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时代中的文化自觉者

时代中的文化自觉者

2013-10-09 11:41 文章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今天,真实的田野早就不在了,那我们还寻求什么?罗曼·罗兰有言:“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够显示人的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世界。”可以说艺术一个有关画技、选材、风格、主题和审美的“生活场”。在这个场域中,人们对其的欣赏,从娱乐轻松到深处自省,从经典到消费文化,从耳熟能详到奇特迥异,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但都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家园”。

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以让人望尘莫及的速度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民生得到适度改善。然而,由于文化自觉性的缺失,文化在与权力、资本的博弈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导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失衡则成为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堕落至最低层的大众波普,无上荣光的政治从属急转到见钱眼开的商业奴隶。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缺少有助于健康成长的土壤和空气,缺少本体自足自适自信的心态······”(时洁方《无奈与悲凉人生》)这些话很到位,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因此,我们要痛定思痛,作为当代文化最敏感、最积极活跃的部分,开始于1970年代末的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从政治对抗、文化启蒙到犬儒式调侃、平面化嬉戏、历经后殖民引诱、市场软化和政治招安之后,今天应该提供怎么的价值?

毫无疑问,“生活方式”就是艺术家们日常化的状态,它可以是艺术家创作的环境或状态,可以是一系列展览活动的主题,可以是概念化的语言游戏,可以是有针对性的价值观念,可以是鲜活文化的彰显。总之,它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日常生活的统一。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要提倡“艺术家的日常生活方式”,既然提出了,那么就说明我们缺失了或遗弃了,概括的说,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氛围中文化自觉性是缺失的。

1840年开始,伴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西方哲学成为我们学习的思想典范。于是,在半殖民和后殖民的文化语境里,先是苏格拉底及其师徒弟子降临,然后是黑格尔,然后尼采、叔本华、萨特、海德格尔,再后是胡塞尔、德里达等登陆。当然,也不能够忘记卡尔·马克思,他不仅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先驱,其政治经济学说一不小心又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鼻祖。这些外国的月亮充当了中国现代思想的路灯。而吾国之先贤——老子、孔子、墨子、朱子等诸子百家皆中国之月亮,却无法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建言献策,给吾国留下了一大段的思想空白。如今大多数国人对很多学术界、艺术界的优秀人物充耳未闻,大家对歌星、影星、节目主持人如数家珍,对他们的举手投足,财富收人莫不仰慕万分。这就叫“信息时代”的中国版本,“信息时代”的广告力量。这就是当代社会给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提供的土壤和空气。与此同时,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状况是,人们总是过于随意的描述所谓的“西方艺术”并以此为荣,客观地讲,“西方艺术”早已成为中国概念嵌入到我们的实践当中,成为浮泛在艺术现场的一种风格创新的标识。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北京在成为日益重要的国家大都市的同时,也孕育并定型了“中国当代艺术”这一本土文化现象,那些在京跻身为“艺术大腕”的艺术家,其成就强有力地影响了当下的实践,并进一步加大了风格焦虑的波动曲线。

历史话语的重建,是当今每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在学习、拷贝西方现代艺术进程中,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历史经验也在抬头。最近十年中国当代艺术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本土文化的自觉和日常生活世界的重建。其中,“玩物”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经验,经由一些艺术家的个人实践和创造性转化,正在成为中国艺术现代性重建最具活力的力量。我们理应看到我们的思维方式走出往昔的模式。近由管郁达老师策展,邀请冯峰、管怀冰、何多苓、韩湘宁、李华生、任小林、孙良、叶永青八位艺术家参加的主题为“艺术家日常生活史:玩物主义”活动在成都蓝顶美术馆举办。“玩物主义”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寻找一份自己的生活家园。“艺术概括生活”,伴随着大地的力量,天空的色彩,借助遗传基因,通过人们的激情与意志,艺术融入我们的意识。我们用以表达的思想的素材来源于我们目力所企及、双手能够触及的一切。参加“玩物主义”的八位艺术家,风格截然不同,他们的经历和创造都溢出了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无论他们所凭借的创作媒介为油画、水墨,还是雕塑、装置、影像,其创作实践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在“玩物”这一文化自觉和日常生活方式中找到清晰的文脉。“玩物”在他们身上,既是一种思想方法、观看态度、美学方式,更是一种身体实践和生活方式。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反复强调,“一切的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既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做出自身的贡献。”管郁达老师策展的“艺术家日常史”活动,不管是“不是东西”还是“玩物主义”,都是在现今为中国的当代艺术的“文化自觉”与现代性重建,提供一种基于当代中国人自身历史经验、文化经验和肉身经验的贡献和积累。

今日事,则明日之史。主动、生动、活泼的当代艺术史,才是一段有意义的艺术史。

李祥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