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曦云
“7.25艺术大火”之所以牵动人心,其实人们更关心的是: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
人生由无数的问题组成,当代艺术是针对当下的问题而产生的,它的价值取决于艺术家个体对问题的独到体悟和精彩表达。世界的无限复杂和每个人的不同,产生了非常丰富多元的问题,关注任何问题都有价值。但以当下的社会为背景,众多问题之间有轻重缓急的差别。某些艺术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关注和把握的是核心、要害的问题,并有精彩的个人表达。从改革开放至今,当下的中国最为重要的问题依然是个体的权利问题。它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原点,现代文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得最早和最明显,但它的基本价值观,也是迄今为止最符合人性的自然需求的,不止是西方的标准。近现代以来,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有的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从闭关锁国到消化不良、逐渐吸收和融合,这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缓慢渐进的改良比急躁冒进的革命要合理得多,但无论如何,国门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了,谁也无法阻挡这个过程。
从这个角度看,F4(特指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张晓刚[微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四人)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把握住了重要的问题,用艺术的方式传播现代文明。和那些沾沾自喜于细枝末节的情绪和无关痛痒的问题的人相比,F4们是触及关键问题的。此外,“F4”这个名号,是市场造神过程中生产的。和F4同期的,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远不止这4位。例如,2009年后声称不再从事艺术的顾德新……张大力的《我们》,从单件作品来看,是本人眼中中国当代艺术这三十多年来最好的作品,但在浮躁氛围中被重视得不够……
随着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崛起,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中国这个巨大发光体上的亮点之一,曾经被国际关注和追捧。2005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井喷,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市场利益的吸引下,迅速透支完自己的学术价值。如今,金融危机中的西方不再像以往那样大力追捧中国当代艺术,而且只关注很少数的优秀个体。本土人群又不太理解和消费当代艺术。市场低迷、机会缺乏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当代艺术人身上。
而且,近年来的社会奇观层出不穷,网络的发达又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成为“自媒体”并迅速呼应、频繁互动。面对这么多的社会奇观以及“大众”的兴起,中国当代艺术界很多人的公共意识、知识储备和行动能力相形见绌;科技成果的不断普及化,让艺术家们曾经拥有的视觉技术特权被更多的人轻松掌握。曾经的“新潮”“前卫”“先锋”,如今有“拖后腿”的趋势。艺术领域里的少数杰出者在介入社会、呼应公共问题时的能力和实际效应,又让同为当代艺术人的很多人自叹弗如。
新的“当代艺术”,要求艺术家具有更开放的“艺术观”和更多样的手段、更综合的能力。这时,那些具有跨领域资源和跨学科能力,又在了解“古典当代艺术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的人,更可能成为新的主角和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