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从文化产品看艺术金融的交叉属性

从文化产品看艺术金融的交叉属性

2013-08-23 11:22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今年的艺术市场上,艺术基金和艺术信托等艺术金融产品的表现似乎并不景气,而对传统授信、担保质押业务进行创新的艺术品融资业务在近期悄然兴起。

其实,“艺术品质押融资”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09年就曾进入国内大众的视野,而此次重新受到媒体和业内的关注,原因在于它以另一种方式触及到了艺术市场与艺术金融的基础机制和体系问题。至此,这一艺术金融的模式和其他文化产业的金融业服务模式就产生了交叉:都是对融资模式的创新,也就是业界常说的针对文化产业“轻资产”的融资瓶颈而采取的灵活担保、抵押(或者无担保、无抵押)的信贷融资模式。目前,银行针对影视制作行业、影视经营行业、文化旅游行业、有线电视行业、广告行业等所发行的文化金融产品的基本模式都可以归结为此。

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银行界也普遍认为艺术金融的模式与其他文化金融模式差异很大,归根到底在于行业差异。仔细分析一下上述文化行业,可以发现目前能够通过银行信贷、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或者是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行业基本上是影视传媒行业,也就是以工业化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文化行业,这些行业的出现相对比较晚。例如,随着技术的发展,先有摄影技术,而后19世纪下半叶电影诞生,电视则更晚些,到20世纪初期才出现。相对而言,艺术(主要是指视觉或造型艺术)部分分化为“艺术品业”可能稍早一点,18世纪,西方两大拍卖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就出现了,不过,艺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保持着自身独立的审美体系和价值判断。

 

 

文化产品的出现冲击了原来的艺术观念,新的审美体系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商业的扩张、国际市场的开拓以及新兴工业的发展而为大众阶层所接受。简单地类比,这种差异就好比“艺术品”与“艺术品衍生品”之间的差异:不再是一对一的作品与观众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对作品唯一性、原真性的个体审美体验让位于在公共展示中对作品“去审美化”的消费体验。电影、唱片、电视、录像等就是面向成千上万观众的工业化制作的产物。在接受机制上,审美不再局限于高雅的精英阶层,而是转向大众化、娱乐化、消遣化。较之原先对作品的沉思与静观,文化产品的关注机制侧重快速扫描,图像的上下环节可能脱落。相对应地,文化场所也发生了改变,以精英艺术为代表的博物馆与其他大众休闲文化场所形成多元化的竞争关系,或者说,以工业化生产为导向,过往的文化场所也发生了改变,向着文化产业开放。

根据文化产品的这些特点,对产业发展前景的驱动因素往往是可以归纳的。首先,它受限于政策因素,政策这一风向标尤其显示在驱动力上,例如政策对文化企业的支持,对进出口文化产品的限制或支持等。其次,资本因素是重要部分,因为工业化生产的文化产业与商业化程度、商业意识密不可分,这要求融资渠道能够多元化,满足行业运营资金的需求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是要着重考虑的资本因素之一。再次,社会因素是文化产品的消费特征。某些文化产业,如电影业就重度依赖社会人口资源,人口众多有利于产业发展,而且文化消费不仅仅划分为不同门类,如通俗音乐、电影、电视、畅销书等,而且有进一步细分的消费群体:不同年龄段的文化消费群体,或者一、二、三线不同城市的文化消费者等。最后,技术因素是文化产品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支撑。文化产品的诞生本身就与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最初的石印复制技术,到摄影,再到现在数字文化媒体、新的网络载体,技术使得文化产品的面貌不断更新换代,也改变了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感知经验。

如果从这些驱动因素来比较文化产品与艺术品,后者就难以一刀切分。事实上,在文化产品与艺术品之间,存在着模糊地带,这就好比摄影处于绘画与电影之间。正是由于艺术品的部分文化产品属性与部分艺术属性,使得艺术品这一行业无法归化为单纯的文化产品操作模式。除了艺术的审美体系和价值判断的独特性之外,艺术家的个人实践与立场分化也使得标准无法归一。这就要求在艺术金融的模式操作上需要区分艺术品中的交叉属性。

(作者供职于包商银行首席文化官办公室)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