家而言都报以积极的态度,至少逐渐融入这个舞台已经表现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但人多了、展览多了就意味着威尼斯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盛宴?
事实并非如此,世界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关注焦点依然在绿园城堡、军械库和少数几个国外艺术大师的平行展,中国平行展并未引起国外媒体的讨论和关注,参与双年展的中国人在威尼斯也依然属于少数民族,“盛宴”之说只不过是中国艺术圈的自娱自乐罢了。
“大家更多的是依然把这个舞台当做一个机会,而还不太懂得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展览都投入了很大的金钱和精力,但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舞台展示自己,转换我们当下的思路,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南京四方美术馆馆长朱彤感慨,“虽然我们的当代艺术进入威尼斯有二十年的历史,看起来是很国际化的,但是很多东西才刚刚开始,但是我们距离真正的国际化还有距离。”
朱彤在看过了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十来年的历史之后,对于目前的状态依然抱着乐观的态度,他觉得这样的参与机会也是学习的机会,相信在未来的展览展示、展览策划、布展方式和艺术表达上中国的当代艺术会越来越精确起来。
不少策展人在经过了威尼斯之行之后感慨中国当代艺术依然存在问题,但被问及之后却多以“不好评价”拒绝深入探讨下去,这或许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面对世界艺术的尴尬,我们多多少少还在国际舞台上打着异国情调和被认同的标签,而这在今天是无效的,我们应该拿出怎样的艺术来直接和西方对华,并真正融入世界艺术,在未来才有可能把自娱自乐的江湖变成真正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