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达达
自从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经常会听到艺术品经纪人建议客户购买最优秀(通常也是最高价格)的艺术作品,而这一观点似乎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艺术品经销商表示中低价段位的艺术品销售困难,但另外一些高价作品的经销商则表示销售强劲。
聚焦中国市场,收藏界风云人物刘益谦先生曾经表示只买最知名的艺术家的最高价作品,似乎也正是缘于对此信条的履行,成就了刘益谦先生今天在收藏圈的地位。这一切仿佛也从侧面证实了流传于业界的那句信条:最好的艺术家的最好作品收益最高。但是事实是否如此?
学术界将高价格的艺术品或最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称为杰作,而将杰作的收益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说法成为杰作效应。近年来有多位学者对杰作效应进行检验,其中包括: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教授Pesando和约克大学的Shum对现代版画的拍卖数据分析,以及欧洲学者Erdos和Ormos对美国艺术品拍卖数据的分析,这些研究普遍认为:高价作品的收益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杰作具有低收益。
但是现实似乎并未完全验证杰作具有低收益的理论,TEFAF欧洲艺术基金会2013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对艺术品经销商的调查显示:在高端市场,2012年销售额在1000万欧元以上的经销商表示,平均营业额比去年上升55%,而营业额在1000万欧元以下的经销商普遍反映平均营业额有1%至17%的下跌,其中销售额在50万欧元以下的经销商跌幅最大为17%。
而2012年国际拍卖市场似乎也进一步验证了杰作效应:2012年,售价在200万欧元(约合1600万人民币)以上的美术品的交易额占据美术品市场总交易额的34%,比2011年的29%有所提升,而连续两年该价格区间艺术品的交易量都仅占总交易量的0.2%。艺术品市场53%的市场交易额来自于价格在50万欧元(约合400万人民币)以上的艺术品销售,虽然它们仅占销售总量不到1%,同时,这些作品都集中在1%的艺术家身上,即极少数的艺术家占市场销售份额的比例越来越大。
市场似乎在继续追捧高价位的杰出艺术家,这种现象也许可以解释为:为获取更高佣金等收入,艺术品经纪人、拍卖行或经销商会持续高估作品价格,而一些轻信的投资者过度追逐,从而推高了艺术品价格。
针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学者石阳收集了2000至2011年间,来自63家拍卖行575位艺术家204,076条原始交易数据,筛选出艺术品拍卖重复交易样本。在对重复交易的分析中发现,在12年间,艺术品的交易基本上出现了两次高潮。在2005年以前,艺术品的买入量远大于卖出量,大多数艺术品第一次进入市场,而没有再次交易,体现了在次期间艺术品投资主要为价值收藏;而在2007年以后,艺术品的卖出量开始超过买入量,特别是2010年以后两者之间差距更高,说明一件艺术品被买入后重又卖出的情形大增,这意味着投资者买入艺术品后的持有期可能缩短,投机动机明显。
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量化研究中国艺术品的投资收益率,得出长期持有艺术品投资的名义年化收益率为18.8%,实际为15.9%(剔除CPI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艺术品价格与货币供应量M1长期存在正向关系,及艺术品价格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货币现象的反映;艺术品与股市价格长期基本存在反向关系,即艺术品的资产替代效应;而艺术品受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大于受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
因此,我国艺术品市场在2009年之后的空前繁荣,可以看作以上这两种因素作用的集合:一方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大幅增加了货币投放;另一方面,同时期我国股票市场表现十分低迷,导致投资者转向其他替代性投资市场,包括艺术品市场等。
为验证杰作效应的有效性,对中国最著名的十位艺术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李苦禅和黄胄2000至2011年间的重复拍卖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出结论:艺术品价格越高收益越低,最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收益显著超过市场均值,但是对于最知名的艺术家收益进行分析则进一步发现,同样存在价格越高收益越低的现象。因此可以认为艺术品市场中广为流传的建议----购买最知名艺术家最贵作品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投资者应该购买最知名艺术家的相对低价格作品。
2011年市场高峰时期,高价拍品大量涌现,曾经有518幅中国书画作品成交额过千万。这518件书画作品中,有24件作品在此后的两年再次上拍,其中仅有7件以高于2011年价格拍出,其余17件作品或以低于2011年价格出售或流拍。
2013年春拍市场表现也进一步印证了该理念,新入市的购买者似乎更多是想在市场的低洼时期购入性价比较好的艺术品,盲目追高或通过创造历史高价而炒作作品的现象在减少。藏家对名人书画高、中、低等价位的“小而精”拍品反响热烈,多幅此类作品远超估价数倍甚至数十倍价格成交。由此可见,性价比较高的名家作品将是未来一个相对较好的艺术品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