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杨学晨:扇趣雅谈

杨学晨:扇趣雅谈

2013-08-05 09:56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扇,也称“箑”。《说文》云:“箑,扇也。”古籍注扇起源于尧舜时,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舆服》中有“舜做五明扇,此箑之始也”的记载。扇的出现与使用,与玉器、青铜器等很多器物相似。起初,多作为礼器、仪仗用具使用。商周时,扇有两种功用,一是装置在贵族出行乘坐的车上,形如伞盖,借助车辆前行,气流冲动而产生风,既可遮阳避雨,又能生风散热。二是作为天子贵胄出行的仪仗。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扇也逐渐“走下神坛”,成为送风纳凉的拂暑用品。

我国的扇子种类繁多,有柄扇、团扇、折扇等,根据不同的制扇材质,又有竹扇、棕扇、葵扇、蒲扇、蕉扇、麦扇、槟榔扇、羽扇、丝扇、纸扇等。最原始的扇子是以竹、羽及类似材质制成的柄扇。魏曹植著有《扇赋序》,其中提及曹操得皇帝赏赐“上方竹扇”。晋代陆机著《羽扇赋》,专以颂咏羽扇。羽扇大多用禽类的羽毛制成,如鹅毛、雕翎、雉尾、孔雀尾、凤羽、鹊翅、鹤翎、鹰羽等皆可采用,但以鹅毛、雕翎为多见。羽扇造型独特,带有种仙风道骨的意趣。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名人,其“羽扇纶巾”,指挥千军万马的形象为世人所称道。团扇,顾名思义,是一种近似圆形扇面的柄扇,也称纨扇。传统团扇不可开合,材质以绫、罗、纱、绢为主,纸质者少见。团扇近圆形的扇面,取圆满、圆融之意,广受人们喜爱。它的使用,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直到折扇的出现。

对于折扇起源的时间及来历,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折扇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另一说折扇起源于北宋,由日本传入,还有说是由高丽传入等。虽然折扇在宋代已经出现,但发展似乎并不迅速,直至明代永乐时期,折扇才开始普及。折扇的传承与制作,以江苏苏州最具代表性,2006年5月21日,折扇制扇技艺正式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折扇由扇面与扇骨构成。对于一把成扇来说,扇面与扇骨是相互依存、珠联璧合的精妙组合。高档的折扇,扇骨势必高级。扇骨以竹、木为多,明代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中记载:“凡紫檀、象牙、乌木者,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相比较紫檀、象牙、乌木等较为昂贵、稀有的材料,司空见惯的棕竹、毛竹倒成了“雅物”,可见古人对于制扇,自有其独到之见解。扇骨以竹为雅,著名的水磨骨竹折扇,颇为讲究打磨功夫,竹皮蜡黄玉润,光可鉴人,细腻柔美,纤细挺秀,竹之质地之美尽展无疑。数百年来,历代制扇艺人为了美化扇骨,可谓煞费苦心。除了竹材本身的先天美感,便是在其上施加细致精巧的工艺了。花鸟鱼虫、风景人物、诗词歌赋……随心所欲地被施技于扇骨,令人叹为观止。

 

 

折扇扇面必有书法、绘画。明代中期开始,以扇面为载体的绘画法书,逐渐由团扇转向折扇。从明代至今,画家如沈、文、唐、仇、四王到三吴一冯,书法家如祝枝山、申时行、董其昌、汪士鋐等,无不喜以折扇作为创作园地,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除了职业画家,文人士大夫亦钟爱扇面书画,在他们的审美情趣影响下,题写、书画扇面逐渐成为一种以文会友、交际应酬的新风尚,甚至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以致扇面书画成为明清以来中国画独具一格的特殊形式,形成了扇面书画独立的审美体系。

扇骨配上扇面,折扇便可收放自如。我唯独喜爱折扇收叠展舒的动态,那有如中国卷轴画徐徐展开的过程,让人对扇面的内容怀着几分好奇、几分探求而又几分期许的心情,从窥其一角到尽收眼底,从半遮半掩到一览无余,那横生的妙趣,那无限的闲情逸致,那与生俱来的优雅气韵,深深地让我折服。联想起古人无论冬夏,将这一柄小扇或佩在身,或怀于袖,都具有人格表露和情绪交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精彩绝妙的工艺品,也不仅仅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她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的文人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

折扇之开合,颇具动感与文雅气质。在中国传统人文生活中,折扇已经不仅仅是扇子,她已经成了文化的符号,文人赋予了她更多、更深、更广的用途与寓意,将其风雅之韵味推到极致。如孔尚任的《桃花扇》便借由折扇作为故事线索,推动情节发展;而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折扇也常被小生、才女当做道具使用,如《西厢记》中的张生,《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杜丽娘,《长生殿》中的唐明皇、杨贵妃,《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秦钟……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读淩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可知,从明成化到万历年间,折扇收藏的着眼点经历了从扇面书画到扇骨工艺的过程。乾隆时的《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扇面集册就有43种,成扇或扇叶则多达百种。乾嘉后,收藏折扇之风更盛,“制一扇,所费数金,而人必数扇,且辗转丐求名手书画,以相夸耀。”及至今世,折扇的收藏仍经久不衰,坊肆之间的经营亦炙手可热。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