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功甫帖》真伪之争一波多折

《功甫帖》真伪之争一波多折

2014-01-20 13:06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张春海

【核心提示】《功甫帖》真伪之争悬而未决,某种意义上折射了当前文物鉴定特别是书画鉴定的困窘状况。

距离《功甫帖》在纽约落槌已足四个月,围绕《功甫帖》而起的真赝争议跌宕起伏。种种猜测与悬疑泛起,堪称拍卖、收藏市场“喧哗与骚动”的缩影。

真伪之争跌宕起伏 

2013年9月19日,来自上海的私人收藏家刘益谦自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竞得《功甫帖》,价格高达822.9万美元,当时约折合人民币5037万元。

2013年末,上海博物馆学者提出,该帖存在造假可能。2014年1日1日,单国霖、钟银兰、凌利中等专家以个人身份发表鉴定论文。单国霖认为其为摹本,钟银兰、凌利中质疑其为“双钩廓填”的伪本。这场跨年的真伪“攻防战”由此升级。对此,刘益谦回应道,希望讨论“回归学术,回归理性”,且称将展出《功甫帖》。

1月3日,拍卖方苏富比表示,不同意上述鉴定结果,并将于10日内作出回应。

1月6日,此前支持刘益谦竞购《功甫帖》的书画收藏家朱绍良坚称该帖为真迹,并且表示如刘益谦放弃,他愿接手购藏。

1月13日,苏富比拍卖公司公布了长达14页的报告。这份报告署名“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逐条回应了上海博物馆专家对《功甫帖》真实性的质疑,坚称该帖为苏轼真迹。它以“苏富比衷心祝贺苏轼《功甫帖》墨迹本回归中国大陆”结尾。

不过,这份报告显然难为这场争端画上句号。一些学者表示,苏富比的回应显得虚弱,并非没有可商榷之处。对《功甫帖》提出质疑的上海博物馆专家表示,这份报告牵强,因此对其暂不回应。

 

鉴定市场乱象有待治理 

《功甫帖》真伪之争悬而未决,某种意义上折射了当前文物鉴定特别是书画鉴定的困窘状况。

北京天琅文晖拍卖有限公司书画部经理石得表示,现在艺术品市场出现很多伪专家学者,单靠一点理论知识收取鉴定费,甚至打着国家部门的旗号开假证书,向藏家索取费用。随着文化艺术的勃兴,人们开始重视艺术品投资,希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一些高收入群体则以投资高价艺术品方式来抬高身价,为此盲目收藏、不理性购买行为大幅增加,导致艺术品市场赝品猛增,为拍卖市场出现“假拍假货满天飞”创造了条件。

此外,鉴定之难也源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林树中认为,文物鉴定特别是书画鉴定,专业性非常强,需要考虑、甄别复杂多样的因素,常难“一锤定音”。

多位学者表示,鉴定之难,一言难尽,权威名家也非万能。受制于现有条件得出结论日后再被质疑甚至推翻,亦属正常。因此,对文物艺术品的鉴定常需要较长时间和反复讨论,各方意见才能逐渐趋于一致。“正如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真伪辨别是文物艺术品拍卖、收藏的永恒主题。”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甘学军坦言。

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告诉记者,市场生态的恶化导致拍卖业发展环境较为混乱,特别是鉴定、评估两大市场支撑体系的缺失与混乱,使拍卖市场面临危机。他表示,治理文物艺术品鉴定市场乱象,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文物艺术品鉴定体系,抓好文物艺术品市场法制建设。

石得认为,一个真正的专家,应“讲真话,办良心事”。鉴定一件作品的真伪,文献史料记载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此。专家鉴定一件作品更需要借助些许辅助条件,包括作者创作的环境、年代、情感、历史背景,作者本人的技法、款式、纸、墨、钤印、印泥、装裱、藏家名人题跋的年代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认为,中国书画鉴定的全局问题需政府部门积极面对,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建立一个国家权威的中国书画鉴定体系,培养专业的鉴定人才,用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从而解决中国书画鉴定的主流导向问题。

但也有专家表示,组建“国家队”的想法运作起来并非易事,由于权威鉴定专家并不充足,加之经济利益等的渗入,导致鉴定专家公信力遭遇质疑,文物艺术品鉴定体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理性对待外流文物“回家” 

《功甫帖》的真伪之争使海外“淘宝”回购的风险暴露无遗。或许出于让流失海外的文物尽早“回乡”之愿,来自中国的收藏家、投资者等常常出手阔绰,但有批评人士表示,切不可盲目跟进国外“淘宝”热潮,而应理性选择、甄别,避免“物低所值”。林树中表示,我国外流文物数量巨大,对于有价值的外流文物,首先要促其回归,但前提要确认其为真品。

亦有专家爆料称,一些赝品经过操作“借道国外”,营造回流假象,在国内虚张声势,通过某拍卖公司联合拍出,从而成为一些藏家、投资者等追捧的“宠儿”,甚至有人认为,这类链条已然形成。此外,国内买家参与国际竞购时屡创天价,有人质疑:我们的收藏家、投资人等是否花了大把冤枉钱?

易极拍卖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凤海表示,《功甫帖》的真伪论争无异于给相关人士“泼了一瓢冷水”、“敲了一声警钟”,提醒他们竞购此类文物时需从理性出发,审慎出手。

艺术品拍卖应回归学术 

《功甫帖》的真伪之争,提出了如何规范我国艺术品市场拍卖行为的问题。西沐认为,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诚信机制发育滞后,假拍与拍假的现象较多,相关的防范与矫正措施还未出台。二是拍卖市场中征集难与结算交割慢问题一直存在,是拍卖业发展过程中的新困扰,影响了拍卖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拍卖企业的专业化运营与职业化发展步伐缓慢,管控机制存在漏洞,出现了店大欺客的习气,形成了体外循环与谋取个人收益的现象,没有真正形成以客户为中心、保障客户权益的服务机制与竞争机制。四是行业管理职能缺失,尚未形成相应的市场集中度,拍卖行业的管理与自律能力比较低下,小的不专,大的不强的状况长期存在,过度同质化竞争状态没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石得认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研究与学术推动缺位是一个重要原因,突出表现为:缺失对拍卖业市场发展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仅有的一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现象层面,而无法揭示拍卖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缺乏对市场标准、体系建构、规范流程等方面的系统深入的研究,企业只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同质化竞争;在专业能力与职业化水平方面的建设性、指导性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西沐对此表示认同,我国文物艺术拍卖的健康发展,一是需要强化研究,注重先进理念与经验的学习引进;二是要搞好顶层设计,特别是管理体系与体制的设计与整合,形成体制保障;三是强化行业职能与行业管理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的效能;四是要强化拍卖企业主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五是要强化艺术品市场支撑保障体系,为拍卖市场的发展提供产业与环境支撑。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