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组图)

我从不冒充设计师(组图)

2013-06-28 09:10 文章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作为巴黎最负盛名的时装买手,玛莉娅·路易莎曾发掘出许多位天才设计师,她的同名精品店MariaLuisa一度是时装爱好者前往巴黎朝圣的第一站。如今,时尚品牌在世界各地竞相开店,绝大多数的设计师时装在网上就能买到,玛莉娅也顺势把她的店搬进百货公司,开到网上,甚至带到了中国。不论时代潮流和零售业态怎么改变,玛莉娅总是目光如炬,“我对自己忠诚,对真正的才华忠诚,我并没有因为要在行业里变得圆滑老练,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她说。

 

 

6月9日,MariaLuisaCollection2013秋冬系列在上海发布。

作为一名成功的买手,玛莉娅·露易莎不仅拥有好眼光,更善于在紧跟时代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1988年,玛莉娅·路易莎(MariaLuisa)在巴黎康朋街开设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精品店MariaLuisa,专门贩售她相中的新锐设计师时装,为当时巴黎乃至世界时装界带来新鲜空气。

时隔25年,玛莉亚·路易莎来到中国,打算把她的店开到上海、北京、杭州和武汉等城市。同时,她的个人时装系列MariaLuisaCollection也将登陆中国。

 

 

 

位于巴黎的春天百货内的MariaLuisa精品店。

6月9日,MariaLuisaCollection首度在上海亮相。发布会的前一天,玛莉亚接受了《外滩画报》的专访。

一身黑白装束的她看起来优雅而潇洒,说起话来充满激情,手指关节力叩桌面,发出响声。“我从没有冒充过设计师,我的专长就是在一个系列完成后给出意见,我总是知道多出了什么,缺少了什么。”玛丽娅告诉我们,她的同名时装系列并不是由她亲自设计的。“它们更像是我当买手25年的经验之谈。”

 

 

 

时装是全球化的视觉语言

在玛丽娅看来,来中国开设店铺,是时装业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二十年前,时装迷都去巴黎朝圣。一个美国顾客来欧洲旅行时想买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她得在出发之前就打电话到我的店铺预订,到时候才能拿到货。”玛莉娅回忆道,“有三年,我是Balenciaga唯一的代理商,但后来,Balenciaga仅是在巴黎就开设了7间店铺。而如今,在世界各地每一个重要城市,各大品牌都在争相开新店。”

今年,玛莉娅与香港美姿莉时装集团(MazlyFashionGroup)合作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在此之前,香港的MariaLuisa精品店已让玛莉娅对中国消费者有了充分的了解。

“欧洲现在的经济状况很糟糕。女人们走进我的店铺,四处看看、摸摸,但就是没钱买。而你们的经济正蒸蒸日上,消费实力强劲。”玛莉娅对中国市场格外看好,“比起日本女性和印度女性,中国女性的全球化程度更强,经济也比较自主。”

此番来到上海,她的目标群体就是像她一样时髦而独立的女人。

“我希望为职业女性提供一个价格合理,时髦有型,能应对各种场合的系列。”MariaLuisaCollection2013秋冬系列只有15套造型,连身裙、铅笔裤、套头羊毛衫、夹克和大衣都是都市女性不可缺少的基本款,而箱形廓形、斜肩、几何拼接等元素则有着玛莉娅本人的风格烙印。

她特别强调,要把原汁原味的MariaLuisa精品店带到中国大陆,不会为取悦本土消费者做任何改变,而是尽力发掘和吸引同道中人。在她看来,时装是全球化的视觉语言,不需要任何翻译。“中国销售的Chanel就是法国的Chanel,他们能在这里找到顾客,我也一定能。如果我要本土化,做出一件绣着大金龙的外套,你会买吗?”她开玩笑道。

“只有在高寒或常年炎热的地区,才会根据气候做一些相应的产品调整。但中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中国人口众多,一定会有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和形形色色的品味,你们对国际化的接受度又如此之高。我相信一定能找到大批同道中人。”她说。

 

 

 

玛莉娅的名单

“我对一切事物的品味都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玛莉娅说,“我一直在寻找那些充满激情的、独立的、灵魂自由的东西,那些让我的眼睛‘醒过来’的东西,那些勾起我好奇心的东西。”

玛莉娅出生在委内瑞拉,年少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虽然理想从未实现,但她却在文学的熏陶下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审美体系。1988年,她开始和朋友合伙开精品店。六个月后,因为受不了合伙人的“一言堂”,她离开了那间店,在康朋街租下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小门店。

一开始,她根据自己的审美,列出一张设计师名单,名单上的大多数人当时还籍籍无名。“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长串电话号码。”玛莉娅大笑着说。她一通通电话打过去,跟对方说:“听着,我在巴黎有一间店铺,我想买下你的一个系列。”她还做了个非常聪明的决定,将拟定的名单发给了名单上的每一位设计师。“他们都爱死这份名单了!”

生意很快起步,一件件先锋时装在巴黎引起轰动。康朋街向来以高级定制时装而闻名,思想保守。“玛莉娅·路易莎的到来为康朋街吹进了一缕新空气。”媒体争相报道。

她买下了侯赛因·卡拉扬(HusseinChalayan)圣马丁学生时代的第一件作品,买下了安东尼·瓦卡莱诺(AnthonyVaccarello)的第一个系列。约翰·加利亚诺(JohnGalliano)刚毕业时,她就代理了他的设计。

瑞克·欧文斯(RickOwens)是玛莉娅首先发掘的。“我在杂志上的一块小豆腐干文章里发现了瑞克的名字,直觉告诉我,一定要联系上这个人。于是,我一通通电话打去洛杉矶。

终于有一天,他接电话了。半个月后,他来巴黎找我,背了个大旅行背包,里面装着他的一整个系列,他把衣服倒在旅馆的地板上向我展示。哈哈!”玛莉娅当机立断,买下了那个系列。

有一天,她在店铺后面的办公室工作,一位在时装学院教书的朋友走进来,对她说:“听着,玛莉娅,你知道此刻谁站在你的店铺里吗?

川久保玲。”“谁?川久保玲!我的天!”玛莉娅连忙跑出去跟她打招呼。但当她赶到的时候,川久保玲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一封神秘手信,上面写着:我希望在你的店铺里销售我的时装系列。当时大约是1991年,川久保玲已经成为时装界公认的大师。“这群日本设计师的作品我都销售过,还有山本耀司、三宅一生。”她自豪地说。

她还回忆起自己曾把让-保罗·高缇耶(JeanPaulGaultier)拒之门外,原因是他太老了。“我应该让他受了不少气吧!”她大笑道。

 

 

玛莉娅·露易莎与设计师维多利亚·贝克汉姆。

 

 

 

互联网时代的买手店

1990年代,MariaLuisa精品店是先锋时装界的翘楚,在欧洲,几乎每一个富有才华的设计师的作品都曾在她的店里售卖,店内货品都是限量销售,业绩却相当不错。

但是,进入千禧年后,一切都改变了—品牌将专卖店开到了全球各大城市,时装电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和“一触即发”的购物体验,精品店的独特性大大削弱了。

巴黎的春天百货(Printemps)当时想转型成为时装精品百货,又不得其法。他们尝试邀请了几个先锋设计师入驻,允许他们亲自掌控店铺陈列风格。结果,按照设计师的理念,店铺里只零零星星地挂出四五件衣服,在百货公司管理层看来,“就像是被匪徒洗劫一空”。

2009年,春天百货与玛莉娅接洽,力邀她加盟,并担任集团出版物的时装编辑。于是,玛莉娅关掉了康朋街的旧店铺,在春天百货开设了店中店。她认为,零售业的变革不仅来自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影响,还离不开像春天百货这样有着众多细分市场的大型百货公司的涌现。她决定顺势而为。

与春天百货的合作,为玛丽娅的店铺和她代理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带来了更大的曝光量和知名度。她的品味与眼光加上春天百货的客流量与渠道,令双方都大为受益。前不久,她把中国设计师李阳的作品推上了春天百货刊物的封面。“和主流百货公司合作,并不代表我要放弃我的独立性。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不能食古不化。”她说。与春天百货的合作让她更深入地接触到整个时尚产业。以前,她只与设计师和顾客沟通,现在还要与董事会、市场部门和品牌公关协作。

2010年,玛莉娅又与YOOX集团旗下的thecorner.com合作推出MariaLuisa线上店铺。在她看来,电子商务的前景一片光明,但不会从根本上威胁实体店铺的生存。两者将互为补充,并驾齐驱。

 

 

 

玛莉娅·露易莎与鞋履设计师马诺洛·伯拉尼克(ManoloBlahnik)。

 

 

 

B=《外滩画报》

M=玛莉娅·路易莎

B:作为一个买手,你会从哪些角度去看一个系列?

M:首先是质量。不过,有很多东西却是优质而无趣。我希望找到与众不同,有独立思考的,有设计师强烈的个人表达的东西。

在成熟的商业品牌中,我最喜欢菲比·菲罗(PhoebePhilo)和缪西亚·普拉达(MiucciaPrada)的设计,她们都是天资聪颖,个性独立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才是当代女性。

B:你怎样看待“快时尚”?

M:缺乏创意是时尚行业的一大现状。就连巴黎也缺乏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设计师。这是一个市场营销的时代。“快时尚”唯一的正能量,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但你得先了解自己,建立自己的品味,接受好的品味教育。

法国人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拿我自己举例,就算我走进H&M和Zara,也能挑出适合自己的单品,拿它和高级时装混搭,看起来还是我自己该有的样子。

B:所以,最重要的是人本身,其次才是服装,是吗?

M:是的。因为服装是自我表达的工具。我不太明白人们为何要盲目模仿明星的穿着,我宁可做自己。

B:你为何总能先于他人,慧眼识英才?

M:第一,我总是比别人更快信任他们,不会等到别人都喜欢了,市场认可了才接纳他们,我敢于冒风险。第二,我很有决断力。我在看到克里斯多夫·凯恩(ChristopherKane)发表的第一个系列时,刚刚看了两三个look,就让助理到后台跟他说,我们要买下整个系列。其实当时许多人都看到了他的才华,但他们总要等到别人也认可,才敢确信自己的眼光。我不是这样,我比较大胆。

 

 

 

B:什么样的新设计师才能抓住你的眼球?

M:对自己的信念忠诚,绝不会为一时半会儿的潮流趋势所左右。他的设计得让我停下脚步,说:“啊!这是新的东西,我从没看到过!”

B:2013秋冬,哪些新锐设计师吸引了你的目光?哪些品牌表现出众?

M:新设计师有三个人:中国的李阳,非常有头脑的设计师;安东尼·瓦卡莱诺(AnthonyVaccarello);还有塞德里克·沙利耶(CedricCharlier),他是Cacharel的前设计总监。我个人喜欢的2013秋冬系列有Celine、DriesVanNoten、ChristopherKane,HaiderAckermann。另外,Alex-anderWang的个人系列也不赖。

B:互联网是怎么改变时尚零售业的?

M:互联网改变了整个世界,不仅仅是时尚。我认为网络并没有打击到实体零售店。消费者会在网上搜索信息,但仍会去到店铺购买,因为他们可以摸到面料,试穿。有时候,互联网更像是一个搜索工具,帮助人们发现新的品牌、新的设计师和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但他们还是会去实体店里确认实物。我认为实体零售店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人们居住的城市是否有方便到达的实体店铺,是否能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我想很快,实体零售业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B:在全球化趋势面前,如何保持自我风格?

M:其实,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更广泛的选择。其次,全球化不是使我们变得更像了,而是创造了许多新的混合体。每一件事物都相互联系在一起。每一个新的潮流兴起,你都有可能从中吸收到什么。我们变得更混合,更自由,更没有规则可言。

B:你曾说过上海时装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五大时装周,为何会有此展望?

M:从逻辑上、数据上讲,这很有可能。首先,当然是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另外,上海的地理位置特别,对香港和澳门地区、越南、俄罗斯、印度来说,是一个中心位置。

中国市场更像美国市场,更实际,变化更迅速,在政治和文化上更开放。你们也没有宗教包袱,这对时装市场来说是一大优势。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