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书法研讨会冷思考:昭然若揭的世俗目的

书法研讨会冷思考:昭然若揭的世俗目的

2013-10-08 09:30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研讨会,研究讨论之会议也。书法艺术的大发展,尤其是书法市场形成之后,研讨会就有了用武之地。开始,几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个人齐聚一堂,就某人的书法进行研讨,或肯定长处,或剖析不足,或大大的褒奖,小小的否定,或小小的褒奖,大大的否定。

研讨会是现代社会之产物。当一个人的艺术创作成果或学术研究成果,成为公共财富时,人们就有理由对此进行评说。这是社会开放使然,是思想自由使然。

现代社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媒体对社会生活广泛的介入,对每一个人价值判断的影响。研讨会需要借助媒体,把研讨会的纪要大白于天下,让更多的人了解一种艺术创作,一种思想学说,当然无可非议。重要的是,让人们了解这是什么样的艺术创作,什么样的思想学说。

书法市场的繁荣,成为当代书法家创作的动力。书法家相聚,不再谈经史子集了,那种对文化经典的评述,似乎是傻瓜愿意干的事情。功利,庶几成为现代人的聪明才智,书法家开始关心润格,关心收入,关心自己的消费。

研讨会的功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放大了,其世俗目的昭然若揭。

最近,看到一位牛人的书法研讨会。既然是牛人,还有必要开研讨会吗?还有必要请四方宾朋高谈阔论吗?也许牛人还想当精英,当大师,成为更牛的牛人。尽管精英和大师的名号从来不是自己封的。

果真是牛人,都不把平面媒体放在眼里了,而是借助电视传媒虚张声势,极大提高研讨会的传播渠道。错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一旦我们熟视时代特征,对什么样的表演都会习以为常。一系列的美言丽词算甚,没有三聚氰胺、地沟油的危害大,何惧之有呢?至于与会专家学者的溢美之词,我们也可以作“言论自由”论,这是个人的立场,是自己的判断。

研讨会是需要开的,关键是开什么样的研讨会。作为对改革开放的思想历程略知一二的读书人,我清楚地记得,历史的拐点,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息息相关。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突破与创新,也与一些研讨会相关联。研讨会是思想的“雅集”,只要我们本着学术标准第一,本着维护公理与正义的立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研讨会自然会对当前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从研讨会,我想起鲁迅的《立论》。鲁迅以他犀利、深邃的笔调写道——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似乎在指陈今天的研讨会。“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许许多多的研讨会,基本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于此,我不禁要问,研讨会的意义究竟多大?对这种研讨会,钱钟书一直警惕。上世纪80年代,在钱先生八十寿辰之际,有关部门要给这位著名学者、作家举行庆祝典礼。对此,钱钟书先生委婉而坚决地谢绝了。他的理由是“不愿花不明不白的钱,不愿见不三不四的人,不愿听不痛不痒的话”。

书坛不能拒绝研讨会。如果是明明白白的钱,坦坦荡荡的人,讲真真实实的话,研讨会就有了理性的光芒,文化的深度,也就有了存在的价值。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