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艺术品鉴证备案下的艺术未来

艺术品鉴证备案下的艺术未来

2014-02-14 11:34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13年5月,北京文化局批准北京5家单位作为艺术品鉴定机构试点单位。作为首批艺术品鉴定试点单位,雅昌艺术网发挥自身优势,联合艺术家率先推出了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对现有作品进行鉴定建立权威艺术品“身份证”体系。回顾半年来的鉴证备案项目,已经有74位艺术家陆续加入其中,不断壮大着这支艺术品鉴证队伍,从长远来看,这仅仅是一个体系下的框架搭建,在未来如何对艺术品市场产生影响?是否能够促进艺术市场公开、透明新规则的建立?未来还需去触探收藏市场的核心。

诚信危机下的求变

就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赝品是随着市场的疯狂飙升而泛滥起来的,却并未随着市场的回归而减少。艺术市场中赝品出现比较严重的当代艺术家杜滋龄在接受采访时首先谈到了自己作品被模仿的情况:“我看大概是在十几年前就发现了(造假),因为我见得太少,拍卖行拍卖我也不去,有的时候偶尔会看到。堂而皇之地卖我的假画,比较严重的造假是在五六年前。”

据了解,多位当代书画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都不约而同的指出:虽然最初发现模仿自己作品的伪作最早出现于十几年前,但伪作泛滥却开始于2005年至2006年之后。这个时间正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进入高速运转的时期,自2011年的调整期让艺术市场回归理性,艺术品造假行业却并未相应缩水,反而无论是艺术品的生产、销售还是鉴定等各个环节,赝品总能见缝插针,防不胜防。

2013年5月北京文化局公布5家鉴定试点单位时,雅昌艺术网推出了“鉴证备案”试点项目。鉴证备案为了从艺术品源头解决造假问题,由艺术家本人对艺术品原作进行鉴定,雅昌对艺术品原作采集高清数据、作品物理成分采样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备案,同时备案数据可公开查询等措施,为每一件艺术品建立唯一、权威的“身份证”信息。通过这段时间的鉴证经验,鉴证备案在工作流程和服务细节上总结出一套科学严谨鉴证过程:雅昌艺术网与艺术家签约达成鉴证备案服务之后,收藏家针对藏品向雅昌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提交申请,通过艺术家线上初审之后进行现场鉴定和技术备案。

这段时间,包括卢禹舜、杨之光、何家英、龙瑞、杜滋龄、彭先诚等74位艺术家陆续加入到鉴证备案项目中来,并已经举行了20多场艺术品的“鉴证备案”,截至目前455件作品进入鉴证备案基础数据库,并完成北京和长沙的两场“鉴证备案中国行”征信论坛。

对于鉴证备案项目所搭建的框架,雅昌文化集团副总裁、雅昌艺术网总经理朱文轶谈到目前这种状态认为,这是未来的“鉴证备案”的一个最初的阶段,就像“嘀嘀打车”这样的软件应用一样,鉴证备案在未来需要达到足够的供需对称资源,才能建立起完整的业务生态。“一个鉴证备案业务其实是未来整个中国艺术品的所谓一个身份证的体系,那这个体系,从理论上来说它需要所有的艺术生产者都能够和所有的艺术品购买者都能够参与到这里面来。”

 

2014,拓展一二级市场主渠道

相对于整个体系的建立,本阶段框架的搭建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这繁荣却不透明的艺术市场中,弄清楚庞大的艺术家、藏家数量和艺术品数量在今天来说并不容易,更何况能将这些艺术家、藏家都吸引到这样一个平台上来。朱文轶介绍2014年的鉴证备案将会在产品思考和藏家服务上下大功夫,首先将会继续思考鉴证备案本身产品上的变化,“让产品本身能够有足够的粘性,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很好地感受到这种鉴定的服务。”同时,2014年的鉴证备案将会针对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打开更加紧密的几个渠道,首先是与画廊进行合作,为艺术品领取“身份证”之后再进入市场流通。

从总体来看,二级市场中的拍卖依然在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占有非常强势的地位,“为了影响更多的藏家,从拍卖的交易上加强对鉴证备案品牌影响力的推广,我们希望看到真作在有身份保障的基础上完成更好的成交成绩,从而影响藏家、影响市场环境和市场中的信任机制。”而鉴证备案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一种催化剂的作用,例如拥有鉴定证书的作品在交易中更容易流通,交易的环境更好,同时流传有序的作品能够在拍卖市场上创造更好的交易价格。

当被问到如果通过正常的渠道去购买艺术品时,不少艺术家提到拍卖公司在目前的交易中虽然不能保真,但依然是相对保险的当代艺术家作品的购买途径,杜滋龄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建议到拍卖公司去,拍卖行多数会把作品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会联系艺术家来分辨作品的真伪。”拍卖相对于其他交易方式来说,也更加公开、透明,所以,在二级市场中的业务拓展与合作将是2014年鉴证备案势在必行的方向。

2014年1月初,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先生就将刚刚在广州华艺2013年冬季拍卖会上所拍下的靳尚谊油画作品《激情年代》委托给雅昌艺术品鉴定备案中心进行鉴证备案。赵旭谈到:“雅昌艺术品鉴证备案充分调动了自己在艺术家等方面资源的优势,把这种优势资源做了很多的整合和充分利用。这样的一种鉴证备案的方式,对于画家作品在市场中的认证和健康规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毫无疑问也成为未来鉴证备案与二级市场合作的新倾向。

所以在朱文轶看来,目前鉴证备案的74位艺术家和百位藏家只是积累的一批种子用户,用这些艺术家、藏家和作品的“种子用户”对鉴证备案这样一个体系的雏形进行推广,尤其是这个阶段对于一二级市场的业务拓展。

另外,在2013年完成“鉴证备案中国行”的北京和长沙两站之后,2014年将继续在全国各个城市的鉴证备案启动,通过做一些接地气的工作去推动鉴证备案实际业务和价值观念上的理解。

 

未来的藏家群体全覆盖

在这74位艺术家中,最早参与到雅昌鉴证备案项目中的艺术家何家英先生算是“种子用户”中的经典案例,他介绍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赝品的泛滥,自己也会抽出很多时间去答复关于鉴定的相关信息。何家英说:“我管这些活动都叫售后服务,作品是你的就一辈子都要负责,而且我个人为别人鉴定的时候以情谊和友情为重,保证收藏家的利益。”

目前他更愿意将关于委托鉴定的信息直接转给鉴证备案,首先技术检测解决了艺术家用肉眼很难分辨的原作与仿真印刷品的辨认问题,其次是作者直接面对作品可以做一个作者的判断,再就是科学地进行作品肌理、纤维和化学的检测和备案,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更加有益而且省时省力的。

已过古稀之年的杜滋龄,对人对事总是很严肃,他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画画,其他事情都交给自己的儿子杜松儒处理,但最近几年开始花很大部分时间来接待一些请自己看作品的朋友,但杜滋龄却从来不愿意参与市场,也不愿意接触参与市场的人。早些年,当伪作开始出现的时候,杜滋龄父子对于来访的藏家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收藏界比较乱,我们也不好去评,收藏完全是靠自己眼力,当时是靠一种片面的想法,你买你的眼力,输赢在自己。”那时他们并未想到现在的状况。

随着市场假作的泛滥和仿作技术的提高,假画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些假画甚至能在多年老友的眼中蒙混过关,杜松儒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感觉长时间有人找,包括我们接触的一些藏家也确实感觉家父的假画在市场上泛滥得很多。”后来,杜松儒对市场和藏家的态度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也不断地说服父亲配合完成一些鉴定的力所能及的工作,“艺术家跟藏家,现在看是一体的。因为你的画需要藏家去认可,需要广大的收藏者认可,所以说我们感觉也是有必要去维护一下藏家的利益。”

杜松儒所说的也正是“鉴证备案”在未来要完成的任务。对于行业内收藏家的保护是像杜滋龄这样进入市场的当代艺术家在近几年中都开始接触市场的原因,他们在这个混乱的市场中充当着艺术家和鉴定者的双重身份,虽然艺术家本人鉴定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也有些争议,却是最为有效而直接的真假鉴别方式,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来保障大多数参与艺术市场者的利益,中国的艺术市场缺乏的是在一个相对公开、透明的秩序中所建立的市场。

朱文轶也坦言,目前鉴证备案的服务并非是互联网化的服务方式,尤其是对藏家的服务,在现阶段摸清藏家体系在目前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鉴证备案服务在现阶段更容易服务的是大藏家,在鉴证过程中更容易操作,但对部分收藏量比较小的藏家的鉴证需求来说操作就没那么容易了,如何做到对各类藏家的覆盖?如何做到更加清晰便捷?

“到底中国有多少真实的藏家?不同玩家的收藏量级如何?每一个收藏艺术品的藏家到底有多少人数?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对于鉴证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一些中小藏家情况如何?对这些形势,这些我们都还没有弄清楚。”朱文轶谈到鉴证备案项目所应该思考的是更加具体更加细节的问题。他认为目前所搭建起来的鉴证备案的平台已经开始正常运行,但离这个业务要真正到达的状态还依然不能说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所以是否能够影响到艺术市场未来公开、透明艺术市场规则建立,如何摸清偌大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收藏群体的底数还是一项大工程。

 

艺术视野

2014艺术界风云透视

■陈晓峰

2014年可预见的是,艺术界对这个年份还是充满着某种特别的期待——期待五年突然降至的低谷(以疯狂的水墨旋风为边界)之后有一个符合各方美好意愿的反弹。毕竟这短短的五年里,艺术界“沧海变桑田”,写尽繁华到落寞。回过头来看变化是显著和剧烈的,有一些共识已经存在了:比如从单一传统的系统结构到更开放性更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的崛起;比如从超负荷的艺术现场到借助新科技力量诸如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上的想象空间;比如艺术作品大数据化的兴起背后未来将改变艺术游戏规则和轨道;比如艺术界运营人士更加策略的与更多财富阶层生活化场景链接起来;比如艺术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所带来的可能性;比如宋庄作为大体量的艺术群体生活方式与创作的共同体,是否能够找到一把轻盈的钥匙唤醒大家对艺术文化复兴的内部生态真实的建设力量与链接等等。

在新的一年将会有6个方面率先成为艺术界关注的焦点:

一是当代艺术已经在不同的城市镶嵌下了自己的密码以及生长路径,可预见的是二三四线城市越来越与艺术捆绑为某种发展“共同体”,这些新兴城市能否为艺术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将影响整个生态发展格局。比如,保利拍卖移师此前艺术荒漠的三亚,有利地说明了有富人集聚的地方就会有超级的艺术服务和体验。

二是淘宝、苏宁、国美这些电商大鳄涉足艺术领域,将给艺术电商的未来带来巨大的想象力。一方面想象力就在于如何构建艺术品与社会大众消费的通路问题,即是对艺术品大众化消费提供了最好的技术力量做了当下的回应。

三是新新艺术家呼之欲出,2014年艺术界一大看点就是青年艺术家如何作为“过江龙”成为新一代的明星代表,背后种种聚合的推力将波涛汹涌。每年都要经历众多海选的青年艺术家成长的时代通路已经被打开,光芒闪耀在即,正是印证了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

四是艺术界的传统模式再也不可能得到大面积的回应,在再没有规模艺术运动爆发的艺术界,新的生态系统界

这又将是深刻而又艰面如何浮出水面,巨的考验。值得关注的是,艺术生态系统格局冲破传统的局限,“小而美”更多的艺术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五是民营美术馆在新的一年有一个总体的小爆发,每种爆发都将亮出自己背后的矩阵产品,这也是非常值得观察的。美术馆除了常态的展览之外,更多将是衍生品搭建起来的世界,在这种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之下,馆长们各显神通将更具看点。

六是艺术平台化的竞争越来越残酷。首先是对艺术博览会的冲击力巨大,从去年开始本土品牌的博览会竞争已经转向同境外品牌的竞争。其次,艺术市场化的工具将面临着升级换代的可能性,其中文交所和艺术基金今年都有望有新的举措。再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性质的画廊生存环境受到空前的打击,艺术区核心区域798仍然没有出台任何措施来保护其生态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这些画廊就是798艺术生命的载体。而宋庄更是在拆迁阴影笼罩下,让这里的艺术系统营运要素缺胳膊少腿,总之艺术生态系统的平台化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