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书画家,您还磨墨吗?

书画家,您还磨墨吗?

2013-09-02 09:36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磨墨 

磨墨

本期主持:续鸿明

本期嘉宾:

李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刘传铭(美术史论家、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

宋万新(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1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在现成的墨汁出现以前,写字作画都是需要研墨的。今天的书画家们对墨的使用普遍不如老一辈人讲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想在“茶座”版面上探讨一下墨的问题,希望引起大家对墨的重视和思考。从历史来看,中国书画的用墨经过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和演变?

李燕:从事书画学习、创作的人都知道,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在笔墨纸砚里,笔的历史最悠久,大约有九千年了,出土的陶器上有笔痕为证。砚出现比较早,最早的砚是研朱砂的,有出土文物为证。墨和纸出现得比较晚。从现在的出土文物来看,早期的墨并不是特别讲究,就是用锅烟子加点胶做成的墨丸子,像现在那种灌肠一样,大体是圆柱形的;还有一种是用手攥成的墨丸,荣宝斋资料室有这么一块墨,攥的手纹都有。再有就是用质量比较好的煤,过去叫石墨,不是我们现在用的石墨,最早拿它做燃料以外,发现里边比较细致,在沙石上蘸着胶水来磨。曹操当年就大量地囤积石墨,一是备燃料,一是用作平常的书写,也比较好带。

作为一种重要的书写材料,人们开始注意它的制作方法、配方、工艺,各方面都逐渐讲究起来。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五代时期李廷珪父子,制墨很讲究,是用模子来铸,上面还有自己的私人款。据说李廷珪墨现在世界上保留的不足两块,一块是整的,据说藏在日本;还有不足一块,被磨过的,在国内。是否有新的文物发现,我就不知道了。现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上看到用模子铸好的墨,雕工很讲究的砚台,那年代是不对的。

墨是逐渐讲究起来的,在选材的过程中,分松烟墨、油烟墨、杂烟墨。松烟墨是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特点是色乌;油烟墨写出来油亮油亮的感觉,要暖一点。在工艺制作方面,也是越来越讲究。就收烟这道工序来说,要点多少盏灯啊。不但收的烟子要好,还要求墨泥“十万杵”。所谓“十万杵”,就是捣的时间多,墨泥弄得很细。模子也讲究,有的墨模子是用纹理最细的黄杨木刻的,墨泥放进去最后铸出来,用放大镜还能隐约看到木纹,可见墨泥之细之讲究。墨的配料,各家有各家的秘方,可谓争奇斗艳。

刘传铭:古人制墨在工艺技术上是很讲究的,用的是碳素,碳素是天然材料。在唐以前制墨用的是秦岭的松树,唐以后基本用的是黄山的松树(称为徽墨)。过去上学,不管是私塾还是洋学堂,写字都需要磨墨,学子们为了方便,往往带个铜砚台。民国的时候出现了墨汁,有名的是北京的一得阁和上海的曹素功,但销量非常之少,书画家是绝对不用的。“文革”以后,墨块基本不用了,大量用的是墨汁,这对中国画来说应该说是个贬损。

 

宋万新:墨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书法、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墨是国人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借助于这种独创的颜料,中国书画奇幻绝妙的艺术意境才得以实现。墨块使用至今,一直沿用着“块而砚,砚而盒,盒而汁”方法,使用比较繁琐。作为文房四宝用品之一的墨,如何由繁琐变为简约,如何由墨块演变为墨汁,很多人为此做过研究,包括一得阁的创始人谢松岱。墨的发展趋势和动力,总的来看是为了使用越来越便捷。

2

在近一百年里,用墨方式逐渐改变,以至于今天墨汁大行其道,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也不会磨墨了。现成墨汁的出现,可能也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李燕:墨汁的出现,最早应该是产生于官方,宫里大量的公文如果靠研墨的话,实在是供不上,便催生了墨汁。墨汁其实并不好做,存在一个沉淀的问题。碳黑本身比重非常轻,时间长了就会聚合,由细颗粒变为粗颗粒,大的就往下沉,所以就会形成沉淀。防沉淀是制造墨汁要克服的一大难关。用胶也是个大学问,动物胶到了夏天还容易泛臭,需要加入防腐的香料。老的一得阁墨汁,在选烟子、配料方面,制作很精良,特别是克服了沉淀的问题。慢慢地,墨汁也就流到民间了,大家觉得使用挺方便。

宋万新:过去文人参加科举考试,研墨很费时间,而且耽误答卷。同治年间,来自安徽的谢松岱也进京赶考,他身受研墨之苦,就与同学好友认真钻研起制墨。他当时想,如果能制出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经过多次试验,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效果相同的墨汁。一经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他认为“块而砚,砚而盒,盒而汁,古今递变亦其势”。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墨块演变到墨汁,这肯定是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

有文章说,劣质墨汁可能使一些当代名家作品几十年后黯淡失色。好的墨汁能不能达到研墨的效果,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您怎么看?

苏士澍: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书法的不断普及,用墨汁是不是好事呢?绝对是件好事。因为时间紧,而在需要应酬的时候,可以倒上墨汁赶紧写,去满足这一需求,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呢,就是没有好纸没有好墨,要想出好画好字,就难了。

我觉得现在有一个问题,一般人用用墨汁可以,但对于专业书画家来说,应该对笔墨纸砚都要有特殊的要求,要适合你才行。你是画工笔的或画大写意的,对纸和墨的要求就不能太次,得非常严格才行。大家为什么喜欢乾隆墨、清代的墨,至少也要民国的墨呢?因为这些墨能做到墨分五色,而一般的墨汁就是一种墨粉。如果是好一点的墨汁,还不至于跑墨,但没有墨分五色这一说,画淡的时候,墨汁兑点水就行了,但层次根本出不来。你看李苦禅的荷花、张大千的泼墨、李可染的漓江山水,全是墨的,层次绝对漂亮。知名的书画家要想表达你自己的东西,对于笔墨纸砚的要求就得很严格,特别是对墨的要求。

李燕:现在生产的墨块,总体来说,质量比古人做的墨大为下降。首先里边胶的成分有问题,别人送给我的新墨,还没用过,屋子也不潮,打开一看,已经断为三截,而我父亲存的明代的墨,到现在最多就是自然地裂一点。

墨汁的问题是,保存时间久了,特别是一过夏天,再到冬天,再好的墨汁也会出现沉淀的现象。用的时候往往就要晃悠晃悠,不然画到纸上,焦墨的那部分容易浑。为防止出现这个现象,大家不一而同地采用一种办法,把墨汁瓶子晃悠之后,倒出来加一点水,然后再用老墨来研,效果也很好。像我父亲老年时画画,我母亲所做的事情就是用一得阁的墨汁,加一点水,然后用我家存的旧墨来研,画的效果也挺好的。

刘传铭:用墨汁创作的作品可能不利于保存,五百年以后究竟怎么样,是否会黯淡失色,咱们都看不见,按照我们理解的挥发性来说,应该是有问题的。

跟真正的传统徽墨比起来,现在的墨汁用起来是方便了,但要真正讲究起来,它和传统墨的分辨率是有差距的。因为中国的墨讲究干湿浓淡枯焦,最少可以分六等。一般人说深深浅浅,实际上是从墨的亮度上来说的。古人用墨的时候,有淡墨、浓墨、焦墨、枯墨、宿墨,他为什么这么画,是根据绘画的需要。在潮湿的时候看起来差不多,干了之后,干湿浓淡就分出来了,这是由画家的控制和墨的材料两方面结合起来发生作用的。比如,画一个人的瞳仁,如果没有焦墨提神,头发是黑的,眼睛也是黑的,就没有层次、重点,因此很多突出的部分,比如眼睛,就需要用焦墨来提神。用墨汁是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的。

 

宋万新:是研墨好还是使墨汁好?可能没有统一的答案。实际上,很多发明是给懒人用的,方便面是,墨汁也是一样。就一得阁来说,我们的墨汁和墨块在效果上是相似的。因此,无论是墨汁还是墨块的材料基本上是相似的。谢松岱做墨汁的方法是从古书上传下来的,只是变块为汁,墨的形态变了。

80年代以前,墨汁是办公用的多,书画家用的少。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书画家开始接受墨汁。因为一得阁有个绝招儿,就是能出胶墨,这是同行比不了的。胶墨具有墨块的特点。我们每次推出新品种,都会把李苦禅、董寿平、启功等名家请过来,请他们试用,提出意见,有哪点不足,再改进。

90年代,行业经常开业务会,做墨块、墨汁的都在一起。大概是1992年,启功在和平门北京烤鸭店宴请日本客人,吃饭聊天过程中,客人提出想请启先生留一幅墨宝,当时是中午,下午两点客人要赶飞机,启先生说研墨来不及,一得阁有墨汁,让人从琉璃厂取了瓶墨汁,现场给日本人题了字。题字过程中不知道谁不小心把墨汁碰洒了,很多人都说这墨汁太香了。

当时老厂长提出制墨要符合快节奏的时代要求,但行业内不接受这个提法。安徽、上海的同行说墨汁练练字还可以,书画家创作作品不会用。有人讲一得阁怎么好也不如墨块,不管什么时候,画家、书法家还得用墨块。但是经过时间的证明,用墨块的越来越少,用墨汁的越来越多。一得阁从创始人到现在,其实一直是引导潮流的,做到了与时俱进。

 

4

看传记,关山月青年时期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磨墨,每天都磨一池墨,并规定自己一天必须写完这一池墨,从那时起,坚持每天“磨墨一池,用完一池”的习惯。磨墨有助于创作前入定、构思,少了磨墨这一道“仪式”,是否也是导致当代书画家心态浮躁、作品不耐品读的一个原因?

李燕:过去有句话“人磨墨,墨磨人”,指的就是说研墨的过程,心要趋于清静,而不是在一种浮躁的心境下来创作。研墨的过程也是创作构思的过程,亦是修心养性的过程。墨一研,屋里面有一种墨的香气,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感,正如对子“雨过琴声润,风来翰墨香”所说。除了狂草以外,写书法要求心是静的。

苏士澍:研墨过程能让人入静,心慢慢沉下来,再去写字绘画。启功先生从来不用墨汁,全是研墨,因为启先生喜欢书札体,如果墨稠的话,那笔的万毫齐力就没法来表达,特别是写小行书的时候。就拿我个人来说,要想写点好的手卷和册页,基本都研墨,因为中国的文房四宝和中国的伦理、哲理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密切相关的。现在有机器研墨的,我也试了几次,最后都不成,为什么呢?因为那是机械行为,有时候墨一粗,渣滓就出来了。如果写丈二大幅的,那没办法,得靠墨汁,兑上点水,拿墨再去研一下,一定要选好的墨汁,一得阁或者玄宗。觉得稀就再研一研,效果也能出来,比墨汁强。如果写小楷,用很粗的纸、很稠的墨,肯定达不到文人风采淋漓尽致的效果。光用好墨不用好笔也不成,笔墨纸砚合起来,才能心手相应,才能达到书画的最佳艺术效果。

刘传铭:墨的问题,不要看它是个材料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当下流行文化粗糙性的一面。磨墨,是人磨墨还是墨磨人,这个时候牵涉到我们对绘画的态度,虽然“游于艺”寄托了我们的心情,但书画创作不是游戏。在创作的时候,你要全神贯注,要有对艺术的虔敬之心。对于书画家来说,磨墨的过程是一个气定神闲、排除杂念同时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我们省略了这个过程,拿起墨汁倒上去,哗哗哗就来,为什么现在很多作品显得那么浮躁,跟用墨是非常有关系的。所以,我坚持一定要磨墨。

 

宋万新: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书画家,还是喜欢使用墨块来研墨,喜欢淡淡的墨香飘散出来那种感觉,既可以活动筋骨,在研墨过程中还可以构思作品。还有些书画家主要用墨汁,为了增加特殊的色彩要求,偶尔在墨汁里用墨块再研一下,找找那种感觉。

90年代初我们做过一次实验,五个人一人一个砚台研墨,一人研一百毫升,研了三天研不出来,后来改成五十毫升,研了一星期,还是达不到浓度的要求。那时候榜书开始流行,对墨汁的需求量很大,靠研墨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说,墨汁符合时代发展快节奏的要求。目前一得阁的墨汁不管用于书法还是绘画,基本上全部覆盖了,从使用功能来说,完全可以代替墨块了。

5

古代书论、画论谈到“墨法”的时候都指的是研墨,黄宾虹著作里也多次谈到墨法,现在大范围使用墨汁是否会导致墨法不彰或不传?

刘传铭:黄宾虹对墨的理解要破、要宿,跟他的艺术追求是有关系的。墨分五色,区分在于干湿浓淡。墨法常常被误解为皴法,皴法被误解为取消笔法,这个话题可以延伸下来再谈。

古人讲“笔墨精良,人生一乐”,对笔墨是非常讲究的。传统不是一个空的东西,它是立体的,在许许多多方面,包括材质、作画的态度、方式和个人的修养,最后都反映到作品上。现在很多画家对于墨是不懂的,美院的老师也没有这个修养,这是要命的。

 

苏士澍:我看李可染先生给故宫的那幅画,一是笔到,再就是墨到,墨好是会发亮的,就跟水彩透明的感觉一样,真是绝了,那才叫艺术品。你看现在造假李可染先生画作的,一张纸就一万多块钱,李先生作书画的时候,一百张纸里只挑出几张来用,大部分都废掉了,可见他对纸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严格的目的不是炫富,是因为纸的质量达不到,所以才这么要求,对墨也是如此。古人写的字、画的画就在那儿摆着,不是说我们泥古不化,而是我们投注在笔墨纸砚上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古人。

2010年,我办了一个“笔墨纸砚,承载文明”的展览,一方面宣传传统的文房四宝,一方面也让现在的年轻书画家提高点见识,增长点知识,这很重要。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文人的思想感情是靠笔墨纸砚来传达的。不是我选乾隆的好墨来炫耀,那只是一种金钱的效果,更主要的是研究古代的墨,哪些地方可取,我们吸收进来,想办法去开发、去学习,为今天的文化和时代去服务,这才是宗旨。

李燕:关于研墨的事情,总而言之就是根据需要,没有绝对的一定之规。有的画家在研墨过程中也有自己的配方,白石老人用杂烟墨,杂到一定的黑度就不能再黑了,里边就添加了一些他自己才知道的材料,但他对我父亲不保密。画画用积墨法,积到最黑的时候就会发现墨亮了,亮了就不黑了,宿墨不反光,要再黑,白石老人就有他的法子,这样墨的层次就拉开了。但是像八大山人的画里,他是以淡墨层次多、丰富而取胜的,那务必要用细研的墨。我父亲认为八大使的是上等的松烟墨,出来的效果是宿墨比不上的。我父亲有时也用宿墨画画,根据需要,以效果为最高标准,没有绝对的一定之规。

《美术文化周刊》探讨墨的话题挺好,属于钩沉补缺。咱们古人对墨是那样使用和讲究的,好东西要传承下来,我们把它提起来让大家知道。中国在近代难得享受这么长时间的和平,书画家、爱好者是空前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对材料的认识,也需要提到日程上来。不然的话,认识方面就断档了,不是好事。

(本报实习记者梁毅参与采写、整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