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徐子林:艺术品炒作也需要底线

徐子林:艺术品炒作也需要底线

2013-08-16 18:26 文章来源:新浪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徐子林

7月26日凌晨,一条微博引起了艺术圈的关注:“@沈其斌V:本人策划的≪当代艺术:中国进行时!≫专场拍卖,在运输途中遭遇大火,大部分作品烧毁,特此通告。”随后,该微博在网络上持续发酵,随后几天,艺术网站都把“7.25艺术大火”事件列为头条新闻……

艺术界对这场莫名的大火有着种种猜测和怀疑,甚至有人指出火灾图片均来自网络,所毁画作的烧痕并非出自一场大火等等。再加上主办方既没有为艺术品运输购买保险,也没有出具火灾现场更多有效资料……所有的这一切,最终都被指认为策展人和主办方刻意“炒作”的痕迹。

实际上,这场“精心设计”的大火,勾画出一颗贪婪的野心和追逐“眼球经济”的浮躁心态。的确,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多匪夷所思的“成功”案例,比如早期的芙蓉姐姐、凤姐、再到干露露……似乎不择手段的成名就意味着成功,不管这名是恶名还是臭名,最终都和“利”有了联系。

艺术界当然深知个中三味,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1928-1987)的名言“每个人都可以成功15分钟”成为众多艺术家奉行的金科玉律。特别在中国,艺术家为了吸引眼球,可谓煞费苦心、不择手段。和“7.25艺术大火”不同的是,这些艺术家所使用的手段还仅仅限于个人行为,还未触及社会和人格底线。然而“7.25艺术大火”则公然挑战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新闻、获得经济收益,甚至“策划”火灾。

 

我们不应该再制造明星

很多年来,由于媒体单一和信息传播不通畅,中国社会制造了很多畸形的“明星”,这些明星在网络时代,真相被无情的揭露出来,这些假“明星”的背后,藏匿着无数的谎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微博、微信的盛行,自媒体成了多数人的首选交流工具和信息源。而此时的“名人”很难做,因为假象往往在几分钟后就会被击破,而长期塑造的“好形象”也可能在几分钟后灰飞烟灭。

然而,处于网络时代的艺术界,并不需要刻意的制造明星。我们已经从“大时代”进入“小时代”,当代艺术已然成为个人思考社会问题的方式,即使是针对公共话题,也彰显为个人思考的独特性。从“个人性”而言,塑造出一个集体崇拜的“明星”是违背当前时代的。很久以来,艺术界不再产生所谓的潮流,而只产生成功的个体艺术家,原因皆出于此。

这场大火和艺术无关

“7.25艺术大火”和艺术无关,这是一场关于关于艺术市场规则和人类道德底线的讨论。

首先,这场在北京预计过亿的拍卖会由一家鲜为人知的“上海元亨利贞拍卖有限公司”承办,而中国的拍卖公司不得异地实施拍卖业务,所以这场拍卖不仅无效而且违法。即使从正常的商业风险考虑,选择北京本地拍卖公司也是首选,因为无论从藏家客户资源还是艺术品拍卖经验而言,北京都有众多可供选择的拍卖公司。特别吊诡的是,元亨利贞拍卖公司之前鲜有艺术品拍卖的经验,甚至,元亨利贞拍卖公司的名称也是从2012年10月31日才从上海瑞能拍卖有限公司变更而来。这当然让众人质疑,其中是否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猫腻!

其二是展览和拍卖的关系,艺术家和策展人合作做展览,策展人和拍卖公司直接合作拍卖会,主要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把控的艺术基金是签约关系……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这不过是一个艺术基金圈下了几个艺术家,举办的一场展销会而已。

然后,由于丧失底线的恶劣炒作,让我们对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同时失去了信心。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