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王栋栋:新水墨的中国梦

王栋栋:新水墨的中国梦

2013-12-16 11:39 文章来源: 新浪收藏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王栋栋

投资“新水墨”是今天艺术圈最热门的事情,不仅中国人参与,老外也参与。令人纳闷的是,为什么没有“新油彩”之说呢?我想,也许是西方人的逻辑通不过吧,他们知道,油彩就是油彩,无所谓新旧。难道中国人可以把水墨翻新吗?我想,可能是中国人喜欢玩“玄”的原因,既然中国人愿意,老外就会看好行情跟着走。就好比中国的文化,不断地新瓶装旧酒,五千年不变,仍然吃香。好吧,我只能将这种热情称为“新水墨的中国梦”。

我们都知道,梦有时是真的,有时是假的,但不论真假,梦始终不为现实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水墨”这个概念是成立的。

今年,国内外几大拍卖行都举办了中国当代水墨的专场拍卖,一些有实力的公司、美术馆与有名气的理论家也合作做了关于水墨的大型展览,这一系列的动作在媒体的传播中显得格外抢眼。新水墨真的要火了?

推动新水墨浪潮的大部分人都在各种场合强调过水墨的“中国性”。虽然他们也不否认实验水墨、观念水墨等方向与西方艺术逻辑的交汇,但结论是,这些现象都是对中国传统水墨的发展或超越。但有个事实需要明确,呈现在展览现场的作品除了在材料上很多还保持传统外,大部分作品在形式、观念、语言、媒介等各方面都参照的是西方艺术标准,传统中国水墨的时间、情感及品评标准早已魂飞散尽。这里所谓的新水墨只剩下了水墨的材料。然而材料本身并无意义,它只有被放在特定的作品中才有意义。可见,“新水墨”的概念在学理上有些尴尬。

如果对新水墨的热衷是纯属个人爱好,不讲学理那是人家的自由,但是作为研究者则有必要澄清某些问题。要判断新水墨的合理性需要先理清传统水墨到底是什么。传统水墨的判断标准是境界,境界说主要来自道家和禅宗的影响,道和禅都在现实之外,发于情理和形神之间,有形而上的思辨和对现实的反思。但是中国艺术的境界又受制于儒家“和谐说”影响,儒家的和谐是现实的。非现实的超越和现实的伦理一直制约着中国文人的表达,这使得中国艺术一直在现实和非现实之间徘徊,两千年不曾迈出一步,并最终导致水墨和山水、花鸟等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符号连为一体,成为经典的美学形式。至此水墨就失去了个性的真实,而它的美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经验。

可是今天的时代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变了,生存法则变了,人们不再相信有一个稳定不变的意识形态的经验,传统开始解体,也就不存在所谓传统水墨之发展的结论。

如果一定要谈水墨,则只能把它纳入当代社会的语境中。在全球化时代,艺术的根本价值是人类共有的,其核心是人性,而艺术的民族价值只局限于审美范畴。如果说中国人玩新水墨是因为喜欢中国的“水性审美”,老外的参与则显然不是因为喜欢中国的这般趣味。传统水墨精神中之最高表现也并非是对某些具体审美经验的迷恋,如王维、苏东坡笔下的“空境”,虽然其形体依然有道德化的符号,但从他们的诗文中可以发现他们内心对传统伦理是持反对的,而这种反对才应该是传统水墨的价值,这种价值同样是人类共有的。如果我们对古代文人的理论多一些留意,便知传统水墨本身并非僵化的概念或符号。古人并不传统,甚至他们根本不相信传统。而我们却把传统视为命根子,这不仅是一个虚幻的梦,更是一颗虚伪的内心。

作为展览或拍卖将新水墨以专题来呈现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学术界定必须严肃。艺术品市场仍然是以作品的价值为标准,不可把一个虚幻的梦作为现实的依据。经验告诉我们,艺术市场的标准和艺术史的标准基本是一致的。好的艺术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而虚幻出来的价值终究要被市场淘汰。

作为当代艺术家,应以当代人的开放眼光来看待传统,更要以当代人的现实体验来创作艺术。一个现实的人大于任何传统的标签,水墨应该转化为有力度的现实媒介,不应成为一个民族性的虚幻之梦!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